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过采集中国广西慢性牙周炎、慢性龈炎和牙周健康人群龈沟液,检测伴放线放线杆菌(A.a)、牙龈卟啉单胞菌(P.g)、福赛斯坦纳菌(T.f)、中间普氏菌(P.i)、齿垢密螺旋体(T.d)及总菌的含量和hBD-2浓度,探讨龈沟液环境中各致病菌分布情况及防御素hBD-2表达水平,并结合牙周病患者临床特征研究其相互关系。 方法:纳入2012年6月至2012年1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科确诊的慢性龈炎42例,慢性牙周炎95例作为实验组(PD为4mm,5~6mm,≥7mm分别为28、34、33例);牙周健康32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纳入对象的龈沟液采用ELISA检测hBD-2浓度、BCA法检测总蛋白浓度及染料荧光定量PCR对A.a、P.g、T.f、P.i、T.d和总菌进行定量分析,所得数据使用spss16.0软件分析,根据数据类型采用方差分析或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各组间hBD-2、总蛋白浓度和比值的差别及各牙周致病菌含量的差异,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防御素、总蛋白浓度、牙周致病菌与临床检查PD、BI、CAL的相关性、防御素与牙周致病菌的相关性等。 结果:1、采用16Sr RNA荧光定量PCR方法对95例慢性牙周炎、42例慢性龈炎和32例牙周健康者龈下菌斑样本检测发现(溶解曲线出现明显双峰或循环次数(Ct)大于30,定义为检出阴性),总菌检出率均为100%,慢性牙周炎组龈下菌斑中A.a、P.g、T.f、T.d检出率(73.7%、90.5%、96.8%、93.7%)均高于慢性龈炎组(21.4%、73.8%、59.5%、47.6%),健康组最低(12.5%、65.6%、9.4%、12.5%),行×列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150、12.207、92.531、80.549,P0.05)。P.i检出率在三组中为88.4~9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构建含有靶基因的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对样本中五种主要牙周致病菌和总菌量进行定量检测,并获得各菌在龈下菌斑中的比例。慢性牙周炎组总菌的数量、A.a、P.g、T.f、T.d、P.i负荷及占总菌比值均明显高于牙周健康对照组,R.g、T.f、T.d和总菌数量慢性龈炎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A.a、P.i的数量和占总菌的比值在慢性龈炎组和健康对照组无差异(P0.05)。P.g、T.f、T.d数量在PD≥7mm时高于PD=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占总菌比值在PD≥7mm慢性牙周炎组高于其他组(P=0.045, P=0.004)。A.a.P.i和总菌数量,A.a、P.i、T.f、T.d占总菌的比值均在不同探诊深度牙周炎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龈下菌斑A.a、P.g、T.f、P.i、T.d和总菌的数量水平与牙周状况有密切关系,尤以P.g、 T.f、T.d负荷在牙周炎症的进展和加重上存在密切关系。 2、A.a、P.g、T.f、P.i、T.d和总菌的数量均与PD呈正相关(r=0.516、0.529、0.761、0.488、0.429、0.568,P0001),P.g、T.f、P.i、T.d和总菌与BI呈正相关(r=0.501、0.628、0.314、0.337、0.477,P0.001),A.a数量与BI无相关性(r=0.067,P=0.550)同时P.g、T.f、T.d和总菌与CAL均呈正相关性(r=0.288、0.251、0.289、0.301,P0.05)。提示P.g、T.f、T.d和总菌数量增加,与牙周炎破坏程度有密切关系。 3、慢性牙周炎组、慢性龈炎和牙周健康对照组450μLPBS稀释后的龈沟液中hBD-2浓度均数分别为344.27±180.57pg/ml、529.38±211.40pg/ml、103.51±58.63pg/ml;总蛋白浓度均数分别373.14±222.45μg/ml、199.81±168.24μg/ml、44.82±23.98μg/ml, hBD-2和总蛋白浓度在慢性牙周炎组、慢性龈炎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与龈沟液中hBD-2、总蛋白浓度呈正相关性(r=0.295、r=0.415P0.001),BI与龈沟液中hBD-2、总蛋白浓度呈正相关性(r=0.651、r=0.689P0.001),PD、BI与hBD-2/总蛋白比值呈负相关性(r=-0.248P=0.016;r=-0.227P=0.028),但CAL与三者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4、Pg、T.f和总菌与hBD-2呈正相关(r=0.239、0.175、0.312,P0.05),A.a、P.g、T.f、P.i、T.d和总菌均与总蛋白浓度呈正相关性(r=0.302、0.571、0.291、0.684、0.262、0.561,P0.05)。提示龈沟液中总蛋白受各主要牙周致病菌的诱导表达,其中P.g、T.f和总菌亦能诱导hBD-2上调表达。 结论:1、慢性牙周炎组P.g、T.f、T.d、P.i、A.a无论负荷、与总菌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说明该五种细菌在牙周组织从健康到疾病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同时随着P.g、T.f、T.d负荷的增加,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和出血指数均加重,提示该三种细菌与牙周炎破坏程度、疾病活动性有密切关系。 2、主要牙周致病菌P.g、T.f、P.i、T.d.A.a和总菌均能诱导龈沟液总蛋白的上调表达,P.g.T.f和总菌诱导hBD-2蛋白上调表达。牙周病龈沟液中总蛋白和hBD-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可推断主要牙周致病菌可能是其主要的诱导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81.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杨禾;吴亚菲;;福赛斯坦纳菌与牙周炎关系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2 蒋峰;张雄;王新木;;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浆β-防御素-2浓度的变化[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2年01期
3 李茜;杨霞;;天然免疫细胞对急性HBV感染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免疫学杂志;2011年06期
4 张旭;束蓉;罗礼君;葛琳华;李昊妍;;β-防御素-2多肽在不同类型牙周炎及健康牙龈组织中的表达[J];上海口腔医学;2006年01期
5 杨禾;赵蕾;孟姝;吴亚菲;赵寰;徐屹;;不同牙周状况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和福赛斯坦纳菌的分布[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01期
6 杨禾;孟姝;赵蕾;许屹;吴亚菲;赵寰;;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02期
7 黄定明,周学东,天野敦雄;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FimA与福赛斯类杆菌表面蛋白间相互结合机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4年06期
8 王者玲,岗本公彰,杨圣辉,前田伸子,李金陆,母瑞红,刘颍;PCR直接检测龈下菌斑主要可疑牙周致病菌[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3年02期
9 ;Up-regulation of interleukin-8 expressions induced by mast cell tryptase via 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2 in endothelial cell line[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5年2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禾;福赛斯坦纳菌在龈下菌斑中的分布及定量分析[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
27874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787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