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不同牙本质粘接剂应用于断牙直接粘接的可行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4 15:59
【摘要】:目的:本研究采用体外试验方法,选择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人离体前磨牙作为标本,制备断牙模型,根据粘接的基本原理,利用不同的粘接剂对断牙进行粘接再通过测定剪切强度,比较不同的粘接剂在断牙再接时的粘接强度有无差异;以及与断牙后使用树脂直接修复这两种方法有无差异,以期正确指导临床应用,提高临床效果。 方法:在实验的前三个月,收集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门诊因正畸要求拔除的完整的、无龋坏、无隐裂、无发育畸形的前磨牙,共60颗,用超声清除其表面的牙周膜、牙石等附属物后,冲洗清洁,-20℃冷冻保存备用。 将预备好的离体前磨牙在大量水雾的冲洗冷却下,用快速金刚砂车针平行于牙体长轴分别去除牙冠颊、舌、近、远中四个面的釉质,暴露出牙本质,并使其成为横截面积统一为3×3mm~2的长方体;然后继续在大量水雾的冲洗下,用慢速金刚砂片在牙冠中三分之一与牙冠颈三分之一的交界处(此处不暴露髓腔)垂直于牙体长轴将离体牙分为冠部和根部两部分。在粘接之前用0.5mol/L,pH7.4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水溶液处理1min,用水枪冲洗干净后75%酒精消毒备用。 将制备好的离体牙模型按完全随机的方法分成5个组,每组12颗,然后按以下步骤进行分组粘接(所有操作均有同一人使用同一可见光固化机严格按照材料的使用说明完成)。 第一组:Clearfil SE Bond自酸蚀两步法粘接剂+树脂充填(对照组); 第二组: PrimeBond NT全酸蚀粘接剂处理后,断面复位粘接;第三组:XenoⅢ自酸蚀二合一粘接剂处理后,断面复位粘接;第四组:Clearfil SE Bond自酸蚀两步法粘接剂处理后,断面复位粘接;第五组:Clearfil S~3 Bond自酸蚀一步法粘接剂处理后,断面复位粘接(第二组到第五组为实验组)。 粘接完毕后,将制备好的标本在室温下置于生理盐水中48小时。之后,将每个标本的牙根部包埋固定于自凝塑料中,每个标本都独立固定,暴露出断牙的粘接面,并且使其牙体长轴与自凝塑料底座保持垂直,以便使粘接面暴露充分和利于实验操作,然后,将标本固定于万能试验机剪切夹具中,剪切速度固定为0.5mm/min,启动万能试验机,直到样本断裂,电脑记录下最大剪切应力值,比较各组的剪切强度。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五组数据分析总体差异,用SNK-q法进行组间两两比较,以上数据分析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完成,检验水准取双侧α=0.05,P 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在剪切强度试验中,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五组数据进行了总体的分析,按α=0.05的检验水准,F=65.697,P㩳0.05,说明五组数据总体有统计学差异。用SNK-q法对五组数据进行组间两两比较,其结果是:按α=0.05的检验水准,除第二组和第五组之间总体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之外(P0.05),其余任两组间总体均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㩳0.05)。可认为第1组剪切强度的总体均数最高,第4组,第5组、第2组次之,第3组最低。 结论: 1、单纯使用牙本质粘接剂对断冠进行复位粘接的方法,其剪切强度与传统的复合树脂修复方法有差别。 2、Clearfil SE Bond组剪切强度高于其他三个实验组,有统计学意义,XenoⅢ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剪切强度最低,有统计学意义;Clearfil S~3 Bond与PrimeBond NT组比较,提高了剪切强度,但无统计学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7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香;张强;程敏;陈婷婷;张晓磊;杨柳凤;;两种正畸粘接剂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1年06期

2 翁蓓军;李国强;;全瓷冠及其相关陶瓷粘接剂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9期

3 陈明;黄玉喜;张振庭;;磁性附着体临床粘接方法改良[J];北京口腔医学;2011年03期

4 刘金宝;;自体牙断冠粘接修复术的临床应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年06期

5 纪艳;;使用新一代粘接剂的不同桩系统的抗折断能力评价[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6 刘茜;周红艳;曹灵;金燕;梅予锋;;不同窝沟处理及酸蚀方式封闭剂界面的扫描电镜观察[J];口腔生物医学;2011年02期

7 王宁;刘晓;骆小平;;3种树脂粘接水门汀与铸造纯钛粘接强度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1年08期

8 李亚亚;刘丽;;药物脱敏剂的分类及其在牙体修复中的应用[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9 余顺兰;关雪琳;;Cerec椅旁操作系统临床失败率分析[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1年02期

10 黄莎;杨德圣;;即刻、延迟技术封闭活髓牙牙本质的纳米渗漏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明;;避免粘接剂进入磁附着体基牙附近倒凹的方法[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2 贾霄云;宋莹;;不同的粘接剂在瓷修复中的应用[A];全国口腔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倪礼忠;张玮;赵玉庭;;PP/FRP复合管粘接剂的研究[A];第十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4 邹超;张大海;黎义;翁文剑;程逵;杜丕一;沈鸽;韩高荣;;磷酸铬粘接剂热演变过程分析[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侯正则;王恩信;恽正中;姜斌;;厚膜α—Fe_2O_3气敏元件用玻璃粘接剂的研究[A];首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6 洪瑞娥;;新型粘接固定桥临床应用的护理配合[A];海南省口腔医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孙艳;包小华;刘兆斌;王韩英;蒋乐书;;金属-玻璃热管太阳能集热器的实验研究[A];江苏省真空学会第十一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胡福增;周建国;林永渭;吴叙勤;;PP/FRP复合管道用界面粘接剂[A];第十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9 李勇;赵云凤;付强;;粘接剂厚度对Plat铸造陶瓷与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口腔修复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10 钟义鑫;;超能生物粘接剂在新型建材中的规模应用[A];2009中小水泥企业升级转产与新技术交流会会议简要内容[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安领弟;理论探索引导粘接领域[N];中华建筑报;2006年

2 纸讯;原纸和粘接剂对瓦楞纸板粘合强度的影响[N];中国包装报;2005年

3 刘东;浅谈纸原料和粘接剂对瓦楞纸板粘合强度的影响[N];中国包装报;2003年

4 法国科技新闻处;法国罗地亚公司推出可再分散性胶乳粉新产品[N];中国建材报;2005年

5 吴林;石材业首部技术规范将强势推出 第一次与工程应用对接[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6 欧讯;意大利诺德美克集团公司——世界复合机制造领域的技术先驱[N];中国包装报;2006年

7 丰色;不干胶产品的先导者[N];中国包装报;2006年

8 翔文;复合方式与工艺[N];中国包装报;2003年

9 连云港市博物馆 朱伟;断裂石质文物的修复与保护[N];中国文物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张立君;我的自豪:让国际领先公司动心的无甲醛玻璃棉[N];中国建材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鹂;双甲基丙烯酸酯基季铵盐功能单体用于牙科材料抗菌改性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2 吕春华;基于SU-8负光胶的微流控芯片加工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付春茂;复合抗菌正畸树脂粘接剂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孙强;CAD/CAM可切削基体的研发和渗透陶瓷复合体的力学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5 张凌;纤维桩粘接固位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6 李芳;季铵盐型抗菌单体改性牙本质粘接剂的抗菌性能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7 李娜;牙体硬组织抗酸碱层(ABRZ)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8 郭良微;树脂—牙本质作用机理与粘接强度影响因素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赵翼翔;面向半导体封装的点胶系统建模、控制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闫春泽;聚合物及其复合粉末的制备与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形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娅;不同牙本质粘接剂应用于断牙直接粘接的可行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2 靳松;不同粘接剂对托槽脱落牙面再粘接强度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2年

3 马丽;两种不同的粘接剂重复粘接的体外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4 朱嘉s

本文编号:27551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7551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5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