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阿霉素—透明质酸纳米颗粒对口腔鳞癌作用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3 18:02
【摘要】: [目的]制备阿霉素-透明质酸纳米颗粒并探索其于体外靶向杀伤口腔鳞癌细胞的作用及其经裸鼠瘤体给药后,口腔鳞癌病灶及易损器官的药物分布,确定阿霉素-透明质酸纳米颗粒治疗口腔鳞癌的靶向性。 [方法]本研究分为三部分:实验一利用碳化二亚胺作为交联剂,共价连接脱氧胆酸到透明质酸上制备透明质酸-脱氧胆酸耦合物,通过超声法制备纳米粒,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纳米粒的形态和粒径的分布。利用纳米粒内部疏水相互作用,把阿霉素装载进入纳米粒的疏水内核中,制备阿霉素-透明质酸纳米颗粒,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不同载药量阿霉素-透明质酸纳米颗粒体外释药性能。实验二在体外培养的口腔鳞癌细胞中分别加入阿霉素浓度为0.5、1.0、5.0、10.0mg/L的阿霉素-透明质酸纳米颗粒,作用24、48h后利用倒置显微镜检测口腔鳞癌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利用MTT检测阿霉素-透明质酸纳米颗粒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杀伤作用,浓度为5.0、10.0mg/L时分别作用6、12、24、48h,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阿霉素-透明质酸纳米颗粒对肿瘤细胞的凋亡作用。实验三将36只口腔鳞癌裸鼠随机分为阿霉素组和阿霉素-透明质酸纳米颗粒组,分别将阿霉素浓度为1.0、10.0mg/L的两组药物按剂量1mg/kg通过瘤体给药,每组设三个平行组。每组给药1、5、15h后处死裸鼠,取瘤体外正常组织、瘤体、心、肝、脾、肾组织各1.0g,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组织内的药物浓度,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 [结果]第一部分电镜观测显示自聚集体的外表近似球形,形态完整具有很窄的粒径分布。在前5个小时内,不同载药量的纳米粒突释效应比较显著,后面部分的释放曲线则比较平缓,缓释效应突出。第二部分阿霉素-透明质酸纳米颗粒组癌细胞出现膜小泡、凋亡小体等细胞凋亡的特征性改变;MTT试验显示阿霉素-透明质酸纳米颗粒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优于游离阿霉素(p0.01);流式细胞术示相同浓度阿霉素-透明质酸纳米颗粒细胞凋亡百分率随时间增加而升高(P0.01),相同作用时间凋亡率随浓度增加而升高(p0.05)。第三部分作用1、5、15h,肝、心、脾、肺中阿霉素-透明质酸纳米颗粒组阿霉素含量均低于游离阿霉素(P0.01),而瘤体组织中阿霉素-透明质酸纳米颗粒含量高于游离阿霉素(P0.01)。 [结论]1.阿霉素-透明质酸纳米颗粒中阿霉素的释放显著依赖于纳米球的载药量,载药量越高,药物释放的越缓慢。2.阿霉素-透明质酸纳米颗粒可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并实现其杀伤作用,并随时间延长杀伤作用增加。3.阿霉素-透明质酸纳米颗粒对口腔鳞癌具有靶向作用,可降低阿霉素在正常组织及脏器中的分布,从而降低药物毒性。
【图文】:

阿霉素,脱氧胆酸,透明质酸,纳米粒


阿霉素一透明质酸纳米颗粒

脱氧胆酸,透明质酸,纳米粒


透明质酸一脱氧胆酸纳米粒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739.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凯;淋巴化疗的药物运载系统及其应用现状[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9年05期

2 房雪峰;郑树;;透明质酸介导的细胞游走受体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与肿瘤的关系[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07年02期

3 杨凯,温玉明,王昌美,郑刚;葫芦素BE聚乳酸纳米微粒对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灶靶向治疗的应用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3年06期

4 杨凯,温玉明,王昌美,郑刚;葫芦素BE聚乳酸纳米微粒对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灶的靶向性评价[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3年06期

5 仝向娟,唐瞻贵,张雷;口腔鳞癌中RHAMM mRNA的表达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6 张丽娜;凌沛学;娄红祥;张天民;;透明质酸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食品与药品;2006年06期

7 金武龙;郭伟;叶为民;竺涵光;郭惠玲;;阿霉素纳米微粒靶向治疗舌鳞癌的实验研究[J];上海口腔医学;2006年02期

8 刘健,浦剑虹,顾永平,吴德明;CD44v6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江苏医药;2005年02期

9 施斌,方超,裴元英;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胶束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5年04期

10 李宁;张韵慧;熊晓莉;;树状聚合物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6年04期



本文编号:26777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6777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9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