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动力疗法辅助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治疗轻中度牙周炎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3 03:37
【摘要】:目的观察并比较光动力疗法辅助龈下刮治术及根而平整术(scaling and root planing, SRP)和单独使用SRP治疗轻中度牙周炎的临床疗效,为牙周炎的抗菌治疗探索新的解决途径。 方法选择我科门诊2011年3月至2012年7月间诊断为轻中度牙周炎的患者25例,平均年龄为45.6岁(29-65岁),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每个病人选取病损情况相似的6颗牙,做自身对照,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所选取的牙至少有一个位点4mmPD6mm且BOP(+),一共150颗,实验组与对照组牙位于不同象限。在所有牙行彻底的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及根面平整术后,实验组在治疗结束后1周、3周和5周分别做一次光动力治疗(光敏剂为26.7mmol/L亚甲基蓝,660nm激光),对照组不做处理。检查实验组及对照组术前、SRP后5周、SRP后7周的牙周探诊深度、探诊出血和出血指数,并观察牙龈色形质的变化。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牙周探诊深度取均值,探诊出血取阳性率,出血指数取总体评分的均值。由于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所以组内和组间各指标的比较均采用非参数检验。 结果光动力疗法过程中及治疗后,患者未出现明显不适,无全身症状,局部亦无肿胀、瘙痒、烧灼感或水泡和溃疡等发生。光动力治疗后,患者牙龈红肿消退,出血减少。 治疗前实验组PD中位数为3.339mm,P25和P75分别为3.280mmm和4.030mm,对照组PD中位数为3.670mm,P25和P75分别为3.085mm和4.030mm,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RP治疗后5周实验组PD降为2.720(2.330,3.250)mm,对照组PD降为2.890(2.665,3.500)mm,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4)。在SRP治疗后7周,实验组和对照组PD分别为2.610(2.220,3.000)mm和2.780(2.360,3.085)mm,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PD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BOP中位数均为0.833,P2s和P7s两组分别为0.639和0.944与0.639和0.917,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RP治疗后5周实验组BOP降为0.333(0.111,0.611),而对照组BOP约降至0.500(0.361,0.667),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SRP治疗后7周,实验组和对照组BOP持续下降,分别降至0.167(0.056,0.333)和0.333(0.167,0.444),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治疗后两组的BOP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BI中位数为3.0,P2s和P75两组分别为2.585和3.585与2.670和3.500,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RP治疗后5周实验组Bl降为1.830(1.165,2.250),而对照组BI降至2.170(1.670,2.33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而在SRP治疗后7周,实验组和对照组B1分别降至1.170(0.750,1.500)和1.500(1.000,1.750),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治疗后两组的BI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轻中度牙周炎患者应用PDT辅助SRP治疗较单独使用SRP效果更佳,PD、BOP和BI均有明显改善,多次PDT治疗效果可能更好。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82
本文编号:2694234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亚菲;赵蕾;;牙周病药物治疗及进展[J];中国医药导刊;2006年04期
2 李丛华;杨霞;吴亚菲;胡德渝;叶国;;牙周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3 张耀超;于丹妮;;口腔致病菌在生物膜状态和浮游态中的特性比较[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9年02期
4 王莹;朱形好;林芝;张秀华;陈宏;丁熙;王靖哠;李一鸣;S. LEE;J. KIM;邓辉;;光敏灭菌辅助龈下刮治后不同深度牙周袋的恢复率比较研究[J];口腔医学;2008年06期
5 刘洪利;林晓萍;;牙周病非手术治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口腔医学;2012年04期
6 董毅,曾昕,陈谦明;光动力治疗与口腔粘膜白斑病[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5年07期
7 梁景平;;牙菌斑生物膜特性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2期
8 束蓉;;牙周病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6期
9 葛琳华;束蓉;沈敏华;;光动力疗法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IL-1β和MMP-8含量的影响[J];上海口腔医学;2008年01期
10 王莹;张秀华;王靖哠;林芝;陈宏;朱形好;LEE S;KIM J;;光动力疗法辅助龈下刮治术对牙周探诊出血的疗效分析[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本文编号:26942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69423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