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瓷厚度变化对氧化锆双层瓷结构抗折强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黄慧,张富强;双层瓷修复材料的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5年06期
2 伊元夫;刘洪臣;林勇钊;邓斌;温宁;田杰谟;;牙科着色氧化锆陶瓷饰瓷前后的力学性能及断裂模式分析[J];口腔医学研究;2008年01期
3 施海兰;胡书海;张磊;任翔;左恩俊;;不同核心瓷与饰面瓷厚度比对氧化锆双层瓷结构强度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03期
4 张兰;;二氧化锆全瓷系统在口腔修复科中的临床应用与发展趋势[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年05期
5 王黔平,郭春丽;马氏体相变与ZrO_2增韧陶瓷[J];中国陶瓷;1994年05期
6 黄慧;张富强;孙静;高濂;;三种稀土氧化物着色剂对氧化钇稳定的四方多晶氧化锆陶瓷性能的影响[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阮文彪,郭瑞松,吕振刚,任琳琳,金巨江,陈玉如;纳米介孔α-Al_2O_3制备工艺及性能[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年01期
2 陈渊华;谢园静;俞青;;不同染色时间对二氧化锆基底冠颜色的影响[J];北京口腔医学;2010年05期
3 王辉;徐建梅;沈上越;;水热法工艺对合成陶瓷粉体性能的影响[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4 李伟;蒋明学;谢毕强;卢红宪;;碳氮化钛的制备与应用[J];山东陶瓷;2009年03期
5 杨俊,吴爱萍,邹贵生,张德库,刘根茂,任家烈;Si_3N_4复相陶瓷半固态连接的接头组织和界面反应[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6 袁磊;于景坤;;t-BN的制备和结晶转化行为[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7 马婷婷;伊元夫;邵龙泉;刘洪臣;田杰馍;侯康林;张薇薇;温宁;邓斌;;着色方法对牙科Y-TZP/饰面瓷双层瓷结构结合强度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8 李树先;朱德贵;;工艺参数对热等静压制备的3Y-TZP陶瓷性能的影响[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年01期
9 张英才,王声宏,韩文成,孔祥玖;SHS法合成低游离硅亚微米级β-Si_3N_4研究[J];粉末冶金工业;2005年02期
10 付永信;王建江;杜心康;张龙;陆大勤;;SHS反应火焰喷涂团聚颗粒的熔融行为及机理分析[J];粉末冶金技术;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震;高文元;;不同烧成温度下电瓷微观结构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二)[C];2009年
2 江涌;王连猛;祁宏颖;;氮化硅粉体的细化[A];第八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学术和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立山;添加剂辅助合成硼化物、碳化物、氮化物纳米材料[D];山东大学;2011年
2 王东生;TiAl合金表面等离子喷涂MCrAlY及陶瓷涂层的激光重熔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3 马静梅;BAS/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组织与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李新通;RF/SiO_2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原位碳热生成碳化硅和氮化硅纳米线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5 宋文植;牙科氧化锆纳米复合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于仁红;TiO_2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TiN粉末及TiN-Al_2O_3复合材料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7 余煜玺;含铝碳化硅纤维的连续化制备与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8 王文权;等离子喷涂纳米陶瓷热障涂层组织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吴一;天然钛铁矿碳热、铝热原位合成金属基复合陶瓷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5年
10 陈文琳;超细晶粒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与切削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毋娟;凝胶注模莫来石隔热材料的制备与性能[D];郑州大学;2010年
2 邓菁菁;上颌第一磨牙In-ceram全瓷冠不同粘结条件下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3 冼焯斌;太阳能相变储能合金容器材料的选择及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4 吴智;球磨化学反应法制备TZP超细粉体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5 刘荣;添加剂对SAZ系陶瓷晶化行为、微观形态和性能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1年
6 胡昌旭;SiC/M(W、Mo、Ti、Fe)扩散偶的界面反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安子凤;氮化钛薄膜的制备与光电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8 吴日铭;LaCoO3系管状透氧膜的制备和分离性能表征[D];安徽工业大学;2009年
9 刘猛;Sip/Al电子封装材料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马新扬;氧化锆全瓷修复体基底瓷与修饰瓷结合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亦洪;冯海兰;包亦望;邱岩;;基底瓷与饰瓷的厚度比对IPS EmpressⅡ热压铸陶瓷抗弯强度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1期
2 孙蕾,张富强;氧化锆应用于全瓷修复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5年02期
3 文志红,杜传诗,杜莉,巢永烈,杨征,李勇;金-瓷修复体瓷折裂及剥脱原因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98年01期
4 王德平,黄文f^;着色剂Pr_2O_3对ZrO_2陶瓷性能的影响[J];建筑材料学报;1999年04期
5 伊元夫;刘洪臣;林勇钊;邓斌;温宁;田杰谟;;牙科着色氧化锆陶瓷饰瓷前后的力学性能及断裂模式分析[J];口腔医学研究;2008年01期
6 张富强;;口腔修复材料氧化锆陶瓷的研究与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10期
7 温宁,王忠义,田杰谟,施长溪,张少锋;Vitapan 3D-Master比色片的色空间位置测定[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8 黄慧;张富强;孙静;高濂;;三种稀土氧化物着色剂对氧化钇稳定的四方多晶氧化锆陶瓷性能的影响[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9 朱津蓉,赵云凤,朱红;410颗上颌活体前牙的颜色测量及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8年05期
10 战德松;;氧化锆研发历程及最新技术进展[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8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彦;蒋洁;;牙体预备形态对烤瓷贴面复合体抗折强度及断裂模式的影响[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08年03期
2 余叔达;;复合树脂的边缘抗折强度[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84年05期
3 常复生;;下颌游离端可摘局部义齿基托折断的临床探讨[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1年02期
4 王航;新型牙科陶瓷的抗折强度与硬度[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6年03期
5 孙秀艳;瓷材料对金瓷冠抗折强度的影响[J];生物磁学;2005年03期
6 马飞;张立红;;三种桩核系统修复后牙抗折强度的研究[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张振庭!100050,李群!100050,罗晨晨!100050,廖方刚!100050,刘耀乙;不同脱模时间对石膏模型抗折强度的影响[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1年03期
8 顾飞飞;张保卫;;不同桩核材料抗折强度的比较研究[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9 莫弼凡;钱成明;;两种烤瓷冠颈缘设计的临床效果评价[J];新医学;2006年02期
10 苏俭生;翟建博;赵芸;;新型高强度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漏斗状残根的实验研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新华;M.Kern;;不同桩核系统烤瓷全冠修复后抗折强度的比较研究[A];浙江省口腔医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浙江省第二十三届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张承禹;何望丹;周白辉;刘宏伟;尹荔;吕秀华;;含银玻璃离子粘固粉修复龋洞观察报告[A];全国第四次牙体牙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3 李彦;;复合树脂材料在瓷贴面修复中的应用[A];口腔新材料的临床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谭瑶;谭建国;周建锋;;微拉伸实验测量树脂对牙本质粘结强度的实验参数的meta分析[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5 李雅卿;陈吉华;王辉;沈丽娟;王迎捷;;不同粒度车针完成牙体预备对基底冠粘固性能的影响[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6 刘丽;江巧红;许锦心;;三种粘结系统微剪切粘结强度的比较研究[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7 周建锋;谭建国;陈立;李德利;谭瑶;;洗必泰降低自酸蚀粘结剂牙本质粘结老化的研究[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8 高婧;陈吉华;王富;;二硅酸锂玻璃陶瓷与饰瓷的结合强及其对冷热循环敏感性的相关研究[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9 王静钰;周永胜;冯海兰;;牙体缺损大小、树脂水门汀对预成纤维桩修复上前牙的影响[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10 刘清;孟翔峰;骆小平;;玻璃渗透氧化铝陶瓷树脂粘结耐久性的研究[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碳纤维桩与几种桩核的剪切抗折强度和剪切粘结强度的测定比较[N];中国医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鹂;双甲基丙烯酸酯基季铵盐功能单体用于牙科材料抗菌改性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绍辉;不同牙体剩余厚度与桩核应用时机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王香兰;前磨牙根管治疗后牙体抗折强度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3 王冠超;桩核修复体抗折强度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4 郭泽清;三种桩核系统修复喇叭形根管的比较性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段明丽;不同桩核系统修复对根管治疗牙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6 李萍;循环加载对不同桩核修复后牙体抗折强度影响的对比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余秋萍;不同纤维桩材料修复双尖牙抗折性的对比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8 李杰;残根根面三种不同形态对桩冠修复后牙齿抗折强度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6年
9 宋静;漏斗状根管治疗牙重塑后不同桩核系统修复的抗折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10 段静静;不同预备方式对前牙铸瓷修复体抗折强度的影响[D];南昌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172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617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