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孤独症模型大鼠认知功能的测评及布美他尼治疗

发布时间:2017-05-09 10:11

  本文关键词:孤独症模型大鼠认知功能的测评及布美他尼治疗,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背景及目的:孤独症作为一种临床较常见的广泛性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已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及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孤独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认知障碍作为孤独症临床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其研究目前多在临床观察,对动物模型认知方面的研究不多。布美他尼为临床上应用较广泛的改善孤独症症状的药物,目前尚无实验研究其作用机制。本实验拟用VPA制造孤独症大鼠模型,利用多种行为学测试研究孤独症的行为特点,尤其是认知行为特点。对实验组孤独症大鼠给予布美他尼干预治疗,观察行为学的改善情况。对脑发育及认知相关脑区作形态学观察,并对5-HT、GABA、Glu等血清相关递质进行检测,以探讨孤独症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及布美他尼的治疗机制。 方法:本实验通过对孕12.5天的Wistar大鼠腹腔注射VPA600mg/kg(VPA浓度250mg/ml),制造孤独症模型,利用雄性仔鼠进行实验。同时期孕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做为正常对照。在仔鼠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体重、睁眼情况的生长发育指标的检测,及刻板行为、社会交往、学习记忆等行为的检测。行为学检测完毕的大鼠取血行5-HT等神经递质水平的检测,并取脑制作病理切片,进行形态学观察。应用SPSSStatistics19.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本实验将实验大鼠分为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及布美他尼治疗组。三组之间的比较:(1)在生长发育方面,孤独症大鼠(包括布美他尼治疗组)较正常大鼠,表现出明显的生长发育延迟,表现在体重偏轻、睁眼延迟、前庭及运动功能发育延迟;(2)在行为学及认知功能方面,孤独症大鼠较正常大鼠表现出了明显的重复刻板行为、兴趣狭窄、探索能力减退、社会认知及交往障碍、学习记忆障碍等表现,而布美他尼治疗组大鼠,,在行为和认知方面表现出明显改善;(3)孤独症大鼠较正常大鼠血清5-HT及GABA浓度明显增高,而布美他尼治疗后可明显降低二者水平,Glu的血清浓度在三组间无明显差别;(4)在神经病理方面,孤独症大鼠较正常大鼠表现出脑功能低水平的表现,如各脑叶(尤其是颞叶、海马区)神经元体积缩小,突触较少、缩短,神经元数量增多、排列紊乱,小脑浦肯野细胞数减少、排列稀疏,布美他尼治疗对此无明显改善作用。 结论: (1)VAP孤独症模型大鼠表现出明显的重复刻板行为、兴趣狭窄、探索能力减退、社会认知及交往障碍、学习记忆障碍等典型行为及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较好的制造孤独症模型的方法。 (2)孤独症大鼠表现出明显的神经病理学改变,血清5-HT及GABA浓度明显增高,可能为导致其行为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原因。 (3)布美他尼有明显的改善孤独症行为及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KCC1转运体,降低细胞内Cl—的浓度,调节GABA的功能。
【关键词】:孤独症 丙戊酸 认知障碍 布美他尼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49.94;R-332
【目录】:
  • 前言4-5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3
  • 第1章 绪论13-14
  • 第2章 文献综述14-24
  • 2.1 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14-17
  • 2.1.1 智力障碍14
  • 2.1.2 记忆障碍14-15
  • 2.1.3 语言沟通障碍15-16
  • 2.1.4 面孔识别、情绪认知及社会认知障碍16-17
  • 2.1.5 时间认知障碍17
  • 2.2 认知功能障碍的生物学基础17-21
  • 2.2.1 脑形态异常17-18
  • 2.2.2 脑功能的失衡18
  • 2.2.3 神经内分泌系统异常18-19
  • 2.2.4 神经营养因子缺乏19-20
  • 2.2.5 神经免疫异常及炎性细胞因子的损伤20
  • 2.2.6 氧化应激损伤20
  • 2.2.7 遗传学改变20-21
  • 2.2.8 突触可塑性改变21
  • 2.3 孤独症其他症状与认知功能21-22
  • 2.3.1 运动障碍21-22
  • 2.3.2 重复刻板的行为及兴趣22
  • 2.4 孤独症共病与认知功能22-23
  • 2.4.1 癫痫22
  • 2.4.2 注意力缺失过动症(ADHD)22-23
  • 2.4.3 其他23
  • 2.5 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23
  • 2.6 孤独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结局23-24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24-31
  • 3.1 实验动物、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24
  • 3.1.1 实验动物24
  • 3.1.2 主要试剂24
  • 3.1.3 主要仪器设备24
  • 3.2 VPA 孤独症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24-25
  • 3.3 实验分组、干预治疗方法及开始时间25
  • 3.4 生长发育及行为学检测25-27
  • 3.4.1 生长和发育监测25
  • 3.4.2 方向趋向性检测(倾斜板试验)25
  • 3.4.3 游泳表现25-26
  • 3.4.4 刻板行为26
  • 3.4.5 探究行为26
  • 3.4.6 社会行为:26
  • 3.4.7 学习记忆检测:26-27
  • 3.5 血清标志物的测定27-28
  • 3.5.1 血清 5-羟色胺的测定27-28
  • 3.5.2 血清谷氨酸/γ-氨基丁酸的测定28
  • 3.6 神经病理检测28
  • 3.7 数据统计28-31
  • 第4章 结果31-44
  • 4.1 孤独症大鼠与正常大鼠生长发育水平的比较31-33
  • 4.1.1 体重的监测31
  • 4.1.2 睁眼情况的观察31-32
  • 4.1.3 方向趋向性检测32
  • 4.1.4 游泳表现32-33
  • 4.2 各实验组行为学的检测33-38
  • 4.2.1 刻板行为检测33
  • 4.2.2 探究行为检测33-34
  • 4.2.3 PN35 大鼠社会行为的检测34-35
  • 4.2.4 PN75 大鼠社会行为的检测35
  • 4.2.5 避暗箱实验35-36
  • 4.2.6 水迷宫实验36-38
  • 4.3 血清 5-HT、GABA、Glu 水平的测定38-39
  • 4.4 神经病理学检测39-44
  • 4.4.1 大脑脑叶的病理检测39-42
  • 4.4.2 小脑的病理检测42-44
  • 第5章 讨论44-49
  • 5.1 VPA 对孤独症形成的作用44-45
  • 5.2 孤独症大鼠认知行为的特点45-46
  • 5.3 造成孤独症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原因46-47
  • 5.4 布美他尼的治疗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47-49
  • 第6章 结论49-50
  • 参考文献50-57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57-58
  • 致谢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景晓路,杨晓玲;孤独症近期预后状况的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年04期

2 陈莹,黄希庭;孤独症患者的时间认知障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年03期

3 李文娟,吴艳红,刘艳芳;孤独症个体的记忆与自我知识[J];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4 李思特,李雪荣,张献共,朱荣华,罗学荣,苏林雁,陈劲梅,颜家睦;儿童孤独症血浆5-羟色胺的测定[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年04期

5 李咏梅;静进;;孤独症儿童的社会认知研究进展(综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年10期

6 郭荣;天津市5000名0~6岁儿童中儿童孤独症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06期


  本文关键词:孤独症模型大鼠认知功能的测评及布美他尼治疗,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22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3522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7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