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PTEN基因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3 03:31
【摘要】:背景: 肿瘤是指在各种致癌因素的影响下,造成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细胞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癌症作为其中的一大类,是目前造成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其具有局部浸润及远处转移等重要特性,是致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是指一大类可以抑制细胞分裂及抑制癌变作用的基因,即在机体内对正常细胞增殖起负调节作用的基因,当抑癌基因缺失、失活或异常表达时,往往会促使细胞失控而呈恶性生长。原癌基因是指具有诱导它所在的细胞癌变的基因,是人或动物细胞内控制细胞生长的固有基因,现认为抑癌基因的负性表达或原癌基因的显性表达可能是引起细胞异常性增殖或癌变的主要调节机制,因此,抑癌基因的异常表达与原癌基因的表达,可能是肿瘤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 PTEN(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基因作为一个具有双特异性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0q23,在多种肿瘤的研究中表明,该区段常出现的杂合子丢失、无义突变、错义突变等可能是造成肿瘤发生、发展的原因,如:胶质瘤、甲状腺癌、乳腺癌、口腔鳞状细胞癌等。在已有研究表明,PTEN基因在正常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在肿瘤组织中出现低表达或表达缺失,所以,PTEN可能是肿瘤发生、发展机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的研究较少,因此,进一步研究唾液腺腺样囊性癌中是否存在PTEN基因的表达异常、是否存在与其他肿瘤相似的低表达、PTEN蛋白的表达是否与PTEN基因的转录相关,就显得很有必要。 目的: 本实验应用RT-PCR、western bloting法,研究唾液腺正常组织和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PTEN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差异;了解PTEN基因是否与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有关及PTEN蛋白的表达与PTEN基因RNA转录是否相关,为了解唾液腺组织肿瘤的发生与抑癌基因PTEN基因的相关性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以及为唾液腺肿瘤的实验室诊断提供相应的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材料与方法: 1、采集病理诊断明确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及其相应的正常组织,按RNA提取说明书提取总RNA,行反转录PCR,PCR扩增产物经1.5%琼脂糖凝胶电泳,用Bio-Rad凝胶图像成像仪观察结果,分析唾液腺正常组织和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PTEN RNA的表达。 2、采集病理诊断明确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及其相应的正常组织,按蛋白质提取Western及IP细胞裂解液说明书提取总蛋白,BCA法测定蛋白浓度,然后,用western免疫印迹(western bolting WB)分析PTEN蛋白表达,经荧光显影,X片成像,运用Bio-Rad凝胶图像成像仪观察结果,分析唾液腺正常组织和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 结果: 1、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PTEN RNA的表达呈低表达,在正常唾液腺组织中PTEN RNA的表达呈高表达状态。根据Bio-Rad凝胶图像成像仪对电泳图片的灰度值进行定量测定,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利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PTEN RNA的表达较正常唾液腺组织明显降低,并且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呈低表达,在正常唾液腺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呈高表达状态。根据Bio-Rad凝胶图像成像仪对成像的X线片的灰度值进行定量测定,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利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较正常唾液腺组织明显降低,并且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PTEN蛋白在两者中的表达与PTEN基因的转录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结论: PTEN基因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和正常唾液腺中都存在表达,在正常唾液腺组织中PTEN基因的表达呈高表达状态,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中PTEN基因的表达明显降低,PTEN基因在两者中的表达水平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PTEN基因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PTEN基因作为具有多特异性的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中的起到重要的作用,有可能作为早期诊断、监控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的标记物,以期早期诊断,提高治疗效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图文】:

结构图,PTEN基因,3D结构


图 2: PTEN 基因 3D 结构图Fig 2:The 3D structure of PTENPTEN 基因突变常出现在人类肿瘤和具有癌变倾向的遗传性综合症,,如 胃乳腺癌、神经胶质瘤、Bannayan-zonana 综合症、Cowden 病等,抑癌基因 PTEN控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体内免疫功能的调节、胚胎发育及细胞移行、、生长等生理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5-18]。1、PTEN 基因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 PTEN 基因是具有双特异性酶活性的抑癌基因,能激活 PI3K,使细胞膜上的 PIP3降解、脱磷酸化,保持的低水平,从而阻断 PI3K/Akt 生长因子信号转导通路,实现阻滞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功能。当 PTEN 突变或缺失导致 PIP3脱磷酸化降低,造成 PIP3时 Akt 可磷酸化激活,从而拮抗细胞凋亡,同时造成细胞生长周期异常而表非正常性增殖。

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灰度值


图 1-1 PTEN RNA 在正常唾液腺组织和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组织的表达Fig. 1-1 The expression of PTEN RNA in Normal salivary gland and salivary glandadenoid cystic carcinomaM:DNA 标准;0:正常唾液腺组织; 1:唾液腺样囊性癌组织2.2 定量积分分析表 1-1 PTEN RNA 在正常唾液腺组织和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组织表达的灰度值分析情况表Table 1-1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TEN RNA expression between in Normal salivary glandand salivary gland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正常组织中 PTEN RNA 的灰度值 腺样囊性癌中 PTEN RNA 的灰度值PTEN 64727.00±0.0564583.88±0.1464573.28±0.2664644.94±0.3041019.95±0.6232483.46±0.1540462.31±0.3441028.0.19β-actin 64703.7±0.62868.61±064453.2564126.7364727.0061111.9663304.5164682.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739.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敏;PTEN/MMAC_1/TEP_1抑癌基因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J];实用肿瘤杂志;2002年06期

2 陈明,陈洪雷,陈福春,朱润庆,刘铭球;转移性肺癌中TPEN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2年06期

3 许逸卿,王春友,陶京,俞建雄;PTEN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3年07期

4 马玉芳,刘铭球,易建华,姚俊霞,熊奎,刘涛,朱红波;肿瘤抑癌基因PTEN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分化程度的关系[J];郧阳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黄学勤,李清泉,李儒佑;小细胞肺癌中PTEN的表达及其与凋亡的关系[J];医师进修杂志;2004年09期

6 刘志香,路涛,黄长征,李家文,涂亚庭;皮肤肿瘤中PTEN基因突变的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年12期

7 戴淑真,徐冰,姚勤,李超;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组织中PTEN基因突变的检测及意义[J];山东医药;2003年24期

8 刘斌,吴军正,雷德林,刘彦普;PTEN基因对粘液表皮样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3年01期

9 周传香;抑癌基因PTEN与头颈肿瘤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3年03期

10 项友群,徐美荣,方庆安,施公胜;c-erbB-2、PTE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南通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Emily Fox;James Pao;Sheila McCormick;;Overexpression of Arabidopsis thaliana PTEN Caused Accumulation of Autophagic Bodies in Pollen Tubes by Disrupting Phosphatidylinositol 3-Phosphate Dynamics[A];2011全国植物生物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姚丹;何雪;江克文;赵正言;;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海马P13K/Akt信号通路及PTEN的分布与表达[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3 郭小芳;陈攀;周后德;张文玲;廖前进;邓敏;唐海林;曹莉;李桂源;;LMP1通过上调miR-141影响PTEN/AKT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A];第六届全国鼻咽癌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金军;金永德;金顺吉;;PTEN在喉癌细胞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A];吉林省医学会第九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高敏;彭歆;俞光岩;曹战强;陈艳;高岩;郝杨;;4834例唾液腺上皮性肿瘤临床病例分析[A];第八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李祥勇;刘美莲;曾今诚;林观平;周克元;;PTEN基因过表达对乳腺癌细胞的化疗增敏作用[A];“细胞活动 生命活力”——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全体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邹志建;徐卫;范磊;乔纯;方成;董华洁;朱丹霞;王银花;刘玲;王冬梅;李建勇;;实时定量PCR检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TEN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8 李东蓉;杨吉成;谢宇峰;盛伟华;朱晔涵;;腺病毒介导的PTEN基因表达对肺癌抑癌和化疗增敏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刘媛;蒋建新;万芪;伍亚民;王莉;曾琳;王正国;;磷酸酶PTEN在谷氨酸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研究经济[A];“基因、进化与生理功能多样性”海内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理学会第七届比较生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10 郗彦凤;李静;王晋芬;;PTEN、MLL等表达与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日程及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余志平;蛋白质水平影响乳腺癌疗效[N];中国医药报;2004年

2 梓桦;前列腺癌新药将展开临床试验[N];医药经济报;2004年

3 记者 毛磊 何德功 颜亮 张锦芳;人类仍在不懈努力[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4 张中桥;肝癌与PTEN蛋白表达缺失有关[N];中国医药报;2002年

5 通讯员 衣晓峰邋记者 李丽云;我赴美学者锁定癌症治疗药物新靶点[N];科技日报;2008年

6 麦迪信;DBC2:肿瘤抑制新基因[N];医药经济报;2002年

7 衣晓峰;我留美学者锁定癌症治疗药物新靶点[N];医药经济报;2008年

8 记者 衣晓峰;癌症治疗药物新靶点被发现[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9 ;诺和诺德逐鹿中国胰岛素市场[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10 王雪飞 李兵 汪敏;模式生物研究驶入“快车道”[N];健康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小平;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PTEN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2 陈洲;PTEN在拟阿尔茨海默病样细胞模型发生中的变化及作用[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3 王素云;PTEN基因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力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4 郭亮;PTEN调控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及相关功能的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5 郑克彬;PTEN基因重组腺病毒治疗脑胶质瘤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6 张勇;抑癌基因PTEN对肝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7 周乔丹;PTEN对抗氧化蛋白调控机制及效应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8 安君艳;腺病毒介导的PTEN基因防治大鼠肝纤维化的体内外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9 李洪凌;PTEN基因亚细胞定位提高胶质瘤放射敏感性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杨春华;PTEN负调控癌蛋白AIB1的机理[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华昌;PTEN基因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2 崔国振;人脑胶质瘤中PTEN和COX-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吉林大学;2010年

3 董华承;PTEN和nm23-H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4 方冬冬;口腔鳞癌组织中PTEN、COX-2表达和MVD测定及意义[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5 戚红;宫颈癌中PTEN、P16和P15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青岛大学;2002年

6 张娇;PTEN在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中的表达及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7 沈慧;原发性肝癌中PTEN蛋白表达及其与HBV感染的关系[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8 杨宁;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TEN、VEGF、MVD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9 陈伟;抑癌基因PTEN、p27在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3年

10 尹凤雷;PTEN基因对T淋巴细胞分化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942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6942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4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