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人牙根尖乳头干细胞对单核巨噬细胞活化和极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1-11 20:48
【摘要】:研究目的人牙根尖乳头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the apical papilla,SCAPs),是一种来源于正在发育的牙根尖乳头组织的间充质干细胞,在年轻恒牙的牙根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控功能,那么SCAPs是否对免疫细胞有一定的调控作用,目前尚不清楚。单核巨噬细胞在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被微生物及各种趋化因子活化可产生IL-6、TNF-a等炎性因子,从而导致炎症的发生、发展。根据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和表型可将其分为两种极化类型,即促进炎症发生的Ml型巨噬细胞和促进组织修复的M2型巨噬细胞。有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的活化并促进其向M2型极化从而达到免疫抑制的作用,本实验初步探讨SCAPs对单核巨噬细胞活化和极化的免疫调控作用。实验方法和结果1.细胞培养(1)SCAPs的培养:收集因正畸治疗需要而拔除的未发育完全的健康第三磨牙,无菌分离根尖乳头组织,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SCAPs。(2)单核细胞系THP-1、U937传代培养。(3)人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Monocyte-derived macrophages,MDM):淋巴细胞分离管分离健康人的外周血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将PBMC细胞悬液置培养皿中过夜,其中的单核细胞可贴壁成巨噬细胞。2.SCAPs促进单核细胞THP-1向M2样巨噬细胞极化SCAPs与THP-1通过Transwell小室进行共培养,实验组为SCAPs+THP-1;对照组为THP-1。qPCR结果显示实验组THP-1中与Ml型巨噬细胞相关的TNF-α和IL-12在共培养1d时升高,其余时间点均呈下降趋势(p0.5),与M2型巨噬细胞相关的IL-10、TGF-β1、CD163、CD206均升高(p0.5),仅CD206在共培养3d时有下降趋势;流式细胞术检测共培养3d THP-1中TNF-α的表达情况,发现实验组的TNF-α表达显著下降(p0.5),与qPCR结果一致;Western Blotting 检测共培养后 THP-1 中 stat3/P-stat3、smad3/P-smad3 的表达情况,发现实验组P-stat3/stat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呈上升趋势(p0.5)而P-smad3/smad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则未见明显变化(p0.5),表明SCAPs促进THP-1向M2样巨噬细胞极化,可能与stat3通路的激活有关。3.SCAPs抑制PMA诱导的巨噬细胞中TNF-a的表达单核细胞系 THP-1、U937 通过佛波酯(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PMA)诱导成巨噬细胞后与SCAPs共培养,实验组为巨噬细胞+SCAPs;对照组为巨噬细胞。qPCR检测共培养后巨噬细胞样THP-1中炎性因子和表面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发现实验组TNF-α的表达显著下降(p0.5),而与极化相关的其他分子则无明显变化,仅IL-10、CD163在共培养的初期较对照组升高(p0.5),实验组巨噬细胞样U937中TNF-α的表达也显著下降(p0.5)。通过ELISA检测共培养上清中的TNF-α的表达量,发现实验组上清中TNF-α的表达下降(p0.5),进一步证实与SCAPs共培养后,巨噬细胞样THP-1和巨噬细胞样U937分泌的TNF-α降低,表明SCAPs对PMA诱导的巨噬细胞极化作用不明显,却对TNF-α抑制作用明显增强。4.SCAPs上清抑制人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的活化PBMC中的单核细胞贴壁成巨噬细胞后弃上清,加适量的SCAPs条件培养液培养4d,实验组为SCAPs条件培养液+MDM;对照组为α-MEM培养液+MDM。通过qPCR检测MDM炎性因子表达情况,实验组TNF-α、IL-12、IL-6、IL-Iβ的表达均较对照组降低(p0.5),而实验组IL-10、TGF-β1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5),说明SCAPs上清可以抑制MDM的活化。结论通过共培养,SCAPs可以促进单核细胞THP-1向M2样巨噬细胞极化,且stat3通路的激活可能参与其中;SCAPs对PMA诱导的巨噬细胞样THP-1的极化作用不明显,却可以显著抑制巨噬细胞样THP-1、U937中TNF-α的表达;SCAPs上清能够抑制人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的活化。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军正;黄文华;;烧伤与单核巨噬细胞[J];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1986年01期

2 奚永志;叶根耀;蒋本荣;;单核巨噬细胞对红系造血的调控[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87年03期

3 姚小剑;单核巨噬细胞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及抗体介导的感染增强[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89年04期

4 郭忠民,沈淑静,唐慰萍;单核巨噬细胞与肿瘤转移的关系[J];湛江医学院学报;1990年Z1期

5 奚永志;叶根耀;蒋本荣;;单核巨噬细胞及前列腺素E_2在正常人粒系造血调控中的作用[J];临床血液学杂志;1991年03期

6 肖鹏,蒋定国,侯熙德;单核巨噬细胞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2年03期

7 包兴才,李同义;再障病人外周单核巨噬细胞某些造血调控功能异常[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92年06期

8 江圣勇,汪由坤,宋佩辉,郝连杰,唐生杰,姚光弼;急、慢性乙肝患者肝内单核巨噬细胞的原位研究[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9 汪维伟,赵玲,陆明;粘附培养的人单核巨噬细胞之酶活性及吞噬功能的观察[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10 王晓莲,周苏明,程蕴琳;衰老时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变化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王纯洁;斯日古楞;幺宏强;贾德刚;敖日格乐;云彦军;李表表;;鸡包涵体肝炎过程中单核巨噬细胞消长规律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六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毛予龙;徐歆;胡胜兰;郑建林;李雅丽;李卫芬;;甘草酸苷对体外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动物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麻慧;韩红兵;王淑辉;牟进菲;李俊英;宁中华;连正兴;李宁;;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性能的选择对矮小鸡G1代抗病性能的影响[A];中国动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思明;徐镔蕊;杨利峰;;单核巨噬细胞(MNPs)在朊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多样性[A];2012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尚云连;佘锐萍;;鸡感染新城后P物质的分布与变化[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和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6 曲芸芸;马春燕;朱敏;刘晓雯;孙新平;徐洁;赵跃然;;免疫复合物对单核巨噬细胞调节及其机制[A];山东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9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舒旷怡;李向阳;;LBP对LPS刺激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A];2009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李雅丽;文静;余东游;李卫芬;;芽孢杆菌B10对H_2O_2致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动物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斯日古楞;王纯洁;幺宏强;贾德刚;;雏鸡单核巨噬细胞消长规律的研究[A];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第八次学术会议暨全国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生化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燕;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对单核巨噬细胞分化发育调节作用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2 张伟伟;miR-145通过调节单核巨噬细胞增殖/凋亡平衡参与调控慢性炎症过程[D];复旦大学;2010年

3 王晓秋;透明质酸通过诱导单核巨噬细胞耐受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D];复旦大学;2010年

4 何龙;LPS和CpG寡聚DNA对单核巨噬细胞的效应和作用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5 罗蔓;多壁碳纳米管对单核巨噬细胞的作用及基因组学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凡;超高分子聚乙烯微粒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HMGB1蛋白表达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5年

2 廖武琼;系膜细胞活化模型的建立及其对单核巨噬细胞的生物学效应[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3 王欣;高压氧对大鼠肾移植后缺血再灌注肾组织粘附分子、Th17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以及C3表达的影响[D];遵义医学院;2016年

4 秦迎州;甲氨喋呤脂质体的制备及抗肿瘤作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5 李娜;肿瘤源性IL-35促进CCL5分泌招募单核细胞[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6 闫松鹤;人牙根尖乳头干细胞对单核巨噬细胞活化和极化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7年

7 傅春燕;HIV-1感染单核巨噬细胞的凋亡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8 陈玉惠;IBRV对牛单核巨噬细胞表达细胞因子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9 高晶;IBRV对牛单核巨噬细胞生物学特性及主要细胞表面分子表达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10 斯日古楞;鸡包涵体肝炎过程中免疫细胞变化规律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074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4074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6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