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束CT在评价双颌前突患者前牙区牙槽骨缺损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锥形束CT在评价双颌前突患者前牙区牙槽骨缺损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错牙合 牙槽骨质丢失 双颌前突
【摘要】: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评价治疗前双颌前突患者前牙区牙槽骨缺损情况。方法:选取50名未经正畸治疗的患者,根据年龄分为成人组[30例,平均(22.9±4.2)岁]与青少年组[20例,平均(13.1±1.0)岁],其中成人组根据垂直骨面型分为低角组(9例)、均角组(11例)与高角组(10例),所有患者在相同参数条件下进行CBCT扫描,在其CBCT图像上诊断牙槽骨开窗与开裂的情况并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双颌前突患者发生牙槽骨缺损的人数比为94.00%。所有接受检验的牙齿牙槽骨缺损发生率为38.60%。牙槽骨缺损绝大多数发生在唇侧(98.66%);牙槽骨开窗主要发生在上颌,而骨开裂主要发生在下颌。青少年组牙槽骨开裂(3.06%)及骨缺损(30.13%)发生率明显低于成人组的骨开裂(11.73%)及骨缺损(42.46%)发生率,P0.05;而两组的牙槽骨开窗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角组骨开窗(22.22%)的发生率低于均角组(33.84%)和高角组(37.50%),P0.05。牙槽骨缺损发生率最低的牙位为上颌中切牙。结论:双颌前突患者在正畸治疗前即存在广泛的牙槽骨缺损,缺损的发生率受年龄、垂直骨面型等因素影响。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第五门诊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正畸科;
【关键词】: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错牙合 牙槽骨质丢失 双颌前突
【分类号】:R783.5
【正文快照】: 双颌前突为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对于该类患者的治疗往往需要前牙大量内收,而过度的牙齿移动可能导致牙槽骨损伤的出现[1-3]。研究表明,在未经正畸治疗的人群中,牙槽骨缺损即广泛存在[4-5],因此,正畸医师在矫治前应对患者的牙槽骨形态做出准确评价以制定更为合理的矫治计划。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敏;周力;王艳民;;正畸相关牙槽骨缺损现象的研究现状[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3年04期
2 钟金晟;柳登高;欧阳翔英;谢晓艳;;应用锥形束CT评价前牙唇舌侧牙槽骨高度及厚度的研究[J];山东医药;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敏;周力;王艳民;;正畸相关牙槽骨缺损现象的研究现状[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3年04期
2 孙良喟;王博;房兵;;错鉭畸形伴牙槽骨缺损及其治疗方式[J];北京口腔医学;2013年03期
3 张宋晶;孙克勤;;锥形束CT及其在牙根纵裂早期诊断中的作用[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4年04期
4 那毕;王云霁;李建霞;潘姗;邹兰熠;刘恒朗;范小平;;骨性Ⅱ类错颌下前牙区牙槽骨厚度的测量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年18期
5 陈晓朝;伏全海;孙智勇;康雁;;口腔CT基于液体体模测量颌骨密度的QCT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5期
6 张彩美;徐世同;;影响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美学效果的相关因素[J];广东牙病防治;2015年05期
7 刘慧凤;黄盛兴;石磊;马丽辉;;基于锥形束CT的上颌前牙区解剖形态学研究[J];广东牙病防治;2015年06期
8 李炎钊;黄念全;吴敏茹;;骨性错鉭畸形患者前牙牙槽骨骨裂孔的锥形束CT分析[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5年04期
9 曹安怡;葛红珊;;CBCT在口腔颌面部骨组织评估中的应用[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7期
10 刘艳;陆胜男;李琥;;利用CBCT对骨性错鉭患者上前牙区牙槽骨高度的研究[J];口腔医学;2013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敏;不同生长型人群下颌磨牙区牙槽骨形态的CBCT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健;锥形束CT研究牙周基础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的改变[D];遵义医学院;2013年
2 裴金莹;成人安氏Ι类双颌前突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结构的CBCT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3 王W,
本文编号:1010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1010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