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成年双颌前突患者拔牙矫治前后面部软组织改变的CBCT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9 10:55
【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应用CBCT评价成年双颌前突患者拔除四颗第一前磨牙内收上下颌前牙矫治前后的软组织变化。 材料和方法 本研究选取2009年-2012年间,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双颌前突的汉族成年患者20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范围:19-28岁,平均年龄为23岁)。本研究全部病例的矫治方案均为拔牙矫治,拔牙部位为四颗第一前磨牙,采用Tomy直丝弓固定矫治器,使用种植体支抗作为强支抗内收上下颌前牙,关闭拔牙间隙,达到矫治目的。矫治疗程为2-2.5年。每位患者矫治前后均使用西诺德伽利略(Sirona Galileo) CBCT进行扫描,获得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 DICOM)格式文件,并使用Mimics10.01三维处理软件进行图像处理。本研究将样本按照性别分为男女两组,并选取11项软组织评价指标,包括3项角度指标(面凸角、鼻唇角和H角)和8项线距指标(上唇突度、下唇突度、下唇突点-H线、颏唇沟-H线、上唇-EP平面距离、下唇-EP平面距离、上唇长和下唇长)。评价三维图像定点随机误差后,分别测量男女各组矫治前后的软组织指标数值,使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P值小于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1表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评价矫治前后各项软组织指标变化有无统计学意义以及各变化有无性别差异。 结果 1.本研究图像测量的误差如下:定点随机误差在x,y,z三轴分别为0.34mm,0.30mm,0.25mm,线距测量的随机误差为0.30mm(标准差为0.14mm),角度测量的随机误差为0.36°(标准差为0.12°)。 2.成年双颌前突患者拔牙矫治前后11项软组织测量指标的改变在男女两组均有统计学意义,各项指标变化在男女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其中,鼻唇角、H角、上下唇突度、下唇突点到H线的距离、颏唇沟到H线的距离、上下唇到EP平面的距离等8项指标t检验的P值均小于0.01,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全部双颌前突患者拔牙矫治前后11项软组织指标的平均变化如下:面凸角增大1.2°,鼻唇角增大10.0°,H角减小4.5°上唇突度减小1.8mm,下唇突度减小2.3mm,下唇到H线距离减小2.5mm,颏唇沟到H线的距离减小2.7mm,上唇突点到EP平面的距离减小6.0mm,下唇突点到EP平面的距离减小4.4mm,,上唇长增大0.8mm,下唇长增大0.6mm。 结论 1.对于安氏Ⅰ类均角成年双颌前突病例,拔除上下颌四颗第一前磨牙,采用直丝弓矫治器配合种植体支抗内收上下颌前牙,关闭拔牙间隙,能够明显改善患者面下1/3软组织外观,达到美观效果。 2.可以使用CBC图像测量面部软组织指标,评价成年双颌前突患者拔牙矫治前后的软组织变化。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78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永明,徐如生;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矫治双颌前突后软组织侧貌的改变[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6年02期

2 张虎威,赵文峰,罗泊,王学理,沈梅媛;;伴双颌前突的ⅠⅡ类错鉭畸形外科正畸[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3年01期

3 段银钟,付建宏,钱红,刘彦普,孙应明;正畸正颌技术联合矫治成人严重双颌前突[J];中国美容医学;2002年05期

4 邢柱顺;方丝弓矫治器治疗双颌前突一例[J];口腔正畸学;1997年01期

5 林瓯峰,张晓菁,姚宜晶;预成序列托槽直丝弓矫正器在青少年双颌前突治疗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1998年05期

6 谢永建,王大为,林界伟,卢新华,何旭顺;双颌前突畸形正畸治疗后颅面硬组织变化的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4年05期

7 朱金晓,刘泓虎,陶列;方丝弓矫治恒牙鉭初期双颌前突后的牙颌面软硬组织变化[J];苏州医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8 奉晓斌;林婕;;微种植体支抗矫治成人骨性双颌前突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0年05期

9 宋卫华,李东,段银钟;青少年双颌前突拔牙矫治前后颅颌面结构的改变[J];中国美容医学;2004年01期

10 宋卫华,李东,段银钟;青少年双颌前突拔牙矫治前后硬组织变化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金晓;;双颌前突矫治中应用Edgewise技术的支抗控制[A];第五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2 袁强华;涂文;王大为;;双颌前突矫治中的支抗控制[A];FDI、CSA临床口腔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3 宋卫华;李东;段银钟;;青少年双颌前突患者拔牙矫治前后硬组织变化分析[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刘鑫;段银钟;刘岚;;微小种植体支抗与传统强支抗在成人双颌前突患者尖牙远移中的比较研究[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谢永建;王大为;朱双林;卢新华;何旭顺;;双颌前突畸形正畸治疗后颅面硬组织变化的研究[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滕利;;突嘴畸形矫正[A];第七届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正兴;龙海丽;;应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青少年双颌前突460例临床体会[A];玉溪市医学会第八届口腔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黄俊强;王大为;;Tweed-Merrifield技术对拔牙病例硬组织垂直向影响[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魏松;;双颌前突畸形正畸矫正后牙颌硬组织垂直方向的变化[A];第五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10 谢奇;;安氏Ⅱ类Ⅰ分类双颌前突错鉭的矫治[A];海南省口腔医学会第二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侯徐美;小儿不良习惯可致“地包天”[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2 侯录 衣晓峰;小心口腔不良习惯惹祸[N];健康报;2006年

3 衣晓峰 靳万庆;牙齿“地包天”口腔不良习惯惹的祸[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4 吴一福;四医大推出Ⅱ类骨面型畸形矫治新技术[N];中国医药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朱晓京 胡晓震;自锁托槽:牙齿矫治新技术[N];沈阳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全圣爱;成人安氏Ⅰ类错(牙合)双颌前突的矫治[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2 张蕾蕾;舌弓支抗应用于双颌前突病例的临床疗效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3 Dauhoo Mohammad Aadil;拔除双颌第一前磨牙在治疗严重双颌前突的有效性以及通过PAR指数评价治疗的效果[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4 裴金莹;成人安氏Ι类双颌前突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结构的CBCT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5 王蕊蕊;成年双颌前突患者拔牙矫治前后面部软组织改变的CBCT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王荣阳;成人双颌前突患者垂直骨面型与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向黎;微型种植体支抗在正畸临床的应用[D];武汉大学;2005年

8 曲竹丽;成人双颌前突患者第二磨牙后间隙的CBCT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霍娜;腭杠联合腭托口内支抗系统拔牙矫治双颌前突的临床疗效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10 贾兆群;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成人双颌前突矫治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045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7045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2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