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个体的动态磁共振及髁突运动轨迹特点
本文选题:颞下颌关节 + 动态磁共振 ; 参考:《解剖学报》2017年06期
【摘要】:目的颞下颌关节盘早期的前移位临床上可无弹响症状,了解无症状颞下颌关节盘的早期移位个体的髁突运动中心轨迹特点,将有助于早期发现隐匿性颞下颌关节结构内紊乱疾病。方法动态磁共振(Cine-MRI)和ARCUSdigma系统检查30例无症状个体开闭口过程中髁状突-关节盘运动特点和下颌运动范围。结果 CineMRI显示30例无症状人群中,20例健康颞下颌关节、10例单侧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闭口位关节盘本体部仍呈双凹形、盘后区均有轻度增厚和前移位,盘-突关系在小开口(2 cm)期恢复正常;无症状可复性关节盘的运动中心轨迹出现弹跳切迹和偏摆,光滑性、重复性及双侧运动中心轨迹的对称性不及健康人,但是切点运动轨迹平滑,与健康人的切点运动轨迹基本一致;运动轴在髁突轨迹弹跳时出现偏斜,然后保持平行,呈现开闭口初、末时密度比开闭口中时大;髁突运动中心运动距离(13.6±3.7)mm,下颌切点运动距离(40.5±3.4)mm。结论髁突运动轨迹能间接反映髁突-关节盘复合体在开闭口运动中的位置变化,为下一步临床使用下颌运动轨迹仪作为早期关节盘移位的诊断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dylar movement center in the patients with early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c displacement.It will be helpful for the early detection of occult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structural disorders.Methods dynam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 Cine-MRI) and ARCUSdigma system were used to exam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dyle-articular disc motion and mandibular movement in 30 asymptomatic individuals during opening and closing.Results CineMRI showed that 20 cases of healthy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TMJ) had 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in 30 asymptomatic subjects, 10 cases of unilateral reducible articular 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closed position of articular disc body was still double concave, and the posterior disc area was slightly thickened and anterior displacement.The motion center locus of asymptomatic reducible articular disc showed bouncing cuts and deflection, smoothness, repeatability and symmetry of bilateral motion center locus were not as good as those of healthy people.However, the tangent motion trajectory is smooth and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healthy people, and the axis of motion deviates when the condylar trajectory bounces, and then keeps parallel, showing the initial opening and closing mouth, and the density at the end is larger than that at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mouth.The movement distance of condylar motor center was 13.6 卤3.7mm, and the distance of mandibular cutting point was 40.5 卤3.4 mm.Conclusion the condylar track can indirectly reflect the position change of condyle-articular disc complex in the open and closed mouth movement, whi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diagnosis of the early displacement of the articular disc by using the mandibular motion locus as the next step in clinical practice.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修复科;河南大学基础医学院抗体药物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0759) 开封市科技发展计划(1503112)
【分类号】:R78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晓江;李nr;华美珍;徐蔚瑶;刘月华;;下颌定位仪指导下颌稳定性鉭垫调磨对髁突运动中心位置的影响[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02期
2 郭英;徐樱华;;髁突运动的描记技术[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89年02期
3 刘怡,傅民魁;正常鉭开闭口时髁突运动的轨迹特征[J];口腔正畸学;2001年04期
4 侯振刚,冯海兰,李国珍;健康人髁突运动中心前伸和大张口轨迹特征的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5 蒲琳;王频;刘敏;;髁突运动中心的研究进展[J];西南军医;2011年06期
6 任贤云;开口时髁突运动和下颌转动[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6年05期
7 陈军;邓锋;范小平;李建霞;;单侧后牙锁鉭患者前伸及后退髁突运动轨迹的研究[J];口腔医学;2008年05期
8 张龙丹;俞律峰;李烨侃;;髁突运动轨迹描记在鉭垫治疗错鉭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2013年03期
9 肖遥;杜跃华;秦朴;;安氏Ⅱ~2错鉭髁突运动轨迹特征的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9年06期
10 洪流,周继林,洪民,王照五,石校伟;髁突运动异常的曲面断层观察[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长营;杨晓江;;健康人咀嚼不同硬度食物时髁突运动方式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程蕙娟;;咬合高点对下颌前伸运动时髁突运动的影响[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3 杨晓江;李媛;华美珍;刘月华;田岚;;超声三维定位技术指导合垫调磨的临床研究[A];第七次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研讨会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及口颌面疼痛的基础与临床进展》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4 胡丽曼;李nr;徐蔚瑶;杨晓江;;稳定性鉭垫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前后下颌运动轨迹特点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龙星;;颞下颌关节外科的进展[A];第八届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刘奕;刘世森;林松杉;;主动咬合法复位颞下颌关节的临床研究[A];第八届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胡敏;;老年颞下颌关节疾病[A];第八届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张志光;;颞下颌关节缺损修复与重建的应用进展[A];第九次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9 高全文;柳春明;宋慧锋;许明火;柴家科;刘灿;;计算机辅助技术在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的初步临床应用[A];第七届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胡敏;;颞下颌关节良性肿瘤和肿瘤样疾患[A];第八届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上海瑞金医院神经内科 蒋天放 王刚;帕金森易误诊为颞下颌关节障碍[N];健康报;2013年
2 ;什么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N];家庭医生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雪芬;TLR4/PI3K信号通路在大鼠颞下颌关节滑膜炎中的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沈铭;1,25(OH)_2D缺乏在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3 李齐宏;颞下颌关节开口运动的生物力学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4年
4 买买提吐逊·吐尔地;图像融合技术建立颞下颌关节有限元模型的生物力学分析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4年
5 陆金标;颞下颌关节盘穿孔外科治疗的临床及影像学研究&病例报告[D];武汉大学;2014年
6 付崇建;下颌和颞下颌关节运动影像和运动轨迹的建立及临床初步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7 许跃;下颌骨单侧前上牵引力对大鼠颞下颌关节影响的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刘志明;人颞下颌关节滑膜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化与疼痛的相关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9 付崇建;下颌和颞下颌关节运动影像和运动轨迹的建立及临床初步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1年
10 张渊;量化的咬合接触与颞下颌关节应力关系的生物力学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军;单侧后牙正锁牙合患者髁突运动轨迹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2 肖遥;安氏Ⅱ类二分类错(牙合)髁突运动轨迹特征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3 谢荣敏;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正畸治疗前后髁突运动轨迹特征的对比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4 徐良栋;正常(牙合)与安氏Ⅰ类错(牙合)髁突运动的初步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5 马海清;颜面不对称畸形患者髁突运动轨迹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6 常忠福;安氏三类错(牙合)伴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患者髁突运动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7 方建强;安氏Ⅱ类错(牙合)的髁突运动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8 李建霞;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功能矫治前后髁突运动轨迹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9 高振;恒牙合安氏Ⅲ类患者不同垂直骨面型的髁突运动功能研究[D];青岛大学;2014年
10 吴庆亭;PI3K/Akt信号通路在TNF-α诱导的大鼠颞下颌关节滑膜炎模型中的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538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1753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