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经颅微电流治疗系统
发布时间:2017-06-10 01:08
本文关键词:抑郁症经颅微电流治疗系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抑郁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被认为是第四大疾病,到2020年将可能成为仅次于冠心病的第二大疾病。目前,抑郁症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但该方法费用昂贵而且导致如药物依赖的副作用。作为药物治疗的替代疗法,物理治疗已成为当今抑郁症治疗研究的一个热点,特别是面向社区家庭的经颅微电流治疗技术。 经颅微电流治疗技术引入微电流直接作用于大脑,增加alpha脑电波活动,增加调节情绪的神经递质的浓度,从而被应用于抑郁、焦虑、失眠等精神疾病的治疗中。基于抑郁症与大脑皮质神经元兴奋调控之间的关系,根据电刺激的强度-持续时间曲线,本论文设计出能有效诱发皮质神经元兴奋活动并能实时检测脑电变化的抑郁症经颅微电流治疗系统。系统基于C8051F020主控芯片,,包括电流控制电路、液晶显示、生理信号滤波放大模块、按键控制、PC诊断系统,实现经颅微电流刺激、脑电信号检测、抑郁症诊断。针对抑郁症神经电生理特征,根据强度-持续时间曲线和电刺激波形的生物效应,设计出能有效诱发神经元兴奋、电极腐蚀小、组织损伤少的电刺激波形。设计了正相加法器和恒流源电路,产生不受负载影响的恒定电流输出。设计了脑电放大滤波电路,实时检测出脑电信号。 在C8051F020中进行嵌入式C语言编程,在双相方波的基础波形上分别增加延迟和(或)尖峰刺激,设计了多种电流刺激模式,增强电刺激诱发神经元活动兴奋的效果。在PC机上采用Visual BasicAccess开发了数据库系统,用于诊断、分析抑郁症,存储患者个人信息和生理检查结果,特别针对大学心理诊室抑郁症诊断的需求。 采用单通道脑电检测、10/20系统脑电图检测方法,进行了在经颅微电流刺激时观察脑电波变化和在经颅微电流刺激前后分析脑电图变化的实验,验证了经颅微电流刺激对神经元兴奋活动的有益影响。研究发现:刺激过程中检测到的alpha脑电波有较明显的增强;脑电活动整体变化趋势为由高振幅的慢波变为低振幅的快波;兴奋区域发生转移。
【关键词】:抑郁症 脑电 微电流 微型化检测模块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318.6;R749.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1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3
- 1.2 抑郁症治疗国内外研究现状13-19
- 1.2.1 抑郁症药物治疗研究现状13-15
- 1.2.2 抑郁症物理治疗研究现状15-17
- 1.2.3 经颅微电流治疗研究现状17-19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19-21
- 第二章 经颅微电流治疗机理研究21-31
- 2.1 神经系统生理学基础21-24
- 2.1.1 神经元活动21-22
- 2.1.2 脑电信号分类22-23
- 2.1.3 脑电信号的采集和评价23-24
- 2.2 抑郁症病病理学基础24-26
- 2.2.1 抑郁症病灶及神经内分泌机制24-25
- 2.2.2 抑郁症神经电生理学特征25-26
- 2.3 经颅微电流治疗理论依据26-30
- 2.3.1 经颅微电流治疗的原理26-28
- 2.3.2 电刺激强度-持续时间曲线28-29
- 2.3.3 电刺激波形及其生物效应29-30
- 2.4 本章小结30-31
- 第三章 抑郁症经颅微电流治疗系统硬件设计31-50
- 3.1 微电流刺激仪电路设计31-39
- 3.1.1 电源32-34
- 3.1.2 主控芯片 C8051F02034-35
- 3.1.3 电流控制电路35-38
- 3.1.4 光电隔离电路38-39
- 3.2 脑电检测模块电路设计39-48
- 3.2.1 电源39-41
- 3.2.2 生理电信号检测通路41-48
- 3.2.2.1 前置放大器电路41-42
- 3.2.2.2 陷波器电路42-44
- 3.2.2.3 高通滤波器44-45
- 3.2.2.4 低通滤波器45-47
- 3.2.2.5 光电隔离47
- 3.2.2.6 光电隔离后续处理电路47-48
- 3.3 抑郁症经颅微电流治疗系统样机实现48-50
- 3.3.1 微电流刺激仪样机实现48-49
- 3.3.2 脑电检测单元样机实现49-50
- 3.4 本章小结50
- 第四章 抑郁症经颅微电流治疗系统软件设计50-65
- 4.1 微电流刺激仪嵌入式 C 语言编程50-60
- 4.1.1 Keil uVis ion3 集成开发环境简介50-52
- 4.1.2 微电流刺激仪嵌入式 C 语言编程52-58
- 4.1.2.1 系统系统初始化52-53
- 4.1.2.2 电流刺激模式设置53-56
- 4.1.2.3 DA 输出56-57
- 4.1.2.4 液晶显示57-58
- 4.1.3 脑电检测单元嵌入式 C 语言编程58-60
- 4.1.3.1 AD 采集58-59
- 4.1.3.2 串口通信59-60
- 4.2 抑郁症诊断系统60-64
- 4.2.1 需求分析60
- 4.2.2 系统设计60-61
- 4.2.3 系统实现61-64
- 4.3 本章小结64-65
- 第五章 抑郁症经颅微电流治疗系统功能实验65-73
- 5.1 经颅微电流刺激时观察脑电波变化65-67
- 5.1.1 实验设备与方法65-66
- 5.1.1.1 设备65
- 5.1.1.2 实验设计65-66
- 5.1.2 研究结果及分析66-67
- 5.2 经颅微电流刺激时分析脑电图变化67-72
- 5.2.1 实验设备与方法67-68
- 5.2.1.1 实验设备67
- 5.2.1.2 实验设计67-68
- 5.2.1.3 实验分析方法68
- 5.2.2 实验结果及分析68-72
- 5.3 本章小结72-73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73-77
- 6.1 结论73
- 6.2 创新点73-74
- 6.3 展望74-77
- 参考文献77-8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1-82
- 致谢82-83
- 附件8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银;;抑郁症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10年02期
2 张春平;黄远光;陈志兴;林惠好;;改良性电抽搐与抗抑郁剂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广东医学;2008年04期
3 КулещобаЭС ,ШеmетилоИΓидр ,王冈;电睡眠疗法在临床各科的应用[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运动医学分册);1982年03期
4 高海燕,门伯媛,殷妍,师会芳,肖敏逍,徐明章,翁小融;某高校大学生抑郁状况调查[J];疾病控制杂志;2005年03期
5 崔春青;陈红梅;刘翠欣;张亚红;屈建新;于慧静;;河北省抑郁症的流行病学调查[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9年02期
6 周红杰;李玮;蒋晓江;;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在神经精神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9年02期
7 王宁霞;;我校在校大学生抑郁症的调查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8 伍国锋,张文渊;脑电波产生的神经生理机制[J];临床脑电学杂志;2000年03期
9 奚耕思;张武会;;抑郁症发生机制研究进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魏有东,谢鹏;神经性障碍与抑郁症患者脑电图比较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本文关键词:抑郁症经颅微电流治疗系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70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437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