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Ⅲ类骨性错(牙合)的双期矫治

发布时间:2020-04-29 06:23
【摘要】: 目的:观察并评价前方牵引配合直丝弓技术在Ⅲ类骨性错(?)早期矫治中的疗效。 方法:选取大连博士口腔门诊2008年收治的骨性Ⅲ类错答女性患者1例为研究对象,年龄10岁9个月。临床检查上颌发育不足,下颌轻度发育过度,磨牙关系近中,侧貌凹面型。对该患进行双期矫治:Ⅰ期前方牵引矫形治疗;Ⅱ期直丝弓矫治。对治疗前、Ⅰ期结束、治疗后头颅侧位片及模型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总疗程23个月。Ⅰ期矫治后患者前牙反(?)解除,磨牙关系中性,上颌牙弓宽度扩大。侧貌凹面型改善。SNA增加4。,SNB增加2。,ANB增加2°,UL-EP增加0.7mm,LL-EP减小0.3mm。Ⅱ期矫治稳定和扩大了Ⅰ期矫治疗效,患者侧貌继续改善。与Ⅰ期矫治结果比较,ANB增加1°,UL-EP增加0.3mm。有关颌骨垂直向的分析:该患MP-SN减少2。,前后面高比增加0.2。但参照患者转诊前于正中(?)拍摄的头颅侧位片MP-SN26.5°,前后面高比68.5。患者Ⅰ期结束时MP-SN28.5°,前后面高比68.3,Ⅱ期结束时MP-SN30°,前后面高比65.1,均有不同程度向高角方向变化的趋势,提示下颌发生了顺时针变化。由于本病例属于均角范围偏低角病例,这种变化有利于Ⅲ类错(?)的矫治。 结论:前方牵引在适当时机可有效促进上颌发育,配合直丝弓矫治器可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正中关系位头颅侧位片较正中答位头颅侧位片能更真实地反映患者上下颌骨前后向不调的程度,但对患者颌骨垂直向关系反映的真实性上有一定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78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宏,陈杰;替牙期安氏Ⅲ类错鉭病儿咀嚼运动时咬肌及颞肌前束的肌电特征[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陈杰,徐宏;替牙期骨性AngleⅢ类错鉭颅颌形态的研究[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曾祥龙,林久祥,黄金芳;骨性前牙反鉭正畸限度的初步探讨[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85年04期

4 张端强,石勰,郑敏谦;不同错鉭类型患者面部软组织侧貌协调性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4年06期

5 白丁,罗颂椒;儿童骨性前牙反鉭颅面形态的类型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97年02期

6 杨陆一;李辉;林兴南;;“2×4”矫治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鉭[J];吉林医学;2007年09期

7 杨建玲;陈析华;凡朝法;李红;杨国荣;;前方牵引器矫治替牙期安氏Ⅲ类错鉭的临床疗效[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赵志河,赵美英;上颌复合体及上颌牙弓阻力中心位置的研究[J];口腔正畸学杂志;1994年01期

9 贾绮林;替牙期错鉭畸形的治疗[J];口腔正畸学;1999年04期

10 周彦恒;安格尔Ⅲ类错,

本文编号:26443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6443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e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