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女性正畸患者月经周期中最佳加力时机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1 09:28

  本文关键词: 龈沟液 雌激素 正畸力 骨保护素 出处:《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通过在女性月经周期中的不同时期对正畸牙加力,研究龈沟液内雌激素(E2)、骨钙素(OCN)、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的时效性表达,从而为临床选择最佳加力时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8~28周岁双侧对称拔除第一恒前磨牙青年女性恒牙患者12人。随机选取其中6人为月经期加力组,6人为排卵期加力组,于右侧尖牙单侧使用镍钛拉簧施加1.5 N正畸力使之远中移动,对侧尖牙不做处理。使用牙周滤纸分别于加力前,加力后15、30、45 d取右侧尖牙远中(压力侧)龈沟液样本。使用化学发光法测定龈沟液中E2、OCN的活性水平。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龈沟液中RANKL及OPG的活性水平。结果排卵期加力组龈沟液E2和OCN水平高于月经期加力组(P0.05)。月经期加力组与排卵期加力组中RANKL水平与OPG水平及RANKL/OPG比值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女性正畸拔牙患者于雌激素水平较高的排卵期施加正畸力,骨保护因子E2、OCN表达增强,不利于牙槽骨改建。而于月经期加力,上述因子表达减弱,可能有助于牙齿快速移动。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time-dependent expression of estrogen in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E2N), osteocalcin (OCNN), nuclear factor- 魏 B receptor activating factor ligand (RANKL) and osteoprotegerin (OPG) in female patients with orthodontic teeth at different periods of menstrual cycle. Methods 12 young female permanent teeth with first permanent premolars were selected for bilateral symmetrical extraction of first permanent premolars at the age of 18 ~ 28. Six of them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menstruating plus force group and 6 ovulatory postnatal patients. Apply 1.5 N orthodontic force on one side of right canine teeth to make them move far away, while contralateral canine teeth are not treated. Use periodontal filter paper before adding force,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GCF)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right canine distal (pressure side) on day 15, 30 and 45. The activity of E2OCN in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was determined by chemiluminescence method. The activity of RANKL and OPG in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was detected by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The levels of E _ 2 and OCN in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postmenopausal group (P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levels of RANKL and OPG and RANKL/OPG ratio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the estrogen level of female patients with orthodontic tooth extraction is higher than that of female patients with orthodontic tooth extraction. High ovulatory exertion of orthodontic force, The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osteoprotection factor E2OCN is not conducive to alveolar bone remodeling. However, during the menstrual period, the expression of these factors decreases, which may contribute to the rapid movement of teeth.
【作者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口腔疾病与生物医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stc2011jjA0046)
【分类号】:R783.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灵超;赖文佳;曹阳;刘楚峰;;正畸应力刺激修复比格犬牙槽突裂动物模型的建立[J];广东牙病防治;2014年06期

2 杨东红;冯卉姗;赵刚;侯玉泽;李晓光;叶之慧;;不同牙周组织状态下正畸牙移动对牙槽骨影响的实验研究[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3年06期

3 赖文佳;张灵超;刘楚峰;曹阳;;牙槽裂两侧正畸牙移动后RANKL和OPG表达的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4年05期

4 黄思源;周闻捷;沈晓玲;付冬梅;刘玲;徐晓梅;;雌性大鼠动情周期牙周组织中ODF与IL-6的节律表达[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5 乔峰;左志刚;张健;;不同矢状骨面型患者下颌磨牙后间隙特征分析[J];天津医药;2014年03期

6 聂嘉曦;_"张疆;张绍伟;;丹参对正畸牙影响的研究进展[J];当代医药论丛;2014年02期

7 钱雅婧;聂晶;潘旭;胡明华;米丛波;;正畸力作用下大鼠牙周组织白细胞介素6mRNA的表达[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年50期

8 解冰;田竞;周大鹏;刘兵;薛海鹏;项良碧;;辽宁地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知识问卷调查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年01期

9 刘禄林;高超;王啸;赵国阳;何银锋;李光飞;俞晨;沈光思;张鹏;王爱东;徐又佳;;雌激素减少对大鼠铁代谢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年02期

10 解冰;孙蕊;田竞;殷生良;刘兵;周大鹏;项良碧;;骨质疏松预防与自我管理课程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认知及健康行为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彭维杰;罗丹;康路妹;马宇辉;;8-PN与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对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作用比较研究[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会议、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会勇;骨膜蛋白在正畸牙周膜改建中的表达及调控机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雪莲;带环与粘结型颊面管对龈沟液中IL-1β和OSM影响的比较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2 张洁;Smoothened(smo)对人牙周膜干细胞应力成骨作用的实验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3 殷越;正畸初期矫治力对大鼠三叉神经节PPTA mRNA变化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4 左凯;下颌第二磨牙近中移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5 许诺;微型种植体支抗近中移动下颌第二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6 左志慧;牵张力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中Girdin、Akt及F-actin影响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7 祖丽呼玛·阿热甫江;大鼠正畸牙移动中尼古丁对牙根吸收的影响[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8 杜军妍;骨再造阈值与几个细胞通路定量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9 康文;大鼠牙移动中OCN和CystatinC在牙周组织的表达及二者相关性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10 张帆;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BMP-3在牙周组织中表达的动物实验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殷,樊明文,乐进秋,易安华;龈沟液中挥发性短链脂肪酸的气相色谱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2年02期

2 闫福华,曹采方,李晓新;牙周病患者治疗前后龈沟液中碱性磷酸酶水平的变化[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5年04期

3 张初;龈沟液与口腔疾病的关系[J];医学文选;1999年04期

4 孙靖临,孟焕新;龈沟液中骨钙素含量与牙周炎的关系[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2年05期

5 沙月琴;低量强力霉素对牙周炎患者龈沟液胶原酶等活性的影响[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5年05期

6 李秀兰,李本容,赵恂;龈沟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与牙周炎关系的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7年06期

7 伍平群,富平,金文潮,周丹秋,王东明;妊娠期牙龈炎龈沟液中免疫球蛋白测定[J];上海口腔医学;1997年04期

8 和璐,曹采方,沙月琴;龈沟液中弹性蛋白酶水平与白细胞数目的关系[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8年06期

9 陈东,吴正林,黄英;甲硝唑对龈沟液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的影响[J];广东医学;2003年01期

10 韩妲丽,曹志中,周中华;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莫莉基;陈文霞;;口腔牙结石和龈沟液中纳米细菌的初步研究[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张松梅;田菲;蒋欣泉;李静;胥春;郭晓奎;张富强;;关于牙周炎患者龈沟液和牙结石中的纳米细菌的初步研究[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3 孙晓军;孟焕新;徐莉;;吸烟对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IL-1β和IL-6水平的影响[A];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李峥;沙月琴;朱凌;康军;陈智滨;;社区牙周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健康及龈沟液IL-6水平的影响[A];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丁芳;孟焕新;;牙周机械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疱疹病毒的影响[A];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姚艳丽;;正畸加力后牙周疼痛与龈沟液中生物活性物质变化的相关性研究[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武红艳;;四种牙科合金对龈沟液中IL-6和TNF-α表达的实验动物研究[A];浙江省口腔医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浙江省第二十三届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高少怀;;全冠边缘位置与龈沟液中酶的变化[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口腔修复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9 韩莹;刘宏伟;刘洋;刘晓松;;念珠菌在艾滋病患者龈沟液中的检出率[A];第七届全国口腔黏膜病暨第五届口腔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郑沛;陈晖;;牙周病患者血清和龈沟液中血小板活化因子的检测及意义[A];2005年浙江省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栾文民(作者为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委);老年人口腔疾病的预防[N];人民政协报;2002年

2 唐永忠;老年保健齿为先[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3 ;吸烟对牙周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量和弹性蛋白酶水平的影响[N];中国医药报;2003年

4 宋丽华;老年护齿6要[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5 付东红;牙龈炎牙周炎发病机制阐明[N];健康报;2005年

6 记者 景延;科学护齿有诀窍[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7 解放军306医院副院长 许樟荣;糖友应该常洗牙[N];保健时报;2009年

8 湘雅医学院口腔系 张建兴;洗牙美容又防病[N];大众卫生报;2001年

9 ;牙龈肿痛别忘记查查血糖[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董刚;种植牙龈沟液MMP-8、MMP-9及MMP-13水平与种植牙周围骨丧失的关系[D];山东大学;2013年

2 谢志刚;牙种植体周围组织不同状态下的微生态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关素敏;中间普氏菌增殖机制及对慢性牙周炎致病作用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4 王敏;二氧化锆基台材料的生物学性能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婷;牙周治疗前后龈沟液中Ⅰ型胶原羧基端肽及钙卫蛋白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2 李蓓;龈沟液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水平与牙周病变关系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3 吴丽玮;慢性牙周炎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的变化[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4 王磊;固定正畸患者龈沟液中sICAM-1含量变化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2年

5 马娜辉;Nd:YAG激光对龈沟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水平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6 李浩;龈沟液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与牙周炎的关系[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7 王博;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D];辽宁医学院;2011年

8 王新革;不同金属烤瓷熔附金属全冠对龈沟液分泌量及对龈沟液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4年

9 任宏;青少年戴用固定矫治器前后龈沟液成分变化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10 孙小娟;钛种植体与不同软组织间的界面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513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15513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c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