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牙科氧化锆与饰面瓷双层瓷结构的界面观察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6 05:57
【摘要】: 牙科氧化锆陶瓷用于临床已经有十年左右的时间,因为氧化锆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其临床适应症覆盖了全牙列单冠和固定桥的修复,虽然目前还缺乏长期临床应用效果的验证,但根据目前大量的实验室研究数据和3-5年的临床应用报告,发现氧化锆基底冠和桥支架折裂发生的几率较低,而饰面瓷折裂发生几率的偏高,学者们通过实验模拟氧化锆冠的失败模式也与临床观察非常接近,这些现象都说明氧化锆与饰面瓷的结合界面以及饰面瓷本身的强度仍存在不足之处,由于氧化锆存在低温时效效应,这一特性使材料表面对表面处理方式非常敏感,此外,临床应用中很多医师和技师的操作会对材料的性能产生影响,这些操作涉及到材料表面微裂纹分布的数量、状态、部位以及抗时效性能,常用处理方式主要包含打磨、喷砂、抛光、热处理和饰面瓷工艺等。 为了深入了解氧化锆与饰面瓷之间的结合状况和性能,本研究对氧化锆及其与饰面瓷的界面的微观形貌和相结构做了较为深入的观察分析,并对临床常用操作工艺对材料表面及其与饰面瓷结合强度的影响因素作了分析。主要结果如下: 1.表面处理方法对氧化锆陶瓷表面相结构及微观结构影响: 将3Y-TZP牙科氧化锆陶瓷表面经打磨、氧化铝喷砂、抛光、模拟烤瓷烧结循环及退火处理,观察表面处理对氧化锆陶瓷材料表面显微结构及相结构的影响。 1)牙科氧化锆表面打磨、喷砂、抛光等处理方法使材料表面产生t→m相变,并在表面形成压应力层。 2)应尽可能避免对氧化锆表面的打磨调整,表面经机械处理产生的t→m相变最好采用热处理办法消除。 2.氧化锆与饰面瓷结合界面的显微结构 1)扫描电镜显示4种品牌的饰面瓷与氧化锆的界面结合良好,饰面瓷内的晶相结构并没有参与界面的结合机制。 2)透射电镜结果显示烧结饰面瓷工艺并没有使氧化锆晶格结构发生变化,仍为四方晶结构。界面结合初步结果认为界面是非晶相结构,界面的结构是否存在化学键结合现象还有待进一步分析确定。 3.多次烧结对氧化锆-饰面瓷结合强度的影响 1)多至8次的牙本质瓷烧结并没有影响KAV0氧化锆/VITA-VM9饰面瓷结合强度。 2)扫描电镜观察到多次烧结后界面致密结合,无明显缺陷,但饰面瓷内晶体尺寸增大,气孔增多。 4.三种饰面瓷与KAVO氧化锆构成双层瓷结构的结合强度分析 1)对于KaVo陶瓷而言,结合衬底瓷(liner)烧结处理或牙本质瓷清洗烧结程序处理后,采用传统粉浆饰面瓷饰面较热压瓷具有明显高的弯曲强度。 2)扫描电镜观察界面的破坏类型主要为粘结性破坏。 5.着色方法对牙科Y-TZP/饰面瓷双层瓷结构结合强度的影响 机械混合粉体着色方法对氧化锆强度的影响较大,但两种着色并没有影响到氧化锆与饰面瓷的弯曲结合强度,在合理控制着色氧化物含量的情况下,两种着色方法均能够满足临床应用。
【图文】:

喷砂,样品,X射线衍射分析,单斜相


打磨(G)和打磨+抛光(G十P)后样品的X射线衍射四方相;‘M’:单斜相。FZAFl5+5+5+5TM,

本文编号:26813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6813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5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