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唾液腺肌上皮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肿瘤内微血管密度测定及疗效与预后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12 00:43
【摘要】:唾液腺肌上皮癌为一种发生于唾液腺的完全或几乎完全由肿瘤性肌上皮细胞构成的罕见疾病,其发生率占不到唾液腺全部肿瘤的1%。正因其少见性,以致临床对它的生物学行为、组织病理学表现、最佳诊治方式及预后等方面的认识也受到局限。而肌上皮细胞具有向上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双向分化的特性,故其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表现多样。 本文旨在通过对本院收治的唾液腺肌上皮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测定肌上皮癌肿瘤内微血管密度,并对临床疗效和预后进行分析,以为唾液腺肌上皮癌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等方面提供参考信息,以期能够提高临床对肌上皮癌的诊断率及治疗效果。 文中收集了自2000年至2011年共11年间由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连续收治的共14例肌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和女性患者各7例,年龄分布自14岁至80岁。所有患者均采用以手术为主的治疗方式,除1例因解剖部位限制无法完全切除肿瘤外,其余患者经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证实均达到切缘阴性。14例患者中除6例患者于术后给予了辅助放疗外,均未进行其他辅助放化疗。自本院病理档案室获取此14例患者所有病理组织切片及组织蜡块,并对切片进行复习以对病理组织学特征进行总结,收集了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厚度、细胞类型等数据,大体标本检查发现肿瘤均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根据细胞形态,将肌上皮癌分为5种类型:上皮样细胞型、浆细胞样细胞型、梭形细胞型、透明细胞型及混合型。肿瘤细胞多排列成片状,或形成条索状及小梁状等结构,肿瘤间质数量不一,但肿瘤组织中坏死、囊性变及黏液样等区域少见或未见。所有肿瘤均可见肿瘤细胞向周围正常组织以及血管、神经、骨组织等的侵润。肿瘤内微血管密度测定通过CD31单克隆抗体对内皮细胞进行标记并计数后得出,最后测得的肿瘤内微血管密度分布区间为40~68每0.36mm2。患者的随访信息通过与患者本人进行电话、信件交流及查询复查记录对患者获得,随访期限最短者为15个月,最长者达132个月。其中除3例患者发生了术后局部复发外,其余患者未发现疾病复发或转移征象。我们发现复发者均未进行术后辅助放疗,而给予术后放疗的患者包括1例切缘阳性的患者,均未发生复发。通过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对肌上皮癌的多个组织病理学参数和肿瘤内微血管密度及预后进行分析后发现,肿瘤内微血管密度与多个参数——包括肿块厚度与最大直径、近似肿瘤生长速度、肿瘤的T分期及TNM分期——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而其中近似肿瘤生长速度和肿瘤内微血管密度之间表现出了较其他因素更强的相关性,虽然并不显著(p0.05)。而患者年龄和肿瘤内微血管密度之间并无明显的相关性,肿瘤内微血管密度也未表现出性别差异性。而具有更大的近似肿瘤生长速度、更高的TNM分期、更大的肿瘤内微血管密度或更大厚度的肿瘤的患者,其预后愈差;其中以TNM分期与预后关系更密切,虽然并不显著(p0.05)。 所以我们认为,尽管具有更明显的侵袭性行为的肿瘤(更高的TNM分期及对周围骨质的侵犯),其预后相对更差,但是本研究并未发现在肌上皮癌患者的预后与所调查的肿瘤组织学参数(TNM分期,肿瘤直径,肿瘤厚度,近似肿瘤生长速度)及肿瘤内微血管密度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彻底的手术切除是治疗唾液腺肌上皮癌的有效措施,而术后辅助放疗似乎对于控制局部复发具有一定作用。当然,为获得更可靠的结果而需扩大样本量的必要性也是很明显的。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739.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良富;腭部上皮肌上皮癌1例报告[J];口腔医学;1996年04期

2 斯琴;腮腺肌上皮癌一例[J];内蒙古医学杂志;1999年06期

3 莫伶丽;右心室转移性上皮──肌上皮癌1例[J];肿瘤研究与临床;1996年02期

4 张志平,谢群;腮腺上皮肌上皮癌(附二例报告)[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98年02期

5 邹霜梅,张宏图;腮腺上皮—肌上皮癌伴鳞状上皮分化1例[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0年02期

6 廖伟,高军,扈祚文;小涎腺肌上皮癌1例报告[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4年10期

7 吴世普;;腮腺上皮-肌上皮癌1例[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年16期

8 卢红阳;马胜林;郭勇;蔡菊芬;楼彩金;;肺肌上皮癌一例报道[J];中国肺癌杂志;2007年04期

9 俞光岩,马大权,孙开华;涎腺肌上皮癌的生物学行为及治疗[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7年02期

10 张宝燕;戴晓汶;王金泉;钱斌;孙国英;周一平;;腮腺上皮—肌上皮癌1例报告[J];山东医药;2006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盈盈;周水洪;翁斌琦;汪审清;;鼻内镜下切除鼻中隔肌上皮癌一例[A];浙江省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成立60周年庆典暨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赵洪伟;李龙江;温玉明;高宁;韩波;夏辉;潘剑;;口腔肌上皮癌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诊治探讨[A];第八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陈新明;杨邵东;;小涎腺肌上皮癌临床病理分析[A];第八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袁静;李向红;;涎腺肌上皮癌的临床病理分析[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病理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林山;郑海洲;汪审清;戴利波;;喉鳞癌血管生成、凋亡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A];2005年浙江省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6 李丙华;陈明媛;苏立众;徐娅苹;;不同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检测喉癌微血管密度及临床意义[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5年

7 谢守珍;王晶;李德忠;顾美皎;;醋酸甲羟孕酮对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的抗血管生成作用[A];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8 于波;于韬;迟达;邱岩;;CT导引下周围型肺癌的介入治疗与CT增强的关系[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李颖嘉;吴凤林;龚渭冰;李传刚;王倩;何锋坚;邹礼正;魏根霞;黄萍;谢微微;;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对乳腺良恶性肿瘤微血管构筑的评价[A];庆祝中国超声诊断50年暨第十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陈巨峰;李金;李嘉朋;莫础嘉;劳均平;冼淡;王南燕;;原发颞下窝肿瘤手术治疗体会[A];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林才照;一种新型抗VEGF靶向制剂的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陈志涛;乙酰肝素酶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肺癌细胞A549侵袭力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苟黎明;唾液腺肌上皮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肿瘤内微血管密度测定及疗效与预后分析[D];南京大学;2012年

2 王丹;涎腺良恶性肌上皮肿瘤中p53、p73α和c-erbB-2的表达及其意义[D];四川大学;2007年

3 谭四平;星形细胞瘤CT征象与瘤内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间关系的研究[D];汕头大学;2002年

4 郑海洲;喉鳞癌血管生成、凋亡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何奎锋;新型抗血管药物FP3治疗大肠癌的临床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郭水英;裸鼠肺癌移植瘤中NRP-1的表达及其意义[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丁莉莉;嵌合分子VEGI~+抑制人恶性淋巴瘤的体内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8 张建民;抗VEGFR-2嵌合Fab抗体对鼠肝癌原位移植瘤及其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9 盛永涛;PARG通过Akt/NF-κB对大肠癌细胞移植瘤血管生成与转移能力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10 张慧;六神丸对人食管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抗血管生成等机制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511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7511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d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