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背景和目的: 涎腺肿瘤是头颈部最常见的肿瘤,其发病率在不断上升,特别是涎腺的恶性肿瘤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并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尽管涎腺肿瘤的诊断、治疗方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对某些涎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仍困扰着广大病理医师,临床上也迫切需要判断肿瘤预后及指导治疗的理想肿瘤标记物。 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 PA)是最常见的涎腺肿瘤,占所有涎腺肿瘤的60%。PA主要病理特点:有包膜,由上皮、肌上皮及间叶成分构成。部分PA可见由上皮及肌上皮构成的筛状结构,易与腺样囊性癌混淆,导致鉴别诊断困难,这是广大病理医师长期以来尚未解决的问题。涎腺常见的恶性上皮肿瘤包括粘液表皮样癌(MEC)、腺样囊性癌(ACC)及腺泡细胞癌(ACCa)等。 Tenascin-C (TN-C)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高分子糖蛋白,与胚胎的形成、肿瘤的发生与发展、组织的创伤修复和纤维化、细胞的衰老等过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研究表明TN-C在多种肿瘤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正常组织和良性肿瘤中不表达或少有表达。关于涎腺肿瘤,Westernoff用免疫组化法观察了TN-C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情况,提示TN-C在多形性腺瘤和腺样囊性癌的鉴别诊断中存在一定价值。 CD9是一种白细胞分泌的表面相关蛋白,与细胞的增殖、迁移及肿瘤细胞的转移有密切相关。研究表明CD9的表达在良性肿瘤和正常组织表达相对较高,在恶性肿瘤表达相对较低。有关口腔肿瘤,Kikuo Sakmaoto等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CD9在腮腺肿瘤中的表达,结果证明CD9可作为良恶性腮腺肿瘤的鉴别指标。 本研究旨在探讨TN-C和CD9与涎腺肿瘤发生的关系,同时探讨二者对涎腺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为涎腺肿瘤的发生、鉴别诊断及治疗靶点的寻找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1.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25例多形性腺瘤、25例腺样囊性癌、20例粘液表皮样癌、10例腺泡细胞癌和10例正常涎腺组织中TN-C和CD9蛋白的表达。 2.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25例多形性腺瘤、25例腺样囊性癌、20例粘液表皮样癌、10例腺泡细胞癌和10例正常涎腺组织中TN-C和CD9mRNA的表达。 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chi-square),相关分析采用Spearmen相关分析。检验水准α=0.05。 结果: 1.TN-C蛋白在10例正常涎腺组织中呈阴性表达。在多形性腺瘤中,TN-C蛋白阳性表达主要见于腺上皮,胞质呈棕黄色,阳性率为16%(4/25);在腺样囊性癌中,TN-C蛋白在癌组织中呈弥漫性表达,部分呈灶状表达,阳性率为64%(16/25);粘液表皮样癌的表皮样细胞和粘液细胞胞质内均有阳性表达,阳性率为40%(8/20);在腺泡细胞癌中,TN-C蛋白见于癌细胞胞质,阳性率为50%(5/10)。TN-C蛋白在腺样囊性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多形性腺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000,P=0.0010.05),而在腺样囊性癌与粘液表皮样癌、腺泡细胞癌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2.571和0.583,P=0.109和0.445均0.05)。 2.在正常涎腺组织中,CD9蛋白阳性表达主要见于导管上皮和极少数腺上皮,胞质呈棕黄色,阳性率为100%(10/10);在多形性腺瘤中,CD9蛋白见于腺上皮和鳞状上皮胞质和包膜,表达范围局限,肌上皮未见表达,阳性率为32%(8/25);在腺样囊性癌中,CD9蛋白在癌组织中呈弥漫性表达,部分呈灶状表达,阳性率为80%(20/25);粘液表皮样癌的表皮样细胞和粘液细胞胞质内均有阳性表达,阳性率为70%(14/20);在腺泡细胞癌中CD9蛋白见于癌细胞胞质,阳性率为90%(9/10)。CD9蛋白在腺样囊性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多形性腺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688,P=0.0010.05),而在腺样囊性癌与粘液表皮样癌、腺泡细胞癌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0.602和0.503,P=0.438和0.478均0.05)。 3. TN-CmRNA在10例正常涎腺组织中呈阴性表达;在多形性腺瘤中,TN-CmRNA主要见于瘤细胞,胞质为深蓝色,阳性率为12%(3/25);在腺样囊性癌中,TN-CmRNA在癌组织呈弥漫性表达,阳性率为56%(14/25);粘液表皮样癌的表皮样细胞和粘液细胞胞质内均有阳性表达,阳性率为35%(7/20);在腺泡细胞癌中CD9蛋白见于癌细胞胞质,阳性率为40%(4/10)。TN-CmRNA在腺样囊性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多形性腺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784,P=-0.0010.05),而在腺样囊性癌与粘液表皮样癌、腺泡细胞癌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969和0.732,P=0.161和0.392均0.05)。 4.在正常涎腺组织中,CD9mRNA阳性表达主要见于导管上皮,胞质为深蓝色,阳性率为100%(10/10);在多形性腺瘤中,CD9mRNA主要见于瘤细胞,胞质为深蓝色,阳性率为20%(5/25);在腺样囊性癌中,CD9mRNA在癌组织呈弥漫性表达,阳性率为72%(18/25);粘液表皮样癌的表皮样细胞和粘液细胞胞质内均有阳性表达,阳性率为70%(14/20);在腺泡细胞癌中CD9mRNA见于癌细胞胞质,阳性率为80%(8/10)。CD9mRNA在腺样囊性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多形性腺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607,P0.001),而在腺样囊性癌与粘液表皮样癌、腺泡细胞癌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0.022和0.239,P=0.883和0.625均0.05)。 5.80例涎腺肿瘤中TN-C蛋白与TN-CmRNA表达的同时阳性率为37.5%(30/80),同时阴性率为40%(32/80),表达一致率为88.8%。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之间具有极显著性正相关(r=0.734 P=0.03);80例涎腺肿瘤中CD9蛋白与CD9mRNA表达的同时阳性率为68.7%(55/80),同时阴性率为12.5%(10/80),表达一致率为88.8%。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之间具有极显著性正相关(r=0.676P=-0.03)。 结论: 1.TN-C在正常涎腺组织中为阴性表达,而在涎腺肿瘤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提示TN-C可能与涎腺肿瘤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TN-C对涎腺肿瘤之间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2.CD9在正常涎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高于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提示CD9可能与涎腺肿瘤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CD9对涎腺肿瘤之间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3.在4种涎腺肿瘤中TN-C蛋白、CD9蛋白与TN-CmRNA、CD9mRNA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提示TN-C、CD9在基因和蛋白水平均对涎腺肿瘤发生发展起调控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739.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锴;朱莉;王彦亮;施达仁;朱炎;;上皮型钙粘蛋白与涎腺肿瘤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口腔医学;2011年07期
2 陈明霞;李蕾;;涎腺内翻性导管乳头状瘤1例[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1年08期
3 宋晓陵;张玮;陈盛;;涎腺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和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对比[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1年07期
4 陆鸣;柳玮华;;原发性肺涎腺肿瘤临床病理特点[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1年05期
5 吕志倩;胡伟汉;;恶性肌上皮瘤24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22期
6 王艳芬;丁永玲;周洁;李家驭;刘爽;;涎腺导管癌5例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1年03期
7 张学斌;杨文军;刘应时;陈巨峰;康博;;细胞核增殖抗原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多形性腺瘤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年09期
8 朱建华;仲琳;;涎腺导管癌组织中Cox-2和EZH2的表达及意义[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谭世明;李桂源;;TSC-22基因的研究进展[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7期
10 兰海松;滕英;李艺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和微血管密度与多形性腺瘤临床病理类型关系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伟勤;;147例涎腺肿瘤针吸细胞学与病理组织学诊断对照分析[A];2009年“临床诊断和治疗新进展研究”暨“全国肿瘤病理诊断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银小辉;;涎腺肿瘤的CT及MRI诊断[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郭旭霞;;50例涎腺肿瘤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诊断价值的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4 袁静;李向红;;涎腺肌上皮癌的临床病理分析[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病理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曹选平;刘学军;吴豪阳;张彦喜;;人体涎腺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研究[A];第一届全国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6 殷海珊;王洁;董福生;李荷香;焦建平;顾洪涛;;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体外诱导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A];第一届全国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7 杨雯君;张陈平;王铸钢;;RT-PCR克隆技术构建PLAGI转基因质粒[A];第一届全国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8 谢远鸿;叶华山;潘朝斌;;舌下腺淋巴上皮癌附文献复习及1例报告[A];第八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刘少华;魏奉才;王勇;郭斌;宋晓彬;Tomoki Sumida;Tomohide Yoshimura;Hiroyuki Hamakawa;;Id蛋白在头颈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浸润表型研究[A];第八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徐秋华;周辉红;燕山;;涎腺多形性腺瘤的三维超声研究[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高峰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记者 傅冬红;涎腺肿瘤认识又进一步[N];健康报;2001年
2 傅冬红;涎腺肿瘤临床病理研究获奖[N];中国医药报;2001年
3 寿柏泉;颌颈部肿块莫大意[N];中国医药报;2001年
4 ;颈部肿块不疼不痒更危险[N];保健时报;2005年
5 高书明;颈部肿块为哪般[N];民族医药报;2003年
6 北京世纪坛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 周晓红;颈部包块看看耳鼻喉科[N];保健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育才;Tenascin-C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探讨[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2 吴兰雁;涎腺淋巴上皮癌的临床病理及发病机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江磊;Th1样细胞因子和机械力协同作用诱导tenascin-C在分离风湿性心脏瓣膜间质细胞中表达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康;涎腺肿瘤组织Tenascin-C和CD9的表达及其意义[D];郑州大学;2011年
2 陈春燕;DcR3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D];泸州医学院;2010年
3 吕秀英;CT灌注成像与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涎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4 王一;清热祛瘀颗粒抑制Tenascin-C表达稳定颈动脉斑块作用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殷悦;CD147和MMP-9的表达与涎腺肿瘤侵袭性的关系[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李良忠;HPV感染及p16、Bcl-2、C-erbB-2、PCNA异常表达与涎腺肿瘤发生关系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1年
7 刘唯佳;Cyclin D1基因A870G多态性与涎腺肿瘤发生相关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8 鲁友谊;Tenascin-C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MVD的关系[D];青岛大学;2010年
9 刘红君;膀胱移行细胞癌中Tenascin-C表达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4年
10 金砚淑;STAT3和PIAS3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D];吉林大学;2011年
,
本文编号:
2676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