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抗菌治疗对兔颊VX-2鳞癌感染性微环境中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4-18 12:10

  本文选题:抗菌治疗 + 炎症 ; 参考:《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7年05期


【摘要】:目的:探索抗菌治疗对兔颊VX-2鳞癌感染性微环境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成熟及功能的影响。方法:瘤粒植入形成兔颊VX-2鳞癌后,附加机械创伤及高糖饮食获得该鳞癌的炎症模型,再分为3组(n=6),A组:颊癌炎症模型使用抗生素治疗3 d;B组:颊癌炎症模型以生理盐水代替抗生素对照;C组:单纯颊癌不做处理。3 d后收集各组肿瘤标本,制成匀浆,取上清液与正常兔外周血单核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DCs表面分子HLA-DR、CD83、CD86的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s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HLA-DR、CD83、CD86阳性率及刺激指数(stimulate index,SI)由高到低均分别为:C组A组B组(P0.05)。结论:抗菌治疗有助于感染兔颊VX-2鳞癌微环境中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及功能恢复。
[Abstract]: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ntibacterial therapy on the maturation and function of dendritic cells in the infective microenvironment of rabbit buccal VX-2 squamous cell carcinoma.Methods: the inflammatory model of rabbit buccal VX-2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was established after the tumor was implanted into the tumor and the tumor was induced by mechanical trauma and high glucose diet.The model of buccal carcinoma was treated with antibiotics for 3 days in group B: buccal carcinoma model was treated with physiological saline instead of antibiotic control group C: buccal carcinomas were collected and homogenized after 3 days without treatment of buccal carcinoma.The supernatant was co-cultured with normal rabbit 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 The expression of HLA-DRCD83 CD86 on the surface of DCs was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and the ability of T cell proliferation stimulated by DCs was detected by 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HLA-DRCD83 + CD86 and stimulating index (SI) from high to low were as follows: group A, C, group A, group B, P 0.05, respectively.Conclusion: antimicrobial therapy is helpful to the maturation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of dendritic cells in the microenvironment of rabbit buccal VX-2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作者单位】: 贵州省人民医院口腔科;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编号:黔科合J字LKZ[2013]36号,黔科合J字LKZ[2011]23号) 遵义市红花岗区科学技术局项目(编号:遵红科合社字[2015]09号) 贵州省研究生工作站项目(编号:黔教研合YJSZ字[2013]08)
【分类号】:R739.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华,张锐,裴雪涛;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0年06期

2 王黎明,刘艳荣,李金兰,常艳,付家瑜,高晖,陈珊珊;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树突状细胞的培养和鉴定[J];中华医学杂志;2000年05期

3 Yang Wen-Kuang ,赵志弘;由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衍生的树突状细胞抗癌作用研究[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0年03期

4 王雪楠,孙卓祥,靳光娴;树突状细胞与肺癌的相关性研究[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王小沛,冯凯,朱玲,裴蕾;四种不同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性能比较研究[J];白血病.淋巴瘤;2003年04期

6 潘志杰,王雪芬,刘敬东;肺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浸润的意义[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年03期

7 刘信荣;王红阳;邢爱民;黄艳;;肿瘤全抗原激活的树突状细胞体外肿瘤的杀伤实验[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04期

8 姚伟荣;马林;;放疗联合树突状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J];肿瘤防治研究;2012年01期

9 龚乐罗 ,苏建中 ,冯久贤;肺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体外扩增及生物学特性的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1年10期

10 窦岩;冯勤梅;刘季英;;流式细胞仪在检测淋巴结树突状细胞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胜军;王丽莉;李坚;许化溪;;肺癌患者胸水中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和初步鉴定[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徐克成;牛立志;郭子倩;张德春;左建生;;树突状细胞及其在癌肿治疗中应用[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五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周菁;张伟;;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体内外抗肺癌的实验效应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1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徐克成;;树突状细胞及其在癌肿治疗中应用[A];2008全国消化肿瘤新技术治疗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柯山;陈雪华;刘炳亚;顾琴龙;朱正纲;;沉默树突状细胞恒定链对其分化成熟及功能的影响[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赵文理;柴忆欢;何海龙;魏绪仓;王彤;邢佩霓;李梅生;;无血清两步法培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来源树突状细胞[A];第11次中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7 石军;池田和真;藤井伸治;李晓;浦权;;激活的脐血树突状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A];第三届全国血液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8 闫廷赞;黄建安;张学光;;肺癌恶性胸腔积液中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及生物学特性[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9 李亮亮;柴晔;张连生;吴重阳;曾鹏云;李莉娟;易良才;;白血病源树突状细胞表达DC-CK1的初步研究[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10 张超;单保恩;张正茂;;树突状细胞提高LAK细胞对小鼠卵巢癌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A];河北省免疫学会第5次会员代表暨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方彤;树突状细胞瘤苗新进展[N];健康报;2006年

2 张献怀;树突状细胞疗法治疗恶性黑色素瘤[N];中国医药报;2004年

3 刘伯宁;乔布斯的错误与斯坦曼的自我试验[N];南方周末;2011年

4 王建新;新加坡研制出新疫苗 控制结肠癌晚期病情[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润波;唑来膦酸联合树突状细胞诱导γδT细胞免疫治疗肺癌的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何骁征;氩氦冷冻对肿瘤抑制性树突状细胞的影响及联合anti-CTLA4单抗抑制胶质瘤的试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3 孙启峰;CK19基因重组腺病毒转染树突状细胞在Lewis肺癌免疫治疗中作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4 蒋宁;抑制胶质瘤EFEMP1联合STAT-3低表达的树突状细胞治疗大鼠胶质瘤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7年

5 练诗梅;人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的体外诱导、扩增、鉴定及抗白血病作用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6 郭大伟;树突状细胞在肝癌免疫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7 李用国;树突状细胞抗乙肝病毒免疫和抗肝癌免疫[D];重庆医科大学;2001年

8 沈建良;脐血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抗白血病细胞毒效应[D];军医进修学院;2001年

9 尹小川;超抗原联合树突状细胞诱导抗肺癌免疫反应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7年

10 傅强;大肠癌患者抗原致敏的人树突状细胞(APDC)Ⅰ期临床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万通;IL-37通过调节树突状细胞关键细胞因子的表达影响T细胞功能[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2 刘鑫;树突状细胞生长激素受体的检测[D];郑州大学;2015年

3 王敏学;CD1a与CD83标记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4 王柔抒;腺病毒介导的自身免疫调节因子(AIRE)基因修饰对树突状细胞性状及功能影响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5 吴颖;CLEC9A对树突状细胞功能和特性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6 李腾飞;IL-6抑制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CCR7表达的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7 林春南;氩氦冷冻联合原位注射树突状细胞治疗荷胶质瘤小鼠的免疫效应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8 王其福;胶质瘤冻融产物逆转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免疫学功能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9 张乔安;调节性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在蕈样肉芽肿发病中的相关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10 王阳;ΔNp73α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抗乳腺癌细胞的免疫效应[D];辽宁医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1768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1768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c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