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A种植体表面喷涂钽形成纳米复合表面预防种植术后早期感染的动物体内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 种植体 表面处理 种植体周围炎 出处:《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大颗粒酸蚀喷砂(Sandblasted/Large-grit/Acide-tched,SLA)表面处理的种植体与SLA表面喷涂钽(Ta)形成纳米复合表面的种植体对种植体周围炎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6只Beagle犬双侧前磨牙延期植入2种不同表面种植体。从左侧远中到右侧远中依次将植体记为1~6号,3、4号种植体设置非绑线的基线组,其余于基台颈部丝线结扎的方法建立犬种植体周围炎模型。分别在建模后四次对植体进行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I)、改良出血指数(modified Sulcus Bleeding Index,m SBI)、种植体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等临床指标测量,通过手术直观评价、显微CT扫描、组织学评价相结合观察种植体周骨缺损程度,对实验结果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绑线的SLA组PI、m SBI、PD、垂直缺损与水平缺损深度等指标均显著高于绑线的SLA+Ta组(P0.05);显微CT扫描和组织学评价相结合观察可见绑线的SLA组较绑线的SLA+Ta组种植体周骨缺损明显。结论 SLA表面喷涂钽形成纳米复合表面的种植体较SLA表面处理的种植体延缓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发展并减轻其症状。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ano-composite implants o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peri-implant inflammation in large granulated acid blast sandblasted / large scale / Acide-tched-SLA-treated implants and SLA surface sprayed tantalum. Methods six Beagle dogs with bilateral premolars were treated with delayed implantation. From the left to the right, the implants were recorded as the baseline group of 1 ~ 6 and 4, respectively. The other methods of ligation of cervical filaments of the base platform were used to establish the canine model of periimplant inflammation. The plaque index (plaque index), modified Sulcus Bleeding index (modified Sulcus Bleeding index), modified Sulcus Bleeding index (modified Sulcus), and the depth of periimplant probing were measured four times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odel. The degree of peri-implant bone defect was observed by visual evaluation, microscopic CT scan and histological evaluation.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were analyzed by repeated measurement of variance. Results the vertical defect and horizontal defect depth of SLA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SLA Ta group. The bone defect around implants in SLA group was more obvious than that in SLA Ta group.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SLA implants coated with tantalum on SLA surface, nano-composite implants can delay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peri-implant inflammation and alleviate its symptoms.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口腔种植科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3B010403012)
【分类号】:R78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霍晓敏;黄远亮;;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方法及其评价[J];口腔医学研究;2008年01期
2 姜宝岐;徐欣;梁晋;林庆杰;;种植体周围炎10例临床分析[J];口腔医学;2008年03期
3 关雪琳;余顺兰;;种植体周围炎的预防[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年03期
4 陆成华;谢志刚;;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方法及进展[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1年04期
5 韩佳佳;林晓萍;;种植体周围炎干预措施及早期治疗[J];口腔医学;2012年02期
6 刘得玺;周鑫才;曹颖光;;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2年04期
7 刘琼;黄建生;;白介素-1基因多态性、牙周炎和吸烟因素与种植体周围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2年03期
8 王世振;张宾;孙书红;;种植体周围炎的预防及其治疗方法的研究现状[J];中国卫生产业;2012年15期
9 杨光艳;张健;;种植体周围炎临床研究进展[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年09期
10 蔡同道;;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春宝;张蓉;马轩祥;宋应亮;贾卫;;口腔种植体周围炎免疫机制的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2 陈斌;吴文蕾;张倩;闫福华;;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疗效的3年回顾性研究[A];第十次全国牙周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4年
3 张雪洋;;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摘要)[A];第十次全国牙周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4年
4 易佳;谭包生;;下颌骨种植体周围炎模型建立的动物实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口腔种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徐燕华;谭包生;黄宝延;;口腔护理行为对种植体周围炎的影响分析[A];全国口腔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马佳音;;局部应用派丽奥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病例报告[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7 黄宝鑫;张立;徐莉;朱卫东;孟焕新;;种植体植入深度对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的影响[A];第十次全国牙周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4年
8 朱红;邹德荣;刘翳雯;瞿晓辉;;种植体周围炎治疗对患者龈沟液IL-8水平的影响[A];2004年上海市口腔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张艳玲;周爽英;;Er,Cr:YSGG激光治疗种植体周围粘膜炎或轻度种植体周围炎的效果评价[A];第十次全国牙周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4年
10 朱斌;黄宝鑫;路瑞芳;孟焕新;;PCR检测比格犬实验性种植体周围炎种周龈沟液牙周致病菌的实验研究[A];第十次全国牙周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春宝;口腔种植体周围炎免疫机制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0年
2 周鑫才;等离子体射流联合刮治术治疗犬种植体周围炎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林映荷;白细胞介素-1基因多态性和种植体周组织结构变化的相关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长林;不同植体表面与实验性种植体周围炎相关性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2 唐洪霞;不同表面形态种植体周围炎动物实验的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汪文君;犬种植体周围炎的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4 鲍济波;种植体周围炎龈下菌群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5 王益华;牙周炎及吸烟与种植体周围炎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1年
6 陈晓东;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患者种植体周围炎发病的影响效果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7 胡永啸;血链球菌引导种植体周围炎龈下菌群重建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8 吴昊;种植体周围炎条件下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功能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9 朱丽娜;不同种植体影响种植体周围炎发生发展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黄建生;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重建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253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1525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