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基于三维数字模型分析腭皱与性别、血型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8 13:17
【摘要】:目的:腭皱型作为法医学身份识别的一种方法,在口腔法医学中的意义重大。本研究基于三维数字模型分析腭皱型与性别、血型相关性的研究,探索成年男性和女性的腭皱的各种形态特征和评估腭皱型不对称的存在以及不同性别之间腭皱型与血型的关系,以确定腭皱型在口腔法医学身份识别中的意义。此外,使用逻辑回归探索了利用腭皱长度、形状识别性别的可能性。方法:从山西医科大学选择120名学生,60例男性和60例女性,所有受试者属于相似的年龄组,年龄在18至30岁之间,通过3shape采集上颌三维数字模型,将图像灰度化。通过3shape软件分析模型,以及腭皱的长度和形状,同时记录了每个研究对象的血型。由同一个检查者对模型进行画线和测量,将所得的数据输入电子表格计算机程序(Microsoft Excel 2007),然后输出到统计学软件SPSS 21.0分析,对于所有测试,p值设定为≤0.05。基于分类计数各种腭皱的总数,并记录百分比。为了探索性别差异,使用Mann-Whintney秩和检验又叫秩和检验以评估腭皱长度与性别之间的关联,因为它不需要假设正态分布并且适用非配对t检验。使用卡方检验分别分析腭皱形和性别之间相关性和腭皱形与血型之间的相关性,并使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威尔科克森符号秩检验)评估腭皱双侧差异。逻辑回归分析用于评估使用离散变量(形状)和连续变量(长度)进行性别预测的可能性。结果:不同腭皱型在总人数中的分布,其中波浪形、直线形、曲线形分布最多,而汇聚型和非特异型几乎没有。与女性相比,男性有更多的腭皱,男性主要以波浪形为主,而女性主要以直线形为主。右侧的腭皱数多于左侧。最主要的是主腭皱和最普遍的形状在两性中以波浪形,弯曲形和直线形为主。此外,不同性别人群不同长度分类腭皱条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性别二态性在腭皱长度以主腭皱为主,形状方面以波浪和环形在两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观察到男性中腭皱型显著的不对称有波浪形和直线形和分离型的腭皱,女性中腭皱型无显著的不对称。直线形在A和AB型人群中分布有显著差异(X~2=3.980,P=0.046),且AB型比A型常见。结论:该研究提供了关于山西地区中腭皱型的参考数据。腭皱型具有性别二态性,可用于口腔法医学身份的鉴别。腭皱具有独特性、遗传性,并且在口腔法医学中腭皱型与ABO血型一起用来进行身份的识别也有重要的意义。应用腭皱数字模型对于腭皱型法医鉴定,较通过利用传统的方法更精确,更有优势。
【图文】:

丹麦,内扫描


丹麦3ShapeTRIOS口内扫描仪

软件


Shape3DViewer软件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娜孜娜·马达力;韦利影;卢潮;蒋馨;米丛波;;二维码技术在新疆维吾尔族腭皱特征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8年08期

2 杨治忠;余占海;;全口义齿腭皱形态的四种制作方法[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3年03期

3 庞骁霄;李承浩;石冰;;β-连环蛋白及其在腭发生中的作用[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5年02期

4 孙同一;全口义齿上颌腭皱简易雕刻法[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5年01期

5 武秀萍;李冰;韩建宁;潘菲;马雅静;王玉瑾;;腭皱法医学同一认定数字化系统的建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6年06期

6 潘菲;李冰;罗晓晋;;腭皱唇纹在法医牙科学同一认定中的应用[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5年06期

7 武秀萍;韩建宁;潘菲;贾宇;王玉瑾;李冰;;正畸治疗前后腭皱的法医同一认定研究[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7年05期

8 李隽;全口义齿基托对语音功能的影响[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02年01期

9 谢雷;姚希;侯倩;戴永雨;;计算机语音分析系统对全口义齿不同基托表面形态与发音质量的定性分析(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09期

10 李冰;武秀萍;韩建宁;潘菲;王玉瑾;;利用腭皱数字图像进行同一认定的研究[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冰;利用牙齿、腭皱及颅面骨骼特征进行法医学同一认定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贾宇;基于三维数字模型分析腭皱与性别、血型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9年

2 娜孜娜·马达力;腭皱在牙科法医学同一认定中的应用[D];新疆医科大学;2018年

3 潘菲;正畸治疗前后腭皱的形态学改变在口腔法医学同一认定中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4 武小雪;可视化腭皱识别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031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7031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6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