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本质的位置对粘接效果的影响
本文选题:牙本质 + 粘结 ; 参考:《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5期
【摘要】:目的:通过对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Clearfil SE Bond)的微拉伸强度及断裂模式分析牙本质的位置对粘接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60颗新鲜拔除人无龋坏第三磨牙,去掉牙冠,Clearfil SE Bond处理粘接界面,复合树脂堆塑,将粘接好的牙齿标本在实验切片机上垂直于粘接面切成大约1.0mm×1.0mm的粘接试件,试件分成中心牙本质组和外周牙本质组,分别冷热循环0次,2 500次,5 000次,10 000次进行老化后,万能材料试验机测量进行微拉伸计算粘接强度,并对断裂模式进行分析。结果:外周牙本质组的粘接强度均高于中心牙本质组(P0.05)。结论:对于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来说,牙本质的位置对粘接效果有明显影响。
[Abstract]:Aim: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dentin position on bonding effect by microtensile strength and fracture mode of two-step self-etching bonding agent Clearfil SE Bond.Methods: 60 freshly extracted human third molars without caries were selected, and their crowns were removed by Clearfil SE Bond. The adhesive interface was treated with composite resin and plasticized. The specimens of the bonded teeth were cut into about 1.0mm 脳 1.0mm adhesive specimens perpendicular to the adhesive surface on the experimental slicer.The specimens were divided into central dentin group and peripheral dentin group. After aging, the microtensile strength was calculated and the fracture mode was analyzed.Results: the adhesive strength of peripheral denti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entral dentin group (P 0.05).Conclusion: for two-step self-etching adhesive, the position of dentin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bonding effect.
【作者单位】: 武汉市中心医院口腔科;
【分类号】:R7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口腔医学复习思考题 第三部分:口腔内科试题及答案(一)[J];口腔医学;1985年02期
2 梁登忠;牙本质过敏症治疗进展[J];广东牙病防治;2001年04期
3 左训诲;吴进;佘小伟;朱友家;;Gluma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2007年03期
4 郭彤;陈吉华;方明;;五种牙本质粘结系统微拉伸强度的比较[J];北京口腔医学;2010年04期
5 罗璇;张晓f^;;牙本质黏接剂的发展及其黏接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10期
6 Krauser JT;方儒雄;;牙齿过敏症 第二部分:治疗[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87年05期
7 蓝鸿;;人牙根部龋:静止龋损的组织病理学[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3年06期
8 史久成 ,方标;感染根管和牙本质小管中细菌和真菌的扫描电镜观察[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6年01期
9 董雯,李玉晶,姚蓓作;氟钼酸铵溶液对牙本质小管封闭作用的观察[J];北京口腔医学;2005年04期
10 邝容;倪龙兴;王林芳;林媛;;黏结剂Single bond 2不同涂布方式下人牙本质黏结界面的环境扫描电镜观察[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锐;陈娇;李月恒;万朝霞;周智;;三种脱敏牙膏对牙本质小管封闭作用的扫描电镜观察[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陈惠珍;李文静;;牙本质表面不同处理方法对纳米渗漏及粘接强度的影响[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李祥伟;孙宏晨;;OSX在人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形成中的作用[A];全国第三次牙体牙髓病学临床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李祥伟;孙宏晨;;OSX在人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形成中的作用[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孙卫斌;袁留平;俞未一;丁玉兰;;草酸钾对牙本质小管堵塞作用的实验研究[A];第八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Ⅰ)[C];1994年
6 杨莉;;GLUMA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A];全国口腔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张颖丽;王冠英;王微;范国传;;活髓牙及死髓牙氟含量的测定[A];全国第四次牙体牙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8 王银环;谢文忠;郭新勇;;氟化钠与半导体激光对牙齿过敏症疗效的观察[A];2005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汪竹平;田济溪;;牙本质的神经[A];全国第四次牙体牙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10 张世珍;陈广盛;;用光固化牙本质粘结剂封闭牙本质小管治疗牙齿敏感症[A];全国第四次牙体牙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程鹏;碘化银治疗老年性牙本质过敏症[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2 陶媛媛邋整理;牙本质敏感诊治指南要点[N];健康报;2008年
3 记者 马艳玲;怎样消除牙过敏[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李健;三成国人口腔患“感冒”[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5 金匕辉;“酸倒牙”和牙疼怎么办[N];保健时报;2003年
6 健康时报记者 刘桥斌;牙齿怕冷怕酸也是病[N];健康时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李颖;为何如此多的人患牙齿敏感?[N];科技日报;2010年
8 邱华艳;医生:牙齿敏感也是病[N];四川科技报;2008年
9 兰莉;近3成中国人受牙本质敏感困扰[N];科技日报;2008年
10 湖北远安县中医院 胡献国;防治牙病的食物[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珂;新型季铵盐和无定型磷酸钙材料对牙本质粘接系统改性的研究[D];首都医科大学;2013年
2 熊宇;无机改性处理对牙本质粘结性能影响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3 赵三军;牙本质粘结界面纳米渗漏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4 李箐;氟/钾纳米羟基磷灰石涂膜的合成及其对牙本质的作用[D];四川大学;2006年
5 王晓虹;Ca_3SiO_5及Ca_3SiO_5/CaCl_2复合牙科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梁志红;脂质体在人体硬组织中的仿生矿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熊芳;天然牙和牙科陶瓷半透性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陈庆光;牙齿组织光散射机理及龋齿早期检测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王晓玲;不同增稠载体的过氧化脲漂白剂对釉质和修复体影响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10 刘明;纳米氢氧化钙根管充填材料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文婷;粪肠球菌感染牙本质小管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D];中南大学;2011年
2 郑新宇;胶原酶及其抑制剂对牙本质粘结持久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朱丹丹;硬化性牙本质粘结界面形态的观察和粘结强度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4 陈宇江;氯己定稳定牙本质粘接界面的体外和体内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5 胡承华;六氟硅酸铵溶液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作用[D];中南大学;2010年
6 景晓婷;不同粘接系统的牙本质粘接界面形态学观察[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7 尚裕;掺钾纳米羟基磷灰石对牙本质小管及其表面硬度、粗糙度影响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8 齐晓宇;漂白后牙本质颜色改变对牙齿体部与颈部颜色影响的研究[D];辽宁医学院;2011年
9 张彦;乙二胺四乙酸溶液对牙本质脱矿效果的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马琰;Hybrid Coat对牙本质小管封闭作用的实验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50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1750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