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牵引矫治年轻成人骨性反合的疗效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3 04:53
【摘要】:上颌前方牵引是指通过一定的牵引力作用于上颌骨,刺激上颌骨骨缝区的骨沉积,从而对上颌骨产生矫形作用,以矫治上下颌骨关系不调所致的骨性错合。研究表明,Ⅲ类错合畸形的发病率可达5%~14%,其中上颌骨发育不足因素出现在42%~63%的骨性Ⅲ类错合畸形患者中。生长发育期前方牵引对上颌骨的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对生长发育期已过的年轻成人患者,尚未见前牵治疗的有关报道。本研究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上下颌采用活动和固定矫治器合理配置矫治年轻成人骨性反合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并分析年轻成人前牵矫治机制:是上颌骨前移?下颌骨后下旋转?牙代偿性移动?或各占的比例怎样?对矫治效果进行评价,为临床矫治提供参考。 目的:初步研究前方牵引矫治年轻成人骨性反合的临床疗效及软硬组织变化,为临床治疗年轻成人骨性反合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近五年的骨性Ⅲ类年轻成人患者15例,男7例,女8例,年龄在18-24岁之间,平均年龄19.2岁,分为两组,一组佩戴上颌活动合垫式的前牵矫治器,下颌用固定矫治器;另一组上颌应用支架式快速扩弓加前牵矫治器,下颌采用附有拉钩和合垫的活动矫治器,利用晚间上颌前方牵引联合白天Ⅲ类颌间牵引进行矫治,前牵疗程约7个月,总疗程约24个月。每位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和全口曲面断层片。对矫治前后头颅侧位片的软硬组织测量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15名患者经过治疗,不论从外形侧貌还是口内咬合关系均基本达到正常,Ⅲ类咬合关系改变为Ⅰ类咬合关系。SNA、SNB、ANB、SND、FMA、IMPA由治疗前的79.4°±3.7°、83.5°±3.4°、-4.1°±2.1°、81.4°±3.3°、21.5°±7.3°、84.7°±5.8°、-1.5°±5.8°改变为81.1°±3.8°、82.6°±3.6°、-1.5°±1.8°、80.6°±3.6°、23.3°±6.9°、81.2°±6.0°、3.6°±4.7°,上述变化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上下颌活动和固定矫治器的合理配置,既能消除咬合干扰又能连续实施上颌骨矫形治疗,是一种临床有效的矫治年轻成人骨性Ⅲ类反合的好方法,研究结果显示:年轻成人前牵有效,临床上可适当扩大前牵的年龄界限。
【图文】: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4 岁之间,平均年龄 19.2 岁。选取标准: 轻中要以上颌发育不足引起可伴有或不伴有下颌前突,尖牙、磨牙关系为明显的Ⅲ类咬合关系;前牙反覆部分可后退,但 ANB 角<0°。矫治器的合理配置患者中,10 例患者上颌用活动合垫式前牵矫治器治器(图 1);另外 5 例患者由于同时存在后牙反合弓+附前牵引钩的矫治器,下颌应用附前牙区拉钩的 2、3)。
弓固定矫治器(图 1);另外 5 例患者由于同时存在后牙反合,上颌使用螺旋式快速扩弓+附前牵引钩的矫治器,下颌应用附前牙区拉钩的活动合垫式矫治器(图 2、3)。图 1 上颌用活动合垫式前牵矫治器,,下颌应用方丝弓固定矫治器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783.5
本文编号:2637373
【图文】: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4 岁之间,平均年龄 19.2 岁。选取标准: 轻中要以上颌发育不足引起可伴有或不伴有下颌前突,尖牙、磨牙关系为明显的Ⅲ类咬合关系;前牙反覆部分可后退,但 ANB 角<0°。矫治器的合理配置患者中,10 例患者上颌用活动合垫式前牵矫治器治器(图 1);另外 5 例患者由于同时存在后牙反合弓+附前牵引钩的矫治器,下颌应用附前牙区拉钩的 2、3)。
弓固定矫治器(图 1);另外 5 例患者由于同时存在后牙反合,上颌使用螺旋式快速扩弓+附前牵引钩的矫治器,下颌应用附前牙区拉钩的活动合垫式矫治器(图 2、3)。图 1 上颌用活动合垫式前牵矫治器,,下颌应用方丝弓固定矫治器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78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京剧;上颌前牵引矫治骨性Ⅲ类错鉭的组织改变及影响因素[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0年06期
2 张国华,蔡中审;上颌前牵引的生物力学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98年05期
3 赵志河,赵美英;上颌复合体及上颌牙弓阻力中心位置的研究[J];口腔正畸学杂志;1994年01期
4 魏福兰;王春玲;刘东旭;寇波;;前方牵引治疗不同骨龄骨性安氏Ⅲ类错鉭的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04期
本文编号:26373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63737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