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针灸结合药物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1 10:50
【摘要】: 本研究先阐述抑郁症是一种患病率高、复发率高及自杀率高的情绪障碍性疾病,表现为一种持久的抑郁状态,伴情绪低落、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等症状;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可概括为心境低落、能力下降和躯体症状三个方面。 有61.8%的抑郁症患者首发症状为睡眠障碍,而没有睡眠障碍的抑郁症患者大约只占1%,睡眠障碍存在中至重度抑郁者分别为31%。睡眠障碍也可以加重抑郁症的病情,延缓抑郁症的康复进程,因此睡眠障碍的改善对抑郁症的缓解与康复必然有促进作用;睡眠障碍可作为抑郁症新的发作和再发的预测和防治指标,是预测和防治抑郁症的关键症状。 针灸治疗抑郁症研究已涉及神经内分泌、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免疫功能、神经信号传导通路等方面,此外,部分研究还涉及不同递质、脑内不同区域之间的平衡关系,有研究还关注了针灸对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和保护的影响,研究发现,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也与多个机制和过程有关。另外,已经有研究开始关注多个机制之间的关系,如中枢神经递质之间的关系,大脑不同区域组织和功能的比较,同一神经递质在中枢和外周之间的关系等。 本研究针灸介入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可提高中医在治疗抑郁症中的作用与地位,拓宽临床治疗思路,为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提供更为确切的方法。目前SSRIs类药物仍然存在一些无法克服的不足,例如起效延迟、副反应多,以及对躯体症状和心理症状作用有限,并需要3~6wk才能发挥其疗效,有效率仅在70%左右等问题。因此,寻求非药物疗法治疗本病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及社会意义。 综上所述,针灸结合抗抑郁药是针灸发展的重要途径,它结合了针灸与药物的双重优势,拓宽了针灸治疗的病种,使针灸涉足到更多更新的领城。针灸结合抗抑郁药的方法在临床上愈来愈广泛地被应用,并显示出明显的优势。针灸可作为抑郁症伴睡眠障碍长期防治方法,对改善睡眠障碍、防治抑郁复发起着积极医疗效应。 目的: (1)理论研究: 1.明确抑郁症是西医病名,虽然抑郁症的表现形式可在多种中医病名的症状群中出现,就目前来讲还不能将抑郁症直接等同于某一中医病名。 2.明确睡眠障碍泛指睡眠紊乱,包括中医的失眠及嗜睡。 3.探讨抑郁症、睡眠障碍西医发病机制。 4.许多文献研究显示西药治疗存在起效慢、副作用大、患者依从性差等不足。 5.分析针灸调整作用的整体性与西药作用比较单一的特点有显著差别。 6.探讨“脑为元神之府”理论指导抑郁伴睡眠障碍的针灸治疗优势。 7.明确针灸督脉为主经穴治疗这类病症的疗效与三环类药物相当,同时对诸如焦虑/躯体化等症状改善优于后者。 (2)临床研究: 观察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的病患服食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抗抑郁药)的同时,进行针刺督脉为主穴位加灸百会穴的针灸治疗组(治疗组),与单纯服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抗抑郁药),不进行针灸(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寻找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的有效方法;探讨针刺督脉为主穴位加灸百会穴在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的作用机理、以期开拓针灸防治疾病的多向性。为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确切方法。 方法: (1)理论研究: 1.收集中医治疗抑郁、睡眠障碍文献进行分析、综述。 2.收集西医治疗抑郁、睡眠障碍文献进行分析、综述。 3.收集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睡眠障碍文献进行分析、综述。 4.综合上述资料说明针灸结合药物治疗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的重要性。 (2)临床研究 2006年9月~2008年12月选取60例新加坡KONG'S TCM&新加坡育国中医诊疗所私人有限公司门诊病人(均由精神科医生诊断为抑郁症),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的病情、年龄等基本情况具有可比性。2组同样常规服食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抗抑郁药)治疗组服食SSRIs类抗抑郁药同时针刺印堂、神庭、大椎、风池(双)、神门(双)、三阴交(双),灸百会,配合辨证取穴和随证加减,每周治疗二次,治疗2周作一次随访,治疗10周为一疗程。对照组只服食SSRIs类抗抑郁药不进行针灸,2周作一次随访,观察时间为10周。于治疗前、治疗第2周、第10周末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汉密尔顿(HAMD)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量表(PSQI)、自评抑郁量表(SDS)、Asberg副作用量表(SER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的变化。 结果: (1)理论研究: 1.针灸督脉经穴可使中缝核内5-HT能神经元活动明显增加,黑质、下丘脑等处5-HT含量增加。并且可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提高脑组织抗氧化能力,改善记忆功能。 2.灸百会有调整阴阳、醒脑开窍、宁心安神之功。艾灸此穴能改善脑组织血液供应及血管弹性,并能通过大脑皮层的反射调节自主神经,进而对神经系统疾病起到治疗作用;艾灸百会穴能抑制脑的异常兴奋,使紊乱的脑功能恢复平衡、协调。 (2)临床研究: 经过10周治疗后,治疗组的汉密尔顿(HAMD)量表、自身前后对比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对照组自身前后对比有差异(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对改善抑郁症患者汉密尔顿(HAMD)量表评分均有效,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过程中(第2周),两种治疗方法相比对于改善汉密尔顿(HAMD)量表评分有差异(P<0.05):在治疗结束时(第10周),两种治疗方法相比对于改善汉密尔顿(HAMD)量表评分则无差异(P>0.05),提示此两种治疗方法相比虽然最终对于改善汉密尔顿(HAMD)量表评分无差异,但针灸治疗组的效果要快于药物组。 经过10周的治疗,针灸治疗组自身前后对比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量表(PSQI)评分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药物对照组自身前后对比无差异(P>0.05),说明针灸对改善抑郁症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量表(PSQI)评分有效,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过程中(第2周),两种治疗方法相比对于改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量表(PSQI)评分有差异(P<0.05),提示针灸治疗组的效果要优于药物组。 经过10周的治疗,两组自身前后对比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分均无差异(P>0.05);说明这两种方法对抑郁症患者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分的改善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过程中(第2周),两种治疗方法相比对于改善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分有差异(P<0.05);在治疗结束时(第10周),两种治疗方法相比对于改善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分则无差异(P>0.05),提示此两种治疗方法相比虽然最终对于改善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分无差别,但治疗组的效果要快于对照组。 经过10周的治疗,两组自身前后对比Asberg副作用量表(SERS)评分均无差异(P>0.05);说明这两种方法对抑郁症患者Asberg副作用量表(SERS)评分的改善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过程中(第2周),两种治疗方法相比对于改善Asberg副作用量表(SERS)评分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在治疗结束时(第10周),两种治疗方法相比对于改善Asberg副作用量表(SERS)评分亦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提示治疗组对于改善抑郁症Asberg副作用要优于对照组。 两组在病情严重程度(SI)上无差异(P>0.05);经过10周的治疗,在疗效总评(GI)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疗效指数(EI)上两组相比无差别(P>0.05)。提示针灸结合SSRIs类药物对于抑郁症伴睡眠困难具有确切的疗效。 结论: (1)理论研究: 1.针灸结合抗抑郁药的疗效优势主要体现在可以更好改善焦虑、睡眠障碍等躯体症状。 2.针灸结合抗抑郁药可以弥补抗抑郁药起效较慢问题,可以减轻西药副反应;临床已显示出起效快、疗效高的互补优势。 3.针灸作用的基础在刺激患者自身内源性调节机制的发挥,无须借助于药物而起作用,因而对人体不会有任何副作用。 4.文献表明单独的针刺治疗治疗抑郁症的显愈率为76.67%,而针灸结合抗抑郁药则更能明显提高显效率和总有效率。 5.针灸可以提高脑内单胺能神经系统功能,增加脑中特定部位5-HT、NE、DA含量,以改善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 (2)临床研究: 1.针灸结合SSRIs类药物对于抑郁症具有确切的疗效,针灸可作为SSRIs类药物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的辅助疗法。 2.针灸结合药物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其优势主要体现在见效快,对抑郁症伴发的躯体症状和睡眠障碍的改善明显优于单纯使用SSRIs类药物。 3.针灸结合药物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能够减轻因药物的副作用所引起的各种症状。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749.4;R2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月娥;杜晓霞;;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碍或抑郁症临床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8年03期

2 杨亮;于欣;徐一峰;;专家对话:抑郁症及睡眠障碍[J];家庭医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3 高之旭;;精神疾病的睡眠障碍及治疗[J];实用老年医学;2007年01期

4 于宏春;;首发急性心脑血管病患者抑郁、焦虑及睡眠障碍发生状况的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年12期

5 郭苏皖;欧红霞;武欣;;新型抗抑郁药与美抒玉联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精神卫生;2007年01期

6 刘晓鹏;王飙;;抑郁症患者残留症状的治疗以及对抑郁复发的影响[J];精神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7 阮列敏;;情感障碍相关性睡眠障碍[J];现代实用医学;2008年08期

8 谢帆;;老年精神病患者睡眠障碍及处理[J];实用老年医学;2007年01期

9 吴伟;;乳腺癌伴发抑郁症状三例[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8年06期

10 纪江红;;加味小紧胡汤治疗抑郁症58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小平;李泽;郑浩;尹平;张建安;;中风后抑郁状态多导睡眠脑电图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张卫华;;抑郁症相关的慢性失眠的鉴别:附个案2例[A];第2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3 王健;杨甫德;孙春云;李古忠;王淑芬;于宏华;张艳萍;卞清涛;李娟;赵丽俊;;地震后伤病员抑郁、焦虑及睡眠障碍发生状况的分析[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黄颜;;睡眠障碍的性别差异研究[A];第2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5 李亚飞;禹风琴;彭树英;;万拉法新对不同诊断抑郁症状的疗效观察[A];中国大陆妇女危机干预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专家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单雪丽;;老年人睡眠障碍的护理进展[A];全国第11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刘晓东;;影响ICU病人睡眠的相关因素调查及睡眠干预对策的研究[A];第三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8 冯娟;王欣然;韩斌茹;;ICU患者睡眠障碍初探[A];全国神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孟立娜;;GERD与睡眠障碍[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第八次学术年会暨省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师建国;;抑郁症的识别与心理治疗[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献怀;抑郁影响每个人[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周润健;父母要高度关注孩子的睡眠障碍[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3 程莉;睡眠障碍涉及多科[N];保健时报;2005年

4 梁月竹;儿童也会患抑郁症[N];健康报;2006年

5 北京市精神卫生保健所 郭红利;抑郁并不都是抑郁症[N];中国医药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王璐;帮孩子消除睡眠障碍[N];保健时报;2007年

7 姜天一邋通讯员 郝新华;我国睡眠专科数量为零[N];健康报;2008年

8 付明;睡眠障碍的药物治疗[N];人民日报;2004年

9 保健时报记者 吴玲娟;睡眠障碍困扰都市白领[N];保健时报;2006年

10 记者  陈明德;我市约一半市民有睡眠障碍[N];泰州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邝慧芳;针灸结合药物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李节;孕妇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胡华;抑郁症动物模型与脑血管因素相关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常翼;抑郁症视觉前注意加工事件相关电位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5 从恩朝;儿童期性侵犯与女性抑郁症的风险关联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王欣君;针药结合抗抑郁快速起效的中枢5-HT受体机制及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张江华;大学生抑郁人际高风险—应激模型实证研究—多时段追踪和抑郁症患者大脑灰质密度的VBM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8 杨秀岩;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在抑郁症疗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刘宇;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状患者中西医结合社区干预效果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冯正直;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社会信息加工方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芳;不同年龄段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2 陆崇;乳腺癌抑郁症调查及疏肝解郁法干预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3 秦桂福;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心理状态调查与分析[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4 杜颖莹;抑郁症主客观睡眠障碍特点及对疗效的影响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5 朱华;新疆维、汉族抑郁症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6 万媛媛;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7年

7 郭敏;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抑郁症及其和预后的关系[D];延边大学;2010年

8 刘华玲;广州市2~6岁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9 于磊;解郁止痛方加减治疗冠心病并发抑郁的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王新;阈下抑郁者对情绪词汇的注意偏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239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27239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b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