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游离氨基酸对变异链球菌生长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5-25 00:32

  本文选题:变异链球菌 + 游离氨基酸 ; 参考:《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4年06期


【摘要】:目的:观察D-和L-游离氨基酸对变异链球菌生长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将浓度为40 mmol/L的D-或L-半胱氨酸、酪氨酸、缬氨酸等20种游离氨基酸分别与变异链球菌UA159共同培养,分别于培养4、8、12、24 h各时间点对细菌进行活菌计数,以时间杀死(Tme-kill)法观察其对变异链球菌生长的影响;用结晶紫(Crystal violet,CV)染色法观察40 mmol/L游离氨基酸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不同的氨基酸处理24 h后,D-半胱氨酸、D-精氨酸、L-赖氨酸可明显降低变异链球菌生存率(P0.05);D-和L-天冬氨酸、谷氨酸可抑制变异链球菌的生长(P0.05);D-苯丙氨酸、L-组氨酸、L-半胱氨酸处理组变异链球菌生存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D-和L-丝氨酸、酪氨酸、L-缬氨酸可延缓变异链球菌进入对数生长期;D-和L-谷氨酸、天冬氨酸、半胱氨酸、D-精氨酸、D-色氨酸可明显抑制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的形成(P0.05)。结论:部分游离氨基酸对变异链球菌生长及生物膜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Abstract]:Aim: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D-and L-free amino acids on the growth and biofilm formation of Streptococcus mutans. Methods: twenty free amino acids, such as D- or L-cysteine, tyrosine, valine and so on, were co-cultured with Streptococcus mutans UA159 at 40 mmol/L. The effects of Tme-kill on the growth of Streptococcus mutans and the effects of 40 mmol/L free amino acids on the biofilm formation of Streptococcus mutans were observed by Crystal violet C V staining. Results: after 24 h treatment with different amino acids, D-cysteine D-arginine L-lysine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survival rate of Streptococcus mutans (P 0.05) and L-aspartic acid (L- aspartic acid). Glutamate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Streptococcus mutans (P0.05). The survival rate of Streptococcus mutans decreased first and then increased in L-histidine L-cysteine treatment group. Tyrosine L-valine could delay the entry of Streptococcus mutans into logarithmic growth phase, such as D- and L-glutamic acid, aspartic acid, cysteine D-arginine, D-tryptophan, could significantly inhibit the formation of Streptococcus mutans biofilm. Conclusion: partial free amino acids can inhibit the growth and biofilm formation of Streptococcus mutans.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广东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3(81371132)]
【分类号】:R78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陆慧;李永亮;孙育杰;魏世成;;变异链球菌alr缺失突变株的构建及初步观察[J];微生物学杂志;201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正蔚,刘正;差异显示技术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基因表达差异的分析[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5年09期

2 岳松龄;;变异链球菌的致龋特异性与龋病的免疫学预防[J];口腔生物医学;2010年03期

3 潘志红,罗宗莲,,张静仪,吉庆勇;唾液对变链粘附作用的影响[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4年02期

4 张立桓;孙涛生;邬宏亮;孙芳明;;口腔龋坏组织中变异链球菌与乳酸杆菌的作用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9年06期

5 刘天佳!610041成都,郭丽宏!610041成都,贾文祥!610041成都,刘莉!610041成都;变异链球菌表面蛋白质抗原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免疫动物的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1年04期

6 王丽娜;史春;刘启成;牛卫东;;抗菌肽对高龋患者口内变异链球菌生长的影响[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7 姜葳;梁景平;;变异链球菌压力耐受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1年01期

8 江慧超;郝玉庆;;植物多酚对龋病相关细菌作用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8年12期

9 杨严俊,徐榕榕;抗龋齿蛋黄抗体的制备及功能性研究[J];食品科学;2003年07期

10 杨柳;许晓芳;杨佰霞;柳雯;李颂;;变链素的纯化[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兴容;曹元书;;不同龋敏感儿童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合成胞外多糖能力的实验研究[A];全国第三次牙体牙髓病学临床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王志刚;施俊;刘兴容;;不同龋敏感儿童口腔变异链球菌不同基因型菌株粘附能力以及蔗糖对其影响的实验研究[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施俊;王志刚;刘兴容;;不同龋敏感儿童口腔变异链球菌不同基因型菌株葡糖基转移酶活性的实验研究[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童忠春;倪龙兴;;变异链球菌饥饿态对耐酸及防龋剂敏感性的体外研究[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曲云鹏;刘建国;柴巧学;杨德琴;管晓燕;韩琪;张剑;白国辉;;变异链球菌表面蛋白A区和葡糖基转移酶催化区嵌合真核质粒的构建及表达[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邱明;黄晓晶;江一平;;变异链球菌生物膜成熟初期阶段蛋白表达分析[A];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暨第四届全国老年口腔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刘源;杨燃;李继遥;周学东;;植物凝集素对口腔细菌凝集粘附和生物膜形成的作用[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徐仰龙;杨德琴;;变异链球菌管家基因荧光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黄文明;杨德琴;;耐酸因子F-ATPase在体外生物膜中不同pH条件下的表达特点[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王人可;Renate Lux;李继遥;周学东;;联合使用膜结合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口腔细菌间的粘附作用[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黄敏;红酒有助预防龋齿[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记者 葛进 陈超;家长吸烟孩子容易患龋齿[N];科技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毛甜甜;基因工程改性变异链球菌替代疗法防龋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黄丽;防龋DNA疫苗诱导产生唾液分泌型IgA(S-IgA)对变异链球菌黏附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3 童忠春;Nisin抗菌肽抑制致龋菌和根管感染致病菌的体外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4 阿亚兹(Ayaz Ahmed);牙菌斑的分子微生态结构分析以及乳酸杆菌抑制变异链球菌属形成生物膜的治疗作用[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5 陶睿;Pleurocidin及其优化多肽抑制常见致龋菌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6 孙静华;胃癌前病变患者口腔中龋病和牙周病相关细菌以及口腔细菌多样性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7 刘佼佼;不同致龋性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差异ssDNA配基的筛选和鉴定[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刚;不同龋敏感儿童口腔变异链球菌不同基因型菌株粘附能力及蔗糖对其影响的实验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0年

2 张元鑫;脱乙酰壳聚糖—三氟乙酸对变异链球菌抑菌特性的体外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3 李娜;五倍子单宁酸对变异链球菌作用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4 张娅;变异链球菌luxS基因在铁代谢和氧化应激中的功能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5 张宏柱;儿童口腔高毒力变异链球菌HtrA缺陷株的构建及转化力的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3年

6 施俊;不同龋敏感儿童口腔变异链球菌不同基因型菌株葡糖基转移酶活性的实验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0年

7 赵巍;变异链球菌htrA和clpP基因对其氧化应激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8 杨江华;不同龋敏感儿童口腔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与HtrA关系的实验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1年

9 黄弘;Ni~(2+)对变异链球菌单菌种生物膜影响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邱明;不同龋敏感者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两种生存状态蛋白表达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312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19312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4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