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氟西汀合并认知治疗对双相抑郁患者的对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9 17:04

  本文关键词:氟西汀合并认知治疗对双相抑郁患者的对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氟西汀 认知治疗 双相 抑郁


【摘要】:目的探讨认知治疗联合氟西汀治疗双相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双相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口服氟西汀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认知心理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和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出院后随访1年。计算两组临床总有效率、HAMD17减分率、因子分变化及复发率。结果治疗8周末,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87.1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7,P0.05)。治疗2周末起,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t=8.47和5.32,P0.01),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t=1.86,P0.05),尤其是表现在认知障碍和迟滞因子的改善上(P0.05)。随访1年末研究组复发率为12.82%,对照组为33.33%,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62,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认知心理治疗能显著提高双相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效预防复发,改善预后。
【作者单位】: 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关键词】氟西汀 认知治疗 双相 抑郁
【分类号】:R749.4
【正文快照】: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以高发病率和高复发率为特征的疾病,病程迁延。据RIHMER等[1]研究发现双相障碍的终生患病率在2.60%~7.80%之间。双相障碍呈慢性病程、主流为抑郁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简称双相抑郁)具有起病年龄早、病程长、复发率高及自杀风险高等特点[2]。目前,抗抑郁药疗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晓英;杨超;徐唯;;双相障碍与单相抑郁防御机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J];新疆医学;2011年06期

2 马燕桃;于欣;;单双相抑郁障碍住院患者临床特点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06期

3 黄品益;;单相抑郁障碍与双相抑郁障碍的病程及临床特点对比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卫东;唐贤祥;王鹤秋;马永春;陈虹;陈震;;双相与单相抑郁临床症状差异的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6年05期

2 张耀锋;金卫东;陈炯;邢葆平;唐贤祥;王鹤秋;马永春;;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临床相关特征差异的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8年10期

3 曹欣冬;王伟;;单相抑郁发作与双相抑郁发作中医证候学比较[J];四川中医;2008年07期

4 余金鸣;王建军;牛亚辉;厉倬学;刘磊;;拉莫三嗪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对双相抑郁患者临床疗效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年08期

5 洪春霞;王相兰;陶炯;李凌江;张晋碚;;综合医院心理病区情感障碍的分布及护理应对[J];现代预防医学;2009年21期

6 高媛君;;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的临床特征对照分析[J];医学信息;2007年04期

7 冯征;廖春平;许玉梅;高欢;;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障碍的临床特征对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6年11期

8 叶翠薇,杨丽芬,朱桂东;双、单相抑郁的临床相关因素的对照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5年04期

9 徐贵云;唐牟尼;党亚梅;;双相抑郁障碍的临床特征研究进展(上)[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8年11期

10 邓云峰;刘峥嵘;张威;;舒必利联用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9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苏亚妹;五脏俞埋线结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观察及对患者P300的影响[D];贵阳中医学院;2010年

2 李苏义;单、双相抑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多导睡眠图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0年

3 王佩蓉;心境障碍问卷筛查双相障碍的初步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4 黎润仪;团体电脑版豁达放松治疗及其对治疗期乳腺癌作用的研究[D];广东药学院;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高媛君;;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的临床特征对照分析[J];医学信息;2007年04期

2 刘铁榜,杨彦春,肖泽萍,杨海晨,沈其杰;第十二届世界精神医学大会会议纪要[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3年02期

3 沈其杰,刘铁榜;加强对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3年04期

4 张心保,侯钢,孙静,欧红霞,孔维东;情感性精神障碍不同亚型的预后比较[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8年01期

5 冯征;廖春平;许玉梅;高欢;;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障碍的临床特征对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6年11期

6 袁勇贵,张宁,李箕君,沈鑫华;抑郁症患者防御方式与人格特征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彦;杨杰;施慎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双相抑郁[J];上海医药;2012年17期

2 张莉;徐向东;李月娥;;青少年双相抑郁患者症状自评量表与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2年06期

3 赵靖平;提高对双相抑郁的诊断认识和药物治疗水平[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4年03期

4 汪春运;双相抑郁的全程治疗[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5年02期

5 胡斌;魏波;龚发金;陈海波;;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双相抑郁治疗中的应用[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6年04期

6 马永春;陈炯;金卫东;;拉莫三嗪对双相抑郁的治疗与预防[J];上海精神医学;2006年05期

7 梁玉兰;朱凤艳;;减少双相抑郁误诊的策略[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7年02期

8 刘铁榜;;双相抑郁的诊断——读者来信[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7年02期

9 刘铁榜;;双相抑郁的药物治疗——读者来信[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10 吴胜;;双相抑郁的临床特征分析[J];重庆医学;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明;甘照宇;钟智勇;关念红;张晋碚;;单双相抑郁智能损害的对照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三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黄乐萍;汪作为;方贻儒;;双相抑郁的早期危险因素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3 张明;;单双相抑郁智能损害的对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4 金卫东;陈炯;陈正昕;马永春;张江涛;邢葆平;;抗抑郁药物引起双相抑郁患者转相的危险因素研究[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贾z严,

本文编号:7018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7018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a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