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基骨的个性化下颌牙弓形态研究
【图文】:
1.3.1 CBCT 影像资料获取及数据处理1.3.1.1 CBCT 影像资料获取所有研究对象在厦门市口腔医院影像科拍 CBCT,统一由影像科同一医生在同一模式下进行拍摄。受检者穿铅衣取坐位,额部固定在固定支架上,咬合处于牙尖交错位,,两眼平视前方。调整激光校正线,矢状向平分左右颌面骨并垂直于地面,眶耳平面与地面平行。扫描参数为:管电压 110kV、管电流 3.34mA,旋转一周,曝光时间 3.6s,扫描层厚 0.30mm。扫描过程中保持头部稳定,咬合始终处于牙尖交错位。将 CBCT 数据保存为 DICOM(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 inMedicine, 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格式。1.3.1.2 数据处理将研究对象 CBCT DICOM 格式数据导入软件 Mimics,通过阈值调节提取所图 1.1 实验流程图
1.3.2 实验标志点及坐标的确定将 Mimics 软件生成的 STL 格式模型,导入软件 3-Matic 中确定牙冠、基骨上各标志点及其坐标。牙冠中心 CC(CrownCenter,CC)点:解剖牙冠的几何中心点。水平面平分冠 (切)龈径,矢状面均分冠近远中径,冠状面均分冠唇(颊)舌径,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的交点定义为牙冠中心点(图 1.4)。牙根中心 RC(Root Center, RC)点:牙根的几何中心点。牙根中心的定点方法和牙冠中心一致。定位多根牙牙根中心点时将多根视作一几何体进行标志点确定(图 1.5)。牙体长轴:同一牙位牙冠中心点、牙根中心点的连线。颊侧基骨标志点 BAP(BuccalAlveolarProcess)点:唇(颊)侧冠中心点正下方牙槽突最凸点(图 1.6)。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8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洁;韩梅;贺红;;利用WALA嵴分析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牙弓与基骨形态[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年04期
2 秦一飞;许天民;;在数字化牙颌模型上确定牙合平面的可重复性[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年03期
3 田海英;施生根;刘东旭;;口腔锥形束CT的安全性研究综述[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4年01期
4 顾永春;朱琦;周培刚;廖珍贵;陈花花;张燕萍;;利用显微CT及三维重建软件Mimics测量牙根表面积[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3年12期
5 吴佳琪;江久汇;邹薇;许天民;刘学宗;;骨性Ⅱ类错下颌牙弓与基骨形态相关性的三维测量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3年06期
6 狄婧;孙哲;尹新芹;林志勇;孟德廷;姜丽霞;;基于CBCT图像构建下颌第一前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3年09期
7 孟静;丁勇;赵春洋;谷妍;;基于贝塔函数探究牙弓曲线的主要决定因素[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8 李九军;李勤;贺永春;陈凤山;;遗传因素对同卵双生子颅颌面部软硬组织形态的影响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3期
9 李济强;朱吉坤;;安氏Ⅱ~1类错治疗前后牙弓形态的比较研究[J];上海口腔医学;2008年06期
10 程筱胜;郝国栋;戴宁;俞青;孙全平;;三角网格牙颌模型上的牙弓线半自动探测方法[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8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韩敏;不同生长型人群下颌磨牙区牙槽骨形态的CBCT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颖;骨性II类牙弓与基骨弓协调性及牙齿代偿机制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2 孙留振;骨性Ⅲ类错(牙合)牙弓与基骨弓协调性及牙齿代偿机制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3 郭克峰;利用Mimics重建上下颌骨和牙列及有限元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836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683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