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成人均角骨性Ⅱ类患者颞下颌关节的形态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9-04-27 22:00
【摘要】:目的:通过CBCT数据比较成人骨性Ⅱ类均角病例中安氏Ⅱ类1分类和安氏Ⅱ类2分类颞下颌关节形态、大小及髁突-关节窝位置参数,为该类患者正畸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87名患者,根据其ANB角、GOGN-SN角和安氏分类将其分为三组,即两个实验组(A组、B组)和一个对照组(C组):A组:均角安氏Ⅱ类1分类组(共30人,男15人、女15人);B组:均角安氏II类2分类组(共29人,男14人、女15人);C组:均角个别正常鄈组(共28人,男15人、女13人)。所有患者术前均于正中鄈位行CBCT扫描。通过MIMICS软件将DICOM格式的CBCT数据导入并进行等比例三维重建,调整头位,对重建后的髁突的体积和表面积进行测量;选择轴位上髁突的最大横截面积层和斜矢状位作为测量的基准平面,在轴位测量髁突最大横截面积(ms)、髁突长轴径(l)、前后径(w)、髁突水平角(β)、颞下颌关节半径(r);在斜矢状位测量关节窝高度(h)、宽度(d),关节结节后斜面角度(α),关节上间隙(UU’)、关节前间隙(AA’)以及关节后间隙(PP’),根据Pullinger A线性比率公式(LR)=(P-A)/(P+A)×100计算髁突在关节窝的位置。每个项目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所有测量数据录入SPSS 17.0软件,对A、B、C三组左右侧颞下颌关节结构测量指标进行配对t检验,对A组、B组和C组患者颞下颌关节测量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测量项目进行SNK-q两两对比。结果:通过对成人均角骨性Ⅱ类及成人均角个别正常鄈的CBCT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安氏Ⅱ类1分类组、安氏Ⅱ类2分类组以及个别正常鄈组左右两侧颞下颌关节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患者关节结节后斜面角度、关节后间隙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的髁突长轴径(17.755±1.560mm)、关节上间隙(3.162±0.657mm)与个别正常鄈、安氏II类2分类患者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4.安氏Ⅱ类2分类的髁突前后径(7.474±1.268mm)、关节窝高度(9.001±0.509mm)、关节窝宽度(17.888±0.704mm)以及关节前间隙(2.755±0.527mm)与个别正常鄈、安氏Ⅱ类1分类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的髁状突水平角(22.240±3.649mm)与个别正常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LR值显示安氏Ⅱ类1分类组中65%的髁突处于前位,20%的髁突处于中位,只有15%的髁突处于后位;安氏Ⅱ类2分类组中17%的髁突处于中位,83%的髁突处于后位;个别正常鄈组中有55%的髁突中位,29%的髁突处于前位,16%的髁突处于后位。结论:成人均角个别正常鄈的髁突在关节窝内多为中性位,成人均角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的髁突在关节窝内多为前位,成人均角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的髁状突在关节窝大部分居后位。成人骨性Ⅱ类安氏Ⅱ类2分类错鄈患者中大部分存在TMJ功能性后退位,可以在正畸临床诊治中加以合理利用。
[Abstract]:Aim: to compare the shape and size of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TMJ) and condylar-articular fossa (Fossa) in adult skeletal class 鈪,
本文编号:2467341
[Abstract]:Aim: to compare the shape and size of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TMJ) and condylar-articular fossa (Fossa) in adult skeletal class 鈪,
本文编号:24673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46734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