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精神分析对精神病起源的历史综述

发布时间:2020-04-05 08:37
【摘要】: 国内从心理学角度对精神病起源进行的研究还可以说处于起步阶段,撇开先天器质因素,人格结构形成是怎样一回事呢?后天有些怎样的影响呢?在西方,,精神分析动力学研究精神病的根源,为精神病学的发展与治疗做出很大的贡献,孩子在出生以后便进入了与最初环境的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人格结构,孩子出生最初环境就是父母,父亲、母亲对于孩子各自有怎样的影响呢?对于孩子,精神病性人格结构的形成有怎样的影响呢?各位精神分析大家都力图在自己临床的基础上给予解释,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梅兰尼·克莱茵、唐纳德·伍林柯特、雅克·拉康、弗朗索瓦兹·多尔多,一位又一位精神分析大师用智慧给我们开拓了理解的道路,其中不乏长年做儿童临床,获得最鲜活的一手材料的儿童精神分析大师。他们关注孩子出生的最初几年,用他们敏锐的洞察力,对精神病的产生给予了具体解释。同时中国首位精神分析家霍大同先生以“代情结”为指导,从结构历史的角度来理解人格结构的发展及产生问题(精神病)在人格结构发展上的必然性。本文根据各位精神分析家的理论的起承脉络为线索进行历史性的梳理:孩子出生的最初几年,父亲母亲作为其最初环境,在人格结构的发展中起着怎样的影响?精神病是孩子在出生后遇到怎样的境遇?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7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钱培康;当心儿童精神病[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5年04期

2 郗浩丽;;温尼科特的儿童精神分析学评介[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霍大同;代情结与中国人的无意识结构[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4 霍大同;是俄底蒲斯情结还是代情结——对母亲与儿子的梦的精神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02期

5 王国芳;简析克莱因对儿童精神分析学的贡献[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4年05期



本文编号:26147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26147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4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