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不同处理方法对未脱钙人牙本质颗粒的抗原性和成骨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13 14:07
【摘要】:目的:机械外伤,肿瘤切除,感染,生理性吸收,先天畸形等因素造成颌骨缺损骨量不足在临床上很常见,这不仅会引起功能障碍和影响美观,而且会给各种修复方式带来困难,尤其是种植修复,成为制约种植技术发展的重要原因。修复骨缺损的治疗方法主要为骨移植术,目前常用的骨移植材料有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异种骨,人工骨等,但目前使用的骨移植材料都各有优缺点。因此寻找性能更优异的骨移植材料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有实验研究表明,不同处理方法的异体牙本质材料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包括煅烧,冷冻,脱钙,煮沸等方法。煮沸法包括煮沸、脱脂、粉碎等步骤,相比其他方法煮沸法处理异体牙本质方法更简单,成本更低廉,时间短,可在临床椅旁操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本实验通过制备颅骨缺损的动物实验模型,评价在煮沸法的基础上使用不同处理方法的未脱钙人牙本质的免疫原性和成骨效果。方法:1.牙本质颗粒的制备方法:收集临床上拔除的健康智齿及正畸减数牙,将其清洗干净后去除表面的牙周纤维及牙髓等软组织,用快速涡轮机磨除表面的牙结石、牙釉质和牙骨质,在骨磨中将其粉碎成直径约为0.25-0.5mm大小的颗粒,分成4组后按组进行煮沸2小时处理,异丙醇脱脂2小时处理,煮沸2小时及异丙醇脱脂2小时处理组及未处理组,分装消毒后备用。2.动物分组:将40只健康的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4周和12周A、B、C、D各4组:A组植入未处理未脱钙人牙本质颗粒;B组植入煮沸处理未脱钙人牙本质颗粒;C组植入异丙醇处理未脱钙人牙本质颗粒;D组植入煮沸加异丙醇处理未脱钙人牙本质颗粒。3.动物实验:于两耳间用手术刀全层切开至颅骨,切口大小1cm左右。骨膜剥离器向前全层剥离粘骨膜,围绕人字缝将其剥离成一个椭圆形的袋,充分暴露颅骨骨板。生理盐水冷却下用直径1mm的小球钻在颅骨上随机钻出数十个深至板障层的小孔以去颅骨的皮质化。将4组材料(每只大鼠植入0.3ml的牙本质颗粒)混合生理盐水后分别随机植入40个术区,骨膜覆盖移植材料后拉拢严密缝合。4、观察方法:术后定期严密观察伤口情况。于术后4周及12周分别处死动物后得到大鼠的大体标本,观察植入术区皮肤的变化情况,是否有炎症反应;材料表面的颜色,外形是否饱满,质地是否密实有无活动度,是否有纤维包裹等情况;组织学观察新骨形成情况,纤维结缔组织和炎性细胞的分布及数量,新生毛细血管的数量,多核吞噬细胞的数量。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材料在单位面积炎性细胞数、单位面积毛细血管数和单位长度多核吞噬细胞数方面是否有统计学差异,所有统计学分析均当p0.05时,表明其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皮肤愈合良好,无炎症反应。取材后肉眼可见四组牙本质颗粒均包埋于纤维中,表面有新生的毛细血管,外形呈半圆形,表面较光滑。术后4周发现材料质地不坚实,触之可有一定的活动度。术后12周发现各材料组质地相比术后4周更坚实,但仍可感觉到微动。2.he染色组织学切片可观察到术后4周的四组牙本质颗粒被大量的纤维结缔组织包裹与术后12周时无明显区别;纤维结缔组织中炎性细胞的数量术后12周时比4周更少;新生毛细血管术后12周时比4周更多;牙本质周围的多核巨噬细胞术后12周时和4周时无明显区别。各组牙本质颗粒均未见明显的吸收,牙本质颗粒边缘仅可见数量较少的虫噬状吸收;远离颅骨侧均未见明显的新骨形成,近颅骨侧可见牙本质颗粒与颅骨间有新骨形成,可见骨小梁形成,骨小梁之间有较多活跃的骨细胞,编织骨结构紊乱,编织骨的下方为成熟的板层骨,是未经破坏的原有颅骨。通过对a、b、c、d4组术后4周和12周单位面积炎性细胞数、单位面积毛细血管数、颗粒周围多核巨噬细胞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组间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无论是否经过技术处理,人类未脱钙的牙本质颗粒,在异种骨创伤修复中均显示出了骨传导性。2.不同处理方法制备的人未脱钙牙本质颗粒,在本动物实验中表现出的免疫排斥反应程度相似,说明牙本质本身的抗原性较弱。3.经过除抗原处理的人类未脱钙牙本质颗粒,不仅具有骨传导性和生物相容性,且吸收缓慢,空间维持作用好,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异体骨移植替代材料。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红,樊明文,边专,张旗,熊卫星;兔牙本质磷酸蛋白稳定性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35期

2 谢晓华;王博;郭阳;;微波照射对牙本质钙、磷含量的影响[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3 ;牙本质敏感新技术进展高峰会议在京召开[J];北京口腔医学;2011年04期

4 饶姝彦;宫琳;高秀秋;;航天五院科技人员牙本质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谢晓华;曹思远;曹潇方;裴路;王秀梅;郭阳;;微波照射对牙本质力学性能的影响[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2年06期

6 王嘉德,R.Hume;酸和碱性物质与牙本质渗透性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0年01期

7 孟令强;平雅坤;;遗传性牙本质生成不全一家族报告[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2年04期

8 周齐;夏国屏;;牙本质粘合剂对牙本质粘合的化学机理[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1993年03期

9 吴丽萍,梁傥,,刘磊,李宏,吴宏;中国儿童牙本质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95年02期

10 刘磊,李洪,吴宏,吴丽萍,梁傥;国人儿童牙本质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99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国斌;李彦;;均衡样本剩余牙本质厚度组间差异的实验探讨[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2 张彦博;李彦;;水储存对牙本质树脂粘结耐久性的影响[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3 崔英霞;侯燕宁;王云华;郝丽君;拜红霞;李芳秋;黄宇烽;;1个牙本质生长不全Ⅱ型家系疾病基因的连锁分析[A];第十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4 李秋红;王如;;两种粘结系统对牙本质处理获得混合层不脱钙磨片观察[A];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胡晓莉;彭延文;Sum Cheepeng;凌均h

本文编号:24394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4394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1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