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聚态Aβ引起的PIP2减少导致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异常的机制
发布时间:2021-03-05 01:51
在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中,寡聚态Aβ会造成突触传递受损,其机制之一为神经递质释放异常。在本项研究中,我们发现寡聚态Aβ引起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5,mGluR5)过度激活会使磷脂酰肌醇 4,5 二磷酸(phosphatidylinositol 4,5-bisphosphate,PIP2)水平降低,最终造成神经递质的释放几率下降。而抑制mGluR5的激活,可以阻止外源性寡聚态Aβ42引起的PIP2含量减少,使神经递质的释放几率明显回升。通过在原代培养的小鼠海马神经元中加入外源性寡聚态Aβ42,我们发现PIP2在轴突上的分布显著下降,并且电生理实验结果显示寡聚态Aβ42能够抑制小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mEPSCs)的频率和神经递质释放几率,而神经递质释放位点的数量并没有发生变化。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抑制调控PIP2水解的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PLC),可以阻断寡聚态Aβ42造成的PI...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3.1寡聚态A|i42明显抑制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mEPSCs的幅度和鏔率
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进行拍摄记录。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孵育液中急性??给予400?nM寡聚态八卩42处理20?min后,海马神经元的活性突触终末扣数量并没??有明显变化(图3.2?A,B)。这一结果表明,纳摩尔级寡聚态Ap42对mEPSCs频??率的影响与突触前递质释放位点的数量无关。??A?AP?B??图3.2寡聚态Ap?对离体海马神经元活性突触终末扣数量没有明显影响。(A)离体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对照姐和寡聚态A(342处理组活性突触终末扣FM1-43标记的典型图。Bar=50?pn。??(B)对照组与寡聚态Ap42处理组海马神经元活性突触终末扣FM1-43标记的数量统计图。??对照繼,n?=?11;寡聚态?A042?处理组,n?=?11。/-test。Data?are?mean?土?SEM。??3.3纳摩尔级寡聚态Ap42对小鼠海马CA1区兴奋性突触前递质释放??几率有明显抑制作用??由于寡聚态Ap42对突触前递质释放位点数量没有影响,那么mEPSCs频率的??降低很有可能是突触递质释放几率的变化造成的。我们在小鼠海马脑片上进行了??双脉冲异化(paired-pu丨se?facilitation,?PPF)实验,即用全细胞模式记录CA1区锥??体神经元时,在距记录细胞300?(am的位置上放置双极刺激电极,通过给予相差50??19??
?实验结果??ms的两个刺激后记录到的两个EPSCs?(图3.3A)。这两个EPSC幅度的比值与神??经递质释放几率成反比关系,因而可以用这一比值对递质释放几率进行间接估计。??我们发现,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在给予寡聚态Ap42后,PPF?ratio明显增加(图3.3??A),这间接表明寡聚态Ap42可能造成了小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递质释放几率的降低。??为了直接证明寡聚态Ap42对神经递质释放几率的抑制作用,我们用一种重复??刺激的方式对突触前待释放囊泡池(readily?releasable?pool,?RRP)的大小和神经递??质释放几率进行了估算(图3.3B)。将刺激记录得到的EPSC幅度做成累积曲线图??(图3.3?B),然后对最后20个刺激的线性增加区进行线性回归计算,与纵坐标的??交点数值即代表PPR的大小,与此同时,递质释放几率等于第一个EPSC的幅度??值与RRP的大小的比值。结果表明
【参考文献】:
博士论文
[1]EFR3A调节寡聚态Aβ诱导的鼠海马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异常的机制[D]. 何洋.浙江大学 2017
[2]星形胶质细胞在免疫刺激诱发的幼年小鼠癫痫发作易感中的作用及机制[D]. 秦花萍.浙江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064354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3.1寡聚态A|i42明显抑制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mEPSCs的幅度和鏔率
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进行拍摄记录。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孵育液中急性??给予400?nM寡聚态八卩42处理20?min后,海马神经元的活性突触终末扣数量并没??有明显变化(图3.2?A,B)。这一结果表明,纳摩尔级寡聚态Ap42对mEPSCs频??率的影响与突触前递质释放位点的数量无关。??A?AP?B??图3.2寡聚态Ap?对离体海马神经元活性突触终末扣数量没有明显影响。(A)离体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对照姐和寡聚态A(342处理组活性突触终末扣FM1-43标记的典型图。Bar=50?pn。??(B)对照组与寡聚态Ap42处理组海马神经元活性突触终末扣FM1-43标记的数量统计图。??对照繼,n?=?11;寡聚态?A042?处理组,n?=?11。/-test。Data?are?mean?土?SEM。??3.3纳摩尔级寡聚态Ap42对小鼠海马CA1区兴奋性突触前递质释放??几率有明显抑制作用??由于寡聚态Ap42对突触前递质释放位点数量没有影响,那么mEPSCs频率的??降低很有可能是突触递质释放几率的变化造成的。我们在小鼠海马脑片上进行了??双脉冲异化(paired-pu丨se?facilitation,?PPF)实验,即用全细胞模式记录CA1区锥??体神经元时,在距记录细胞300?(am的位置上放置双极刺激电极,通过给予相差50??19??
?实验结果??ms的两个刺激后记录到的两个EPSCs?(图3.3A)。这两个EPSC幅度的比值与神??经递质释放几率成反比关系,因而可以用这一比值对递质释放几率进行间接估计。??我们发现,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在给予寡聚态Ap42后,PPF?ratio明显增加(图3.3??A),这间接表明寡聚态Ap42可能造成了小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递质释放几率的降低。??为了直接证明寡聚态Ap42对神经递质释放几率的抑制作用,我们用一种重复??刺激的方式对突触前待释放囊泡池(readily?releasable?pool,?RRP)的大小和神经递??质释放几率进行了估算(图3.3B)。将刺激记录得到的EPSC幅度做成累积曲线图??(图3.3?B),然后对最后20个刺激的线性增加区进行线性回归计算,与纵坐标的??交点数值即代表PPR的大小,与此同时,递质释放几率等于第一个EPSC的幅度??值与RRP的大小的比值。结果表明
【参考文献】:
博士论文
[1]EFR3A调节寡聚态Aβ诱导的鼠海马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异常的机制[D]. 何洋.浙江大学 2017
[2]星形胶质细胞在免疫刺激诱发的幼年小鼠癫痫发作易感中的作用及机制[D]. 秦花萍.浙江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0643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306435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