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下颌髁突矢状骨折髓内髓外双重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

发布时间:2019-07-10 21:56
【摘要】:目的探讨髓内及髓外双重内固定在下颌髁突矢状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髓内髓外双重内固定术治疗18例24侧髁突矢状骨折,固定方法:单一螺钉或克氏针行髓内固定,配合一块钛板行髓外固定,伴发他处骨折者同期行精确复位固定。术后通过拍摄CT和全景X线片评价钛板固定情况、骨折段复位精准度及稳固性,通过临床检查评价咬合关系、开口度、开口型。结果术后X线全景片或CT检查显示,24侧髁突矢状骨折段均未发现术后旋转移位,对位良好;钛板和螺钉无扭曲、折断和松脱。术后咬合关系、开口度、开口型恢复良好。结论髓内髓外双重内固定具有抗骨折段旋转作用,髓内螺钉和髓外钛板在空间上互不干扰,是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固定的良好方法。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intramedullary and extramedullary double internal fixation in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f mandibular condylar sagittal fracture. Methods 18 cases (24 sides) of sagittal fracture of condyle were treated with intramedullary and extramedullary double internal fixation. Single screw or Kirschner wire was used for intramedullary fixation, external fixation with a titanium plate, and accurate reduction and fixation were performed at the same time. After operation, CT and panoramic X-ray films were taken to evaluate the fixation of titanium plate, the accuracy and stability of fracture reduction, and the occlusal relationship, opening degree and opening type were evaluated by clin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X-ray panoramic film or CT showed that no rotation displacement and good alignment were found in 24 sides of sagittal fracture of condyle, while titanium plate and screw were not twisted, broken and loosened. The occlusal relationship, the degree of opening and the type of opening recovered well after operation. Conclusion Intramedullary and extramedullary double internal fixation has the effect of anti-fracture segment rotation, and intramedullary screw and extramedullary titanium plate do not interfere with each other in space, which is a good method for the fixation of mandibular condylar sagittal fracture.
【作者单位】: 皖南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安徽济民肿瘤医院口腔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500037)~~
【分类号】:R78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宝军 ,徐毓林 ,莱浙军;三种锁骨折内固定方法的评价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1年10期

2 王书军,王春梅,曹玉净,高卫东,刘刚,段玉民;内固定螺丝钉取出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J];中医正骨;2002年12期

3 杨睿,唐勇,黄霖,黎全猛,赵卫东,程志安,沈慧勇;骨折内固定松动与运动方式关系的生物力学评价[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5年05期

4 王建;;对骨折有效内固定的几点思考[J];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24期

5 梁仁致;内固定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46例[J];广西医学;1999年04期

6 冯庆烈,马军,叶欣;骨折内固定失误及并发症132例分析[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7 张本寿,洪天禄,黄洪,郑龙坡,魏福堂,储辉;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方式的选择[J];实用骨科杂志;2002年04期

8 丁健,沈美文;内固定治疗下肢多发骨折147例[J];南通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成翔宇;纪斌;庞金辉;;骨折的生物学内固定及内固定材料性能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22期

10 钟世磐,戴绍业;骨折内固定错误和缺点的分析[J];中山医学院学报;198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志军;;骨折的内固定治疗[A];2011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暨骨关节创伤诊治新进展学习班资料集[C];2011年

2 张轩轩;;经皮下内固定方式治疗骨盆骨折的疗效评价[A];第21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泰山杯”全国骨科青年科技创新论坛论文摘要[C];2012年

3 张春才;康庆林;许硕贵;高堂成;付青格;苏佳灿;王冠军;;对骨折有效内固定的几点思考[A];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张炳祥;;对创伤骨折有效内固定方法的几点思考[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杭州市中医药协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年会暨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5 王玉聪;方镇洙;李中正;孙建军;;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方式的选择[A];2013中国工程院科技论坛暨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叶韶晖;;多发骨折的内固定治疗[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7 蒋电明;;四肢骨折内固定的常见失误与对策[A];2005'中国修复重建外科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8 金大地;张忠民;陈建庭;江建明;瞿东滨;;坚强内固定与动态内固定治疗腰椎失稳症的对比研究[A];第八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9 陈阳;马信龙;马剑雄;马韬;朱少文;姬树青;杨阳;马宝意;王杰;;锁骨中段1/3骨折不同内固定及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性能比较与分析[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王雷;田纪伟;李家顺;贾连顺;董双海;;多节段颈椎病前路手术减压融合内固定方式的探讨[A];泛长江流域骨科新进展暨第九届全国骨科护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余可谊;腰椎微创TLIF不同内固定解决方案的有限元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2 林周胜;腰椎后路经椎弓根动态与柔性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燕彦;利用三维有限元法对髁突下骨折坚强内固定的生物力学分析[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2 王宁;两种内固定方式结合中医药治疗胸腰段A3型骨折的疗效比较[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

3 金根洋;4种不同后路枕颈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4 梁英杰;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两种内固定方法的回顾性比较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0年

5 徐教;微创腰椎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采用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6 欧荣通;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D];汕头大学;2010年

7 韩亮;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生物力学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8 张磊;肱骨髁间骨折内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比较及三维有限元分析[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9 谭风金;不同类型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田可为;平乐正骨手法复位微创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129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5129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1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