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大鼠萎缩腮腺中肌上皮细胞增殖状态的观察

发布时间:2018-06-05 03:46

  本文选题:腮腺 + 萎缩 ; 参考:《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4年06期


【摘要】:目的采用免疫组化双染技术观察大鼠腮腺主导管结扎后萎缩腺体内肌上皮细胞(myoepithelial cell,MEC)的增殖变化规律。方法采用Wistar大鼠建立腮腺主导管结扎动物模型,结扎大鼠右侧腮腺主导管诱导腺体萎缩,HE染色观察正常腮腺及主导管结扎后1、3、5、7、14、21、30、60、90、120、150、180天萎缩性腮腺的组织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法定量分析MEC在腮腺萎缩不同时间点的数量、增殖率及分布情况。结果 HE染色示:主导管结扎后,腮腺腺泡细胞出现凋亡消失,大量导管样结构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示:导管结扎后第3天,MEC发生快速增殖,5天时增殖率达到顶峰,随后MEC增殖率降低,30~150天时MEC增殖率均维持较低水平,180天时难以观察到增殖的MEC且MEC细胞总数显著减少。结论结扎腮腺导管诱导腺体萎缩的过程中,MEC在萎缩早期表现出较强的增殖能力,5天时达到顶峰,随后增殖活力下降,30~150天MEC增殖活性均处较低水平,180天时已观察不到增殖的MEC。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proliferation of myoepithelial cells (MECs) of atrophy glandular myoepithelial cells in rat parotid gland after ligation of parotid glan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double staining technique. Methods the animal model of parotid duct ligation was established in Wistar rats. The atrophy of the right parotid gland was induced by HE staining. The histological changes of the normal parotid gland and the atrophic parotid gland on the 1st day after the ligation of the parotid gland were observed. The number, proliferation rate and distribution of MEC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of parotid atrophy were analyz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double staining. Results HE staining showed that after ligation of main duct, apoptosis of parotid acinar cells disappeared, a large number of catheter-like structures were formed, and fibrous tissue proliferated with inflammatory cell infiltration.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showed that the proliferation rate of MEC reached its peak on the 3rd day after ligation. Then the proliferative rate of MEC decreased after 30 ~ 150 days, and the proliferative rate of MEC was maintained at a low level at 180 days. The proliferative MEC was difficult to be observed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MEC cell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Conclus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gland atrophy induced by ligation of parotid ducts, MECs showed a strong proliferative ability at the early stage of atrophy and reached the peak at 5 days, then the proliferative activity of MEC decreased at a low level of 180 days after 30 ~ 150 days of atrophy, and the proliferative activity of MECs was not observed at 180 days.
【作者单位】: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
【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基金(2011HW-004)
【分类号】:R739.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朱晓杰;张佳莉;陈新明;;涎腺肿瘤中的肌上皮细胞标志物[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2年01期

2 周竹云;左金华;王丽芳;吴淑华;李纪奎;杨勇;;腮腺主导管结扎后腺体的组织学变化[J];口腔医学研究;2011年08期

3 刘洪博;刘艳彩;张新丽;侯素平;邱雷;张晓娟;;免疫组化双染技术在淋巴瘤亚型检测中的应用[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2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毛玉龙;张伟伟;左金华;;腮腺主导管结扎后再通的组织学变化[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4年04期

2 周竹云;左金华;王丽芳;吴淑华;李纪奎;杨勇;;腮腺主导管结扎后腺体的组织学变化[J];口腔医学研究;2011年08期

3 李晶莹;于秀文;;免疫组化与黏液组化染色结合的双重染色技术的应用[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3年08期

4 王姝;赵媛;高宏宇;;P63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S2期

5 刘多文;左金华;毛玉龙;朱玉红;宋守君;王丽芳;宋冰;;免疫组化双染技术观察大鼠萎缩腮腺中肌上皮细胞的增殖变化[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4年03期

6 赵剑萍;黄晓赤;吴蓉宜;高冬明;;骨髓活检石蜡连片进行多种不同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的应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毛玉龙;大鼠腮腺萎缩及再生过程中腺体的组织学观察[D];山东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来虎 ,唐辉;腮腺总导管结扎后形态和功能变化的放射线学研究[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6年02期

2 陆伟,金岩;肌上皮细胞在唾液腺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1年06期

3 卢玉鹤;高岩;;调宁蛋白和P63蛋白在人颌下腺中的表达[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4 李怡宁;何志秀;刘来奎;何华伟;;P63蛋白在人胚涎腺发育中的表达及意义[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02期

5 罗时辉;刘勇;路名芝;;乳腺、涎腺肿瘤中肌上皮细胞的研究进展[J];江西医药;2008年01期

6 陈玲;武和明;万飞;;二甲基苯丙蒽诱发大鼠颌下腺腺癌的实验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09年03期

7 周新春;;20例腮腺导管损伤的疗效评价[J];口腔医学研究;2009年05期

8 张爱凤;刘建娥;刘东风;张建琼;;Polymer双染检测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及改进[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0年04期

9 周航波;马恒辉;饶秋;周晓军;;T/B(CD3+CD20)淋巴细胞免疫组化双染技术在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1年02期

10 范尔钟;李颖;王鸿;欧阳昱晖;王士杰;王阳;;免疫细胞化学双染技术探讨[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1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海英,张金生,崔小邢,郑国墚,黄孔威;国产维甲酸衍生物对大鼠食管上皮癌变的抑制作用[J];癌症;1983年04期

2 横路谦次郎;不同类型辐射照射复合催乳素诱发大鼠乳腺肿瘤的效果[J];辐射防护;1984年03期

3 韦志康,王玉民,伦明跃,徐琳,李云华,邓志诚,吴浩阳;~(241-)镅和~(238-)钚诱发的大鼠骨肉瘤瘤细胞系生物学特性的比较[J];癌变.畸变.突变;1990年01期

4 杨原;高国林;任彩文;周家林;杨思凤;;大鼠胃腺癌发生中血管新生的研究[J];沈阳部队医药;2000年04期

5 徐远义;黄允宁;常越;董俭达;曹相玫;柳勇;高宏;赵琳;刘泉;;多抗甲素增强大鼠腹腔巨噬细胞抗癌免疫功能的研究[J];免疫学杂志;2006年04期

6 王虎;马景擰;;神经肽y与垂体腺瘤发病机制的关系[J];天津医药;2006年08期

7 张卫民;高岩;李迅;;γ-连环素在大鼠舌部鳞状细胞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J];大连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8 杨传标;梁冰;吕洪轩;晁志;陈豫钦;马苗端;左建生;;健脾康复丸对二甲基肼诱导大鼠大肠癌的预防作用[J];中国中医急症;2008年09期

9 张宗梁;;大鼠肿瘤细胞由同系“免疫”RNA而引起的免疫细胞溶解[J];国际肿瘤学杂志;1975年01期

10 陆彝芬,区宝祥,刘国贞,郑国珊;硫酸镍在诱发大鼠鼻咽癌中的作用[J];癌症;198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楼琦;金晓音;周莎桑;;大鼠肝癌模型肝动脉缺血预处理后的介入技术[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宋爱莉;李静蔚;时光喜;;莪术油对乳腺癌癌前病变大鼠细胞增殖和凋亡因子表达的干预研究[A];第十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疡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胡丽娜;罗小东;孙才新;姚陈果;熊兰;米彦;王士彬;;能量可控陡脉冲对荷瘤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王彦青;毛应启梁;宋明娟;董志强;张玉秋;赵志奇;吴根诚;;大鼠跟骨接种Walker 256乳腺癌细胞致癌痛模型[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冯元勇;李宁毅;贾暮云;周晓健;张萍;陈万涛;;大鼠口腔颊粘膜鳞癌细胞端粒酶活性与其转移相关性的研究[A];第五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张琳;李保文;张阳;杨艳伟;李珊珊;李波;;DEN诱导Fischer大鼠二段法致癌新方法探讨[A];2007年全国药物毒理学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靳妍霞;王娟;徐建彬;徐丽君;王绍其;公维宏;;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种植对大鼠周围神经影响的病理学研究[A];中国(第七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暨世界影像导引下肿瘤微创治疗学会成立筹备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梁江;王军波;裴新荣;王楠;张召锋;赵海峰;李勇;;海洋胶原肽终生摄入对SD大鼠自发肿瘤及生存时间的影响研究[A];北京市营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膳食与健康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梁江;王军波;裴新荣;王楠;张召锋;赵海峰;李勇;;海洋胶原肽终生摄入对SD大鼠自发肿瘤及生存时间的影响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八届年会暨第六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孔庆喜;姚宝玉;王捷;;SD大鼠脊髓星形细胞瘤个例介绍及其鉴别诊断[A];实验动物与药理学、毒理学研究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永t;肿瘤合并贫血患者围手术期不必输血[N];中国医药报;2002年

2 记者 左朝胜;霍乱毒素能诱导恶性胶质瘤细胞良性分化[N];科技日报;2007年

3 匡远深;天坛医院成功建立大鼠脑干胶质瘤模型[N];中国医药报;2010年

4 记者匡远深;大鼠脑干胶质瘤模型建立[N];健康报;2010年

5 匡远深;我国免疫治疗胶质瘤研究前景可喜[N];中国医药报;2002年

6 郭伽;常在夜灯下 易患乳腺癌[N];健康报;2007年

7 陈阳;埃及人不易患癌症[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8 余志平;关注前列腺癌及性功能障碍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6年

9 南京医科大学 李正关;与酒量毒瘾肿瘤有关[N];健康时报;2008年

10 湖北省营养学会理事长 黄连珍;蛋白质摄入不平衡会致癌[N];保健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来照;神经肽Y及其受体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2 陈莎莎;重构型自发活化Caspase3基因的构建及其在骨癌痛大鼠的镇痛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刚;大鼠C6胶质瘤模型的USPIO磁共振成像特点及建立大鼠放射性脑坏死模型的初步探索[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4 朱新梅;树突状细胞瘤苗治疗大鼠颅内胶质瘤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张火俊;端粒酶抑制剂对大鼠种植性肝癌影响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6 韩丹;实验性大鼠胸膜间皮瘤病理改变与CT表现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7 王志业;大鼠C6胶质瘤的CT灌注和病理对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8 张刚庆;体外转染癌基因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为原发性肝癌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9 王欣;阿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治疗移植性肝癌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10 王丽芳;香加皮有效成份抑制大鼠食管癌形成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玮;咖啡酸苯乙酯抗大鼠急性放射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2 罗庆斌;全颅照射对大鼠血—脑屏障紧密连接相关蛋白Occludin及Claudin-5表达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2年

3 董岩;脊髓EphB1/ephrinB1信号通路在大鼠胫骨癌痛中的作用及机制[D];复旦大学;2011年

4 张花荣;牛磺酸抑瘤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5 唐浩;联合检测外周血AFPmRNA和GPC3mRNA在大鼠肝癌微转移中的意义[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6 许维丹;消乳块胶囊预防DMBA诱发大鼠乳腺肿瘤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庄研;抗肿瘤活性生物衍生骨在大鼠脊柱肿瘤重建手术中的应用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7年

8 张二伟;氧原子对大鼠胶质瘤C6细胞的杀伤作用的初步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9 汤守元;环戊丙酸雌二醇对二甲肼诱导卵巢切除后大鼠结肠异形隐窝灶形成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丁建波;高压氧对大鼠胶质瘤生长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803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19803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1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