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载荷下单端桥基牙牙周膜应力的三维有限元法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04 13:01
【摘要】: 研究目的 建立下颌后牙及其支持组织单端固定桥修复前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瞬间动态分析不同部位加载时基牙牙周膜的位移、应力变化及分布规律,为临床单端固定桥的应用提供生物力学依据。 研究方法以人类正常牙列完整的下颌骨标本为建模基础,采用CT扫描技术,利用AutoCAD与ANSYS软件建立左侧下颌第二磨牙、第三磨牙缺失,以下颌第二双尖牙、第一磨牙及其支持组织单端固定桥修复前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一个咀嚼周期内对有限元模型施以不同加载部位和方向的动态载荷,计算牙周膜在各种载荷下的位移、应力值,绘制出牙周膜的应力—时间曲线。 结果 1建成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与实体组织具有良好的几何相似性。模型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进行旋转、缩放、透视、剖开等多种方式观察,能够满足模拟加载的需要。 2随着加载、卸载时间的积累,无论载荷作用于何部位,「56牙周膜的应力值均逐渐加大,斜向加载时期达到一个咀嚼周期的应力峰值,卸载终期仍有少量应力存在。 3同等载荷作用下,「5牙周膜的抗拉、压能力均低于「6。 4修复后的最大应力多位于近缺隙侧基牙的牙周膜上。 5修复前、后基牙牙周膜在咀嚼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压应力,但随着载荷作用点的远移,「5牙周膜的近中颈缘产生显著的拉应力。 6拉、压应力和Von Mises应力最大值作用部位均位于基牙牙周膜的颈缘处。 7连续多个咀嚼周期下,后一个周期基牙牙周膜的应力值均较前一个周期有所增加,但应力值的增长并不显著。 结论 1采用CT断层扫描技术获得牙齿及牙周支持组织断面图像,综合使用AutoCAD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共同建模,是一种精确、有效且可靠的方法。 2一个咀嚼周期结束后,牙周膜存在残余应力。 3咀嚼运动中,侧向(牙合)力对牙周健康影响最大。 4单端桥修复对近缺隙侧基牙的牙周组织条件要求更高。 5连续多个咀嚼周期加载下牙周膜形成的应力积累不会对牙周造成损害。
【图文】:
【SUBTRACT]命令减去修义后理在,}士「}t[7的习:根部分,得到修熨后减径的桥体);将华牙、固定桥、牙周膜以及牙槽·}于各部分使川1【GLUE】命令相连接,,获得完整的下领单端固定桥模型。图2.3至图2.12分别是修父前、后卜领后习:及其牙周支持组织的儿何模型。{夕、图2.3「56修复前的几何模型图2.4「567修复前的几何模型/~、、/
本文编号:2648585
【图文】:
【SUBTRACT]命令减去修义后理在,}士「}t[7的习:根部分,得到修熨后减径的桥体);将华牙、固定桥、牙周膜以及牙槽·}于各部分使川1【GLUE】命令相连接,,获得完整的下领单端固定桥模型。图2.3至图2.12分别是修父前、后卜领后习:及其牙周支持组织的儿何模型。{夕、图2.3「56修复前的几何模型图2.4「567修复前的几何模型/~、、/
本文编号:26485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64858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