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在临床中的应用观察
本文关键词: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在临床中的应用观察
更多相关文章: 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 牙周病 牙列缺损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经过完善牙周治疗并伴有牙列缺损患者,对患者采用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修复疗法,并于修复后1、3、6、12个月进行随访,记录治疗前与随访的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以及探诊深度(PD),评价修复效果以及菌斑控制和牙周状况。结果:PLI在治疗后1个月无明显变化,治疗后3、6、12个月变化明显;GI在治疗后1、3、6个月无明显变化,治疗后12个月变化明显;PD治疗后测量值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变化。结论:对牙周病伴牙列缺损临床治疗采用可摘式恒久牙周板有利于消除牙周创伤,促进牙周病患牙的修复,修复效果显著。
【作者单位】: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牙病防治所;
【关键词】: 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 牙周病 牙列缺损 应用效果
【分类号】:R781.4;R783.4
【正文快照】: 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当患者出现牙周伴牙列缺损时,大部分患者由于牙周炎处于长期迁延状态导致牙槽骨趋向吸收,最终形成牙周病松动牙,这种疾病不仅阻碍咀嚼功能的顺利使用,还对患者的咀嚼功能有严重影响,也间接影响患者的营养吸收,导致患者健康状况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琳;李瑞;吕培军;赵一姣;;光栅投影技术在获取牙列缺损三维数据中的应用[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2 赖晓宇;陆笑;刘妍;;修复与正畸联合治疗牙列缺损的临床体会[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年23期
3 陈继军;;老年牙列缺损修复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年03期
4 潘文清,张志艳;关于牙列缺损分类的研究——试述牙列缺损三级分类法[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88年01期
5 陈树国;廉云敏;;2346例牙列缺损临床分析[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0年04期
6 徐英;清华大学学生牙体牙列缺损50例分析[J];河北医学;2000年09期
7 亓宏明,李凤斌,黄旭明;正畸治疗在牙列缺损伴错鉭畸形中的应用[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1年S1期
8 赵修宇,刘晶敏;牙列缺损伴鉭面磨损鉭重建的保健修复[J];黑龙江医学;2002年01期
9 谢培豪,周磊;应用深入访谈法对阻碍牙列缺损早期修复原因的调查[J];口腔医学;2002年04期
10 明洪菊,刘长春,张丹;牙列缺损及牙列间隙修复前的正畸治疗[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扬;吴东;;牙列缺损新分类法研究[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口腔修复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2 陈光大;曹惠菊;;牙列缺损的修复前正畸治疗的探讨 附11例病例分析[A];第五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3 杨蔚林;邹锡新;;牙列缺损患者生活质量研究[A];FDI、CSA临床口腔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4 何俊峰;赵志颖;;修复前矫治牙列缺损伴错鉭畸形[A];FDI、CSA临床口腔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5 吴哲;马冬丽;;老年人牙体伴牙列缺损修复的临床体会[A];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暨第四届全国老年口腔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贾保军;吕新海;黄征难;雷鸣;宋慎琳;赵文显;王娟;袁柳;屈丹阳;;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30例临床效果观察[A];第六届全国口腔种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方素云;程祥荣;;成人错鉭畸形伴牙列缺损的治疗[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口腔修复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8 叶有才;;人工种植义齿修复牙列缺损临床观察[A];FDI、CSA临床口腔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9 李倩;林野;邱立新;李健慧;邸萍;陈波;胡秀莲;张宇;王莺;崔宏燕;王涛;于海燕;;平台转换连接种植体与对接连接种植体修复牙列缺损的前瞻性比较研究[A];第六届全国口腔种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龙海波;王本恒;;牙列缺损经正畸后修复的临床应用[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敏;牙列缺损种植固定修复体种植体周围病的影响因素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邢台市大学生口腔健康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马曼拉;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患者RPD修复前后下颌运动的临床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3 贾泠卉;牙体/牙列缺损的病例报告及临床意义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4 魏平杰;改良“T”型卡腭侧固位修复上颌单侧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5 刘小芬;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患者RPD修复前后的咬合检测及咀嚼效率测定[D];昆明医科大学;2016年
6 王诗沁;1312名山东大学大学生牙列缺损及修复情况调查分析[D];山东大学;2013年
7 李俊青;种植与正畸联合治疗复杂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8 满莎莎;石家庄市省直职工牙列缺损与修复情况的调查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9 李彤;圆锥型套筒冠义齿对中重度牙周病伴牙列缺损修复效果的临床观察[D];山东大学;2009年
10 蒙萌;牙齿磨耗与牙列缺损及其功能等级分类相关性的调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723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1072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