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隐裂的发病因素及预后评价指标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1 11:13
本文关键词:牙隐裂的发病因素及预后评价指标的临床研究 出处:《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牙隐裂 影响因素 牙合面裂纹长度 牙合面裂纹宽度 轴面裂纹长度 锥形束CT 根尖片
【摘要】:目的1.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牙隐裂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引起牙隐裂的危险因素,为预防牙隐裂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2.通过拍摄锥形束CT和根尖片,比较二者在诊断牙隐裂方面的差异。通过测量冠部牙合面裂纹长度、宽度及轴面裂纹的长度,观察牙体开髓后裂纹的状况,并做相关的分析,以期能通过冠部裂纹的情况推测根部裂纹的状况,为临床上牙隐裂患牙预后的判断提供参考。对象和方法1.按照牙隐裂的诊断标准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的牙隐裂患者35例作为病例组,按照1:2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的配对方法,选择同期就诊于本院的70例非牙隐裂患者作为对照组。由专业人员填写牙隐裂问卷调查表和临床指标检查表。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现病史、既往史、系统性疾病史、是否有夜磨牙、骤冷进食习惯、关节疾病、紧咬牙习惯、偏侧咀嚼习惯、叩齿习惯、喜欢食用粗糙坚韧食物等生活习惯。临床检查表主要包括:牙髓活力温度测验、叩诊、扪诊、咬诊、患牙松动度、是否有隐裂纹及隐裂纹的方向。对照组共收集135份问卷调查表和临床指标检查表。认真核对调查表,严格执行匹配条件,对不符合要求的予以剔除,最终筛选出70份合格的表格,对牙隐裂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2.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收集新鲜拔除的牙隐裂患牙22颗,并显微镜下明确牙隐裂诊断。将22颗隐裂牙进行锥形束CT扫描和口内X线根尖片成像,获取影像资料后,将其保存于数据库中备用。然后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进行Micro-CT扫描。在Micro-CT扫描后的三维重建图像上,分别测量22颗离体牙的牙合面裂纹长度、牙合面裂纹宽度,以及轴面裂纹长度。显微镜下将22颗离体牙做开髓揭顶处理,去除冠髓暴露髓室底,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每颗牙开髓揭顶后的裂纹情况,以髓室顶和髓室底所在的水平面为界,分为ⅠⅡⅢ类牙隐裂。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PR和CBCT在牙隐裂疾病的诊断方面的差异;将牙合面裂纹长度、牙合面裂纹宽度分别与轴面裂纹长度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ROC曲线研究牙合面裂纹长度和牙合面裂纹宽度这两项指标评估裂纹是否延伸至根部的诊断价值。结果1.以是否牙隐裂为因变量,以夜磨牙、紧咬牙习惯、骤冷进食习惯、偏侧咀嚼、喜粗糙坚韧食物、咬硬物叩齿习惯分别为自变量,进行分析,上述问卷调查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以上7项分别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逐步回归分析选择变量,变量的纳入标准为0.2,排除标准为0.2,只有骤冷进食习惯、喜粗糙坚韧食物、咬硬物、偏侧咀嚼有统计学意义(P0.05)。2.比较PR和CBCT在牙隐裂疾病的诊断方面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分别比较牙合面裂纹长度、牙合面裂纹宽度与轴面裂纹长度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82、0.651,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牙合面裂纹长度和牙合面裂纹宽度这两项指标评估裂纹延伸至根部的诊断价值,采用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牙合面裂纹长度对判断裂纹是否延伸至根部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9(95%CI:0.659-1.000);当cutoff值为3.75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0.91。牙合面裂纹宽度对判断裂纹是否延伸至根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0(95%CI:0.557-0.964)。当cutoff值为0.15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1、0.354。比较两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骤冷进食习惯、喜粗糙坚韧食物、咬硬物、偏侧咀嚼四因素是牙隐裂发生的危险因素。2.牙合面裂纹长度和牙合面裂纹宽度对于判断裂纹是否裂至根部均具有辅助诊断价值,且牙合面裂纹长度对于裂纹是否裂至根部的预测和诊断价值优于牙合面裂纹宽度。3.在牙隐裂的诊断方面CBCT优于根尖片。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81.2
,
本文编号:13158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131584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