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铸造Ti-6Al-7Nb合金疲劳性能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5 14:53
【摘要】: 疲劳是材料最主要的破坏形式之一,在自然界发生相当普遍。口腔修复体在咀嚼力的反复作用下,产生裂纹,经过时间的积累,可能会发生突然的断裂。有统计数据表明,相当一部分可摘义齿卡环的折断是疲劳引起的。因此,通过实验研究金属材料抗疲劳的性能,对金属的疲劳寿命进行预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Ti-6Al-7Nb合金是得到国际公认的ISO标准医用钛合金(ISO5832-11),目前广泛应用于医学。但其在医学范围主要用于外科植入和种植领域,并未作为支架合金被引用至口腔修复领域。本实验通过对铸造后α+β型Ti-6Al-7Nb合金的疲劳性能进行观测,为临床医生开展Ti-6Al-7Nb合金的活动义齿支架修复提供实验参考。 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不同热处理方式对铸造Ti-6Al-7Nb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采用拉-拉疲劳试验法与室温拉伸试验测试固溶+时效硬化退火、再结晶退火、以及四种等温退火(分别为250℃、300℃、350℃和400℃四个保温水平)共六种热处理方式对铸造Ti-6Al-7Nb合金疲劳性能以及抗拉强度的影响。 2.研究不同激光焊接参数对Ti-6Al-7Nb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采用拉-拉疲劳试验法与室温拉伸试验测试不同激光焊接参数对Ti-6Al-7Nb合金和纯钛铸件疲劳寿命与抗拉强度的影响。 3. Ti-6Al-7Nb合金铸造卡环固位力及疲劳性能的实验研究。分别制作Co-Cr合金、TA2以及Ti-6Al-7Nb合金的120#卡环,进入基牙倒凹深度分别为0.25mm和0.5mm,测试卡环在使用0、0.5、1、1.5、2、2.5、3年的固位力,并记录卡环疲劳失效时的摘戴循环次数。 研究结果: 1.经等温退火300℃~400℃处理的Ti-6Al-7Nb合金疲劳寿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P0.05),表现出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并且经过该处理的该合金抗拉强度没有受到不利影响, 2.当最大焊接电流分别为125mA、150mA、175mA时,试件的焊接深度可以达到0.2-0.25mm、0.45mm和0.7-0.8mm左右。在相同焊接参数条件下,Ti-6Al-7Nb合金试件的抗拉强度与疲劳寿命均高于纯钛试件(P0.05)。采用最大焊接电流为175mA,双面焊的情况下,Ti-6Al-7Nb合金与纯钛铸件可以被完全焊透,此时两种材料的抗拉强度与疲劳寿命均与未焊接的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 3.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各卡环组固位力均呈减小趋势,二者间存在着直线关系。Ti-6Al-7Nb合金铸造卡环在开始的1.5年模拟摘戴循环试验中所测得的固位力要大于纯钛卡环,小于Co-Cr合金卡环,但其固位力丧失要小于Co-Cr卡环,从第1.5年开始,进入倒凹0.5mm的Ti-6Al-7Nb合金卡环固位力大于Co-Cr合金卡环(P0.05),进入倒凹0.25mm的Ti-6Al-7Nb合金卡环固位力与Co-Cr合金卡环已无明显区别(P0.05)。所有卡环在疲劳失效时仅表现出塑性变形,没有发生折断现象。同时,Co-Cr合金卡环的疲劳寿命最高,其余依次为Ti-6Al-7Nb合金与纯钛卡环。 结论: 1.等温退火300℃~400℃是提高Ti-6Al-7Nb合金疲劳强度较为理想的热处理方式 2. Ti-6Al-7Nb合金的拉伸强度和疲劳强度均高于相同焊接参数处理的TA2组;以175mm电流焊接的Ti-6Al-7Nb合金与纯钛试件可以获得良好的机械强度与抗疲劳性能。 3. Ti-6Al-7Nb合金卡环的固位力在试验前半程与Co-Cr合金卡环有一定差距,在后半程高于(进入倒凹深度0.5mm各组)或不低于(进入倒凹深度0.25mm各组)Co-Cr合金卡环,在试验全程都高于TA2卡环。另外,Ti-6Al-7Nb合金卡环的疲劳寿命低于Co-Cr合金卡环,高于TA2卡环。Ti-6Al-7Nb合金制作的卡环可以满足临床使用要求。
【图文】:

疲劳试样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试验机(深圳新三思材料检测有限公司);SUPRA55 扫描电子S 德国);PNG3 金相显微镜(Olympus 日本)STME466-07 疲劳试验标准中的试样规格,将 1.5mm 厚的有机如图 1-1 所示的试样,安插铸道,用氧化锆内包埋料和磷酸盐包埋,高温箱式电炉烘烤,焙烧,使有机玻璃高温下气化,挥,然后使用牙科专用铸钛机常规铸造,得到 Ti-6Al-7Nb 铸件 线探伤检查(照射参数 52kv/100mA/125ms,图 1-2),去除有件,合格试件分别用 180#,400#,600#,800#,1000#水砂纸。

SEM形貌,SEM形貌,试件,钛合金网


图 1-8 疲劳试件断端 SEM 形貌黑色细箭头表示铸造缺陷,白色细箭头表示裂纹源,黑色粗箭头表示瞬间断裂区,白色粗箭头代表裂纹扩展区3.4 金相观测结果如图 1-9 所示:A 组可以看到较为典型的编织状魏氏组织,具有明显的等轴 β 晶界,在原始 β 晶界上分布清晰的较窄的片状 α 束域,每片位向均不相同,相互交错呈编织状,并伴有连续的网蓝组织,晶粒比较粗大。对照组D 组在金相显微镜下呈现典型的钛合金网篮组织。B,C1 组也均呈现典型的钛合金网篮组织,不同之处在于其显微组织结构较 D 组明显细化。C1、C2、C3、C4 各组金相组织基本相同(C2、C3、C4 不再单独列出),其晶粒的大小也基本一致。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7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杰;赵笺龄;商维荣;;人工唾液和氟化物对钴铬合金卡环疲劳强度及粗糙度影响的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1年07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燕慧;张峥;钟群鹏;韩邦成;;疲劳裂纹萌生位置判别方法研究[A];2009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佟晓利;杨建平;张家启;俞国音;姜华;周有淮;程海波;;吊车梁圆弧端头的疲劳破坏和补强加固[A];钢结构工程研究(四)——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2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3 管德清;;一种预估焊接节点疲劳裂纹形成寿命的方法[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6年

4 王春生;聂建国;;波形钢腹板组合梁疲劳性能研究进展[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张建宇;刘晓琴;张婷;;用双细节升降法测定结构细节的疲劳强度[A];第十四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李永德;李守新;杨振国;柳洋波;陈树明;李广义;惠卫军;翁宇庆;;氢含量与高强钢疲劳强度的相关性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刘德刚;王凤洲;郝伟;;货车摇枕侧架的疲劳强度研究[A];实践 开拓 创新——2008年快速重载车辆转向架与轮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陈刚;;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疲劳分析[A];自主创新 实现物流工程的持续与科学发展——第八届物流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吴波;王建平;谭建松;胡定云;庞铭;;构件疲劳强度的应力梯度影响[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劳远昌;;钢索的疲劳[A];全国索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廖建国;汽车大梁用热轧高强度钢板疲劳强度的改善[N];世界金属导报;2008年

2 高宏适;日本机械结构用高功能特殊钢[N];世界金属导报;2010年

3 肖英龙;汽车悬置螺旋弹簧用钢[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4 肖英龙;2007年日本钢铁产业技术开发、新设备和新产品[N];世界金属导报;2008年

5 陶少清;高性能汽车用钢管及其成形技术[N];世界金属导报;2006年

6 肖英龙;汽车发动机零部件钢铁材料的变迁与今后开发课题[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7 肖英龙;日本模具钢开发应用动向[N];世界金属导报;2006年

8 肖英龙;日本功能性船板开发使用现状[N];世界金属导报;2006年

9 郭廷杰;日本汽车发动机部件高强度化钢铁材料与技术[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10 肖英龙;促进汽车引擎部件高强化与轻量化的钢铁材料[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兆;机车车辆疲劳强度仿真分析平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管德清;焊接钢结构疲劳强度与寿命预测理论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3 卢耀辉;铁道客车转向架焊接构架疲劳可靠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米彩盈;高速动力车承载结构疲劳强度工程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5 曾令宏;高性能复合砂浆钢筋(丝)网加固混凝土梁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D];湖南大学;2006年

6 张中平;改善焊接结构疲劳性能的等离子喷涂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7 王斌杰;高速列车结构热点应力疲劳评定方法及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8 李莉;机械零件疲劳强度若干问题的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9 朱平;焊趾TIG熔修后激冷处理对接头残余应力及疲劳强度的影响[D];大连交通大学;2011年

10 郑红霞;货车车轮辐板孔裂纹形成原因及疲劳扩展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波;轨道交通车辆座椅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2 刘继军;95连杆的可靠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3 廖永亮;铰接式转向架构架疲劳寿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4 陈北燕;半潜式平台总体强度评估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5 梁旭;金属材料疲劳强度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6 杨亚强;转向架焊接构架疲劳强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胡方阳;基于谱载荷地铁动力转向架构架疲劳强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张卫华;Ti-6Al-7Nb合金铸造后性能及临床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9 崔敏;铸造Ti-6Al-7Nb合金疲劳性能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10 王小臣;16V240ZJD型柴油机汽缸爆发压力对传动轴疲劳强度影响的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652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6652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f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