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正畸黏结剂预防釉质脱矿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3 05:02
【摘要】: 实验一: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正畸黏结剂预防釉质脱矿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体外PH值循环实验,研究一种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正畸黏结剂对釉质脱矿的抑制作用,并比较托槽周围牙釉质不同部位的脱矿情况。 方法:40颗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前磨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用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正畸黏结剂(Fuji Ortho Lc)黏结托槽,对照组用化学固化型复合树脂黏结剂黏结托槽。全部样本每天进行PH值循环实验(0.1M的乳酸中脱矿4小时,其余时间置入人工唾液中),共30天。隔日收集脱矿液,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量乳酸液中的钙离子溶出量。30天后,用扫描电镜结合能谱仪分析脱矿区牙釉质表面的钙、磷含量。所得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钙离子溶量分析: 实验组的钙离子溶量为1.58mmol/l,对照组的钙离子溶量为1.85mmol/l,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t检验,两组间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 扫描电镜能谱分析: 1.复合树脂组托槽龈方、(牙合)方及近中面的脱矿区钙、磷含量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组托槽龈方、牙合方及近中面的脱矿区钙磷含量差别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无论是钙含量还是磷含量,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组均高于复合树脂组,两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正畸黏结剂可以减少正畸治疗中的釉质脱矿:托槽周围牙釉质表面的脱矿情况无明显差别。 实验二: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正畸黏结剂黏结性能的实验研究 目的1、了解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正畸黏结剂的黏结强度能否满足临床需要。 2、了解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正畸黏结剂在不同条件下的黏结强度是否有差别。 方法收集离体前磨牙50颗,随机均分为5组。第1组(对照组):35%磷酸酸蚀30s,冲洗、干燥,涂黏结剂,采用京津油质黏结剂黏结托槽。第2、4组:35%磷酸酸蚀30s,冲洗,湿润,采用光固化型的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Fuji Ortho Lc)黏结托槽。第3、5组:免酸蚀,采用光固化型的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Fuji Ortho Lc)黏结托槽。37恒温水浴保存,1、2、3组用电子万能实验机检测24h的抗剪切强度,4、5组测30 min的抗剪切强度。并统计牙面上的黏结剂残留量。 结果经统计学方差分析(F=7.5),五组间的剪切强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抗剪切强度均值来看,第5组抗剪切强度最低,第2组最高。进一步两两比较后发现,,第1组与第2、3、4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第1组与第5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第2组与第3、4、5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五组去除托槽后的黏结剂残留指数经Kruskal-Wallis H统计分(H=13.44),五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在酸蚀和免酸蚀两种条件下,24h的黏结强度均能满足临床需要。 2.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酸蚀黏结30min的黏结强度能够满足临床需要,免酸蚀黏结30min的黏结强度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3.酸蚀后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的剪切强度明显增强。 4.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正畸黏结剂在牙齿表面湿润时的黏结强度能够满足临床需要。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78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福慧妹;粘接性复合树脂的牙髓反应[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89年01期

2 李玉华;;EB复合树脂引起牙髓坏死79例分析[J];黑龙江医学;1990年03期

3 刘峰,蒋继英,谢贺明;胶囊型填料的研究及其对牙用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4 刘帅旗;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871颗前牙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华夏医学;1997年02期

5 ;光固化复合树脂临床应用的疗效分析[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1997年03期

6 朱仲礼;应用复合树脂治疗个别前牙不齐[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1998年02期

7 卢越;单纯复合树脂与复合树脂夹层技术修复前牙Ⅲ、Ⅳ类洞的临床比较[J];口腔医学;1998年02期

8 侯宁菊,李卫东;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前牙疗效观察[J];宁夏医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9 刘迎锋;李金树;卜志刚;王国鼎;白银;;Dyract复合体与复合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对比[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10 亢彦强;赵守亮;方钦志;李芳;韩冰;;通用混合型复合树脂收缩应力的光弹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耀皓;;复合树脂的表面侵蚀[A];全国第四次牙体牙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2 孟淑娟;郭瑞斌;张春;张俊晓;莫尊理;;牙体填充复合树脂聚合收缩的研究进展[A];甘肃省化学会二十六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3 黄娟;吴友农;葛兵;胡申琳;;前牙冠折后断冠再接和复合树脂直接修复的效果评价[A];全国第三次牙体牙髓病学临床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赵俊;兰俊;;复合树脂和玻璃离子粘固粉Ⅴ类洞充填体的微渗漏比较[A];全国第四次牙体牙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5 牟春英;;高强度复合树脂临床使用三年回顾[A];全国第四次牙体牙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6 赵守亮;亢彦强;;复合树脂收缩应力的光弹分析[A];2007年第七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刘怀勤;;“高强度复合树脂的临床应用观察”一文[A];全国第四次牙体牙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8 黄照勋;;复合树脂、钢丝支架联合修复残根、残冠牙的临床观察[A];全国第四次牙体牙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9 张保卫;焦婷;杨宠莹;;根管口喇叭形残根用复合树脂修复后的抗折比较[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口腔修复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10 郑红霞;陈智;;几种不同的抛光器械对复合树脂表面粗糙度的影响[A];2007年第七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实习生 孙飞 通讯员 王学村;“青岛树脂”横空出世[N];青岛日报;2006年

2 通讯员 李莉、张磊;“天业中发”研制出纳米PVC复合树脂产品[N];新疆日报(汉);2002年

3 王杰;科技企业的创新路径选择[N];青岛日报;2006年

4 张玉梅;教您挑选假牙材料[N];健康报;2006年

5 张雯;补牙后常自检[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6 记者 顾定槐;帝斯曼在华首家浸润剂厂投产[N];中国化工报;2007年

7 ;特种钙塑箱油墨[N];中国包装报;2003年

8 ;用液体型包装材料进行包装的方法及包装液[N];中国包装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叶碧华;博禄本地化起航[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10 吴一福;“四医大”创新牙科全瓷修复技术[N];中国医药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春明;光固化复合树脂颜色相关性能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2 李保泉;晶须—纳米颗粒牙科复合树脂的研制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袁金凤;聚丙烯酸酯类纳米微粒与乙烯基单体接枝共聚复合及其对PVC改性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4 付春茂;复合抗菌正畸树脂粘接剂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李冬梅;钛与硬质复合树脂粘结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6 吴晓蓉;POSS杂化纳米复合树脂的合成与性能分析表征[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李芳;季铵盐型抗菌单体改性牙本质粘接剂的抗菌性能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8 于皓;含过氧化脲的牙漂白剂对口腔修复材料影响的实验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黄鹂;双甲基丙烯酸酯基季铵盐功能单体用于牙科材料抗菌改性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10 王军;牙用复合树脂聚合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军;牙科树脂和复合树脂材料表面粗糙度和变形链球菌粘附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钟玉修;纳米金刚石填料对复合树脂机械强度和黏结性能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3 曲旭红;正畸治疗过程中牙釉质粘接面形态和复合树脂粘接性能变化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4 王立凯;新型复合树脂耐磨性及硬度的体外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5 亢彦强;复合树脂收缩应力的光弹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6 刘嘉;不同表面处理方式对瓷缺损区与树脂粘接作用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7 潘领战;含砜的新型复合树脂的研制[D];四川大学;2007年

8 郑茜聪;复合树脂间接修复前牙牙体缺损[D];浙江大学;2008年

9 陆玉;可乐丽菲露AP-X复合树脂的细胞毒性与临床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10 张林祺;载银无机抗菌剂对复合树脂抗菌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373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6373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7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