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海马SIK2在抑郁症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8 06:07
   目的研究海马SIK2在抑郁症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以及其是否介导氟西汀和文拉法辛的抗抑郁作用;探讨以海马SIK2为靶点对抑郁症进行治疗改善的新思路。方法首先,以C57BL/6J小鼠制造慢性社会挫败应激(CSDS)抑郁模型,通过Western blotting、qRT-PCR、免疫共沉淀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抑郁症发生后海马SIK2-CRTC1通路系统的改变。然后,采用AAV基因干预技术并配合CSDS模型、行为学测试及Western blotting等手段,研究过表达海马SIK2能否模拟抑郁症,诱发抑郁样行为及相关病理症状,以及沉默海马SIK2能否逆转CSDS模型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产生抗抑郁效应。最后,研究临床抗抑郁药物氟西汀与文拉法辛能否逆转CSDS模型导致的海马SIK2-CRTC1通路改变。结果实验结果表明,CSDS模型一方面引起海马SIK2的蛋白与mRNA水平剧烈上升,CRTC1的蛋白与mRNA水平显著下降,而对SIK1、SIK3、CRTC2及CRTC3无影响;另一方面导致海马CRTC1的胞核转运受损,核内CRTC1-CREB蛋白结合水平明显减少。过表达海马SIK2能够模拟抑郁症,诱发小鼠的绝望情绪、快感缺失、社交恐惧等抑郁样行为以及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通路水平降低与神经发生受损等病理症状;相反,沉默海马SIK2显著逆转了CSDS模型引发的诸多抑郁样症状,产生抗抑郁效应,且此效应乃是通过调控其下游CRTC1与BDNF系统功能所致。另外,氟西汀与文拉法辛皆显著逆转了CSDS模型导致的海马SIK2-CRTC1通路改变。结论1.海马SIK2介导抑郁症的发生过程。2.以海马SIK2为干预靶点可产生抗抑郁作用。3.海马SIK2也参与临床药物氟西汀与文拉法辛的抗抑郁机理。
【学位单位】:南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749.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主要仪器
        2.1.3 实验用药
        2.1.4 试剂耗材
        2.1.5 试剂配制
    2.2 实验流程与方法
        2.2.1 小鼠饲养
        2.2.2 强迫游泳
        2.2.3 悬尾测试
        2.2.4 慢性社会挫败应激模型
        2.2.5 社会接触
        2.2.6 糖水消耗
        2.2.7 旷场实验
        2.2.8 Western blot
        2.2.9 灌流固定;冰冻切片
        2.2.10 组织免疫荧光
        2.2.11 脑立体定位注射
        2.2.12 组织免疫共沉淀
        2.2.13 组织核浆分离
        2.2.14 实时定量PCR
    2.3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第一部分抑郁症伴随海马SIK2表达水平的显著升高
        3.1.1 CSDS抑郁模型的制造及行为学验证
        3.1.2 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海马SIK2及其下游CRTC1参与抑郁症的病理过程
    3.2 第二部分基因过表达海马SIK2诱导抑郁症的发生
        3.2.1 腺相关病毒(AAV)过表达海马SIK2水平的效果验证
        3.2.2 AAV过表达海马SIK2水平诱发诸多抑郁样行为
        3.2.3 AAV过表达SIK2对海马CRTC1-CREB-BDNF蛋白通路水平影响
        3.2.4 海马SIK2过表达抑制小鼠的海马神经发生水平
    3.3 第三部分基因沉默海马SIK2产生抗抑郁样效应
        3.3.1 AAV沉默海马SIK2水平的效果验证及相关行为学效应
        3.3.2 AAV沉默海马SIK2逆转CSDS模型导致的抑郁样行为
        3.3.3 AAV沉默海马SIK2逆转CSDS模型引发的CRTC1-CREB-BDNF蛋白通路水平变化
        3.3.4 AAV沉默海马SIK2逆转CSDS模型对海马神经发生的影响
        3.3.5 海马SIK2沉默诱导的抗抑郁效应需要下游CRTC1
        3.3.6 海马SIK2沉默诱导的抗抑郁效应需要下游CREB
        3.3.7 阻断BDNF系统能够阻断海马SIK2沉默产生的抗抑郁样效应
    3.4 第四部分海马SIK2也介导参与氟西汀和文拉法辛的抗抑郁作用
        3.4.1 氟西汀和文拉法辛在CSDS模型中的抗抑郁效应验证
        3.4.2 氟西汀和文拉法辛均逆转CSDS引起的SIK2-CRTC1-CREB通路改变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缩写词表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经发表的论文与参加的项目
    A:发表的论文
    B:所参加的项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玉梅;周敏;;“阳光型”抑郁症的解读与干预措施[J];政工学刊;2019年06期

2 欧永慧;;老年人患抑郁症后怎么应对[J];家庭生活指南;2019年05期

3 李珍;隋竹欣;王海涛;;抑郁症中西医治疗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年01期

4 高放;温贤秀;陈玉琴;周晓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伴抑郁症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9年01期

5 ;盘点抑郁症病因,请勿让心上了锁[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09期

6 ;盘点抑郁症病因,请勿让心上了锁[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11期

7 居身傲男;张广清;万雪良;隋础阳;朱月悦;;大学生抑郁症的发生及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06期

8 章牧荣;曹松;杨瑞;唐密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年06期

9 ;盘点抑郁症病因,请勿让心上了锁[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24期

10 周法超;;大学生青春期抑郁症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惠民;抑郁症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差异性表达miroRNA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2 鲁毅;首发未治疗抑郁症患者脑结构的多模态影像学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7年

3 郭东凯;生物钟蛋白在抑郁症和神经炎症中的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4 廖文象;早发型和晚发型抑郁症患者神经认知与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神经影像学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5 徐金勇;抑郁症的替代治疗与脑神经环路探索[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6 谢正;五态抑郁量表的编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7 潘俊希;神经递质与抑郁症临床及机制的初步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8 李淮周;基于静息态fMRI和DTI的抑郁症认知障碍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8年

9 孟瑞伟;抑郁症与糖尿病发病和总死亡风险的前瞻性队列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10 张铮;CDK5磷酸化Sirt2参与社交失败诱发抑郁样行为的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莉;不同抑郁量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抑郁症与IL-6、TNF-α相关性的影响[D];西南医科大学;2017年

2 汪亚龙;抑郁症对雌性小鼠生殖系统的影响[D];厦门大学;2017年

3 王浩;海马SIK2在抑郁症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研究[D];南通大学;2018年

4 杨林;基于国医大师郭子光“人—症—病—证”体系对抑郁症中医生活质量量表的研究与优化[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年

5 唐增;基于《内经》“脉舍神”理论研究活血通脉法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年

6 肖海浪;终末期肾病患者不同透析方式与抑郁症之间关系的研究[D];南华大学;2018年

7 李傲雪;护生抑郁症污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8年

8 王笑烨;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与抑郁症的共病分析[D];吉林大学;2018年

9 李玲;慢性肾脏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与抑郁症的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10 曲海涛;抑郁症“临床治愈”后心理社会功能恢复追踪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459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28459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1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