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基于遗传算法的骨性Ⅱ类患者下颌骨与颅面骨及颈椎骨关系预测

发布时间:2020-08-18 07:31
【摘要】:目的:探讨东北地区骨性Ⅱ类患者下颌骨各项长度与颈椎骨及颅面骨各测量项目之间的相关性,并使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简称GAS)建立相关方程,直观定量表达下颌骨与颈椎骨及颅面骨之间的关系,为正畸、正颌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并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方法:选取8岁-20岁的儿童和青少年病例201例,男性组75例,平均年龄(13.54±2.84)岁;女性组126例,平均年龄(13.44±2.65)岁。对两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下颌骨各项测量值有无统计学差异。从两组中分别随机抽取5例为检验样本,其余为实验样本。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使用Dolphin imaging 11.9软件(Partterson,美国)对数码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定点描记,测量下颌骨、颅面部骨及颈椎骨相关数据。将男性组分为:男性Ⅱ类1分类组(M1组);男性Ⅱ类2分类组(M2组),将女性组分为:女性Ⅱ类1分类组(W1组);女性Ⅱ类2分类组(W2组),将男性组和女性组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同一性别Ⅱ类1分类与Ⅱ类2分类的下颌骨各项测量值有无统计学差异,将无统计学差异的组合并为一组。运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敏感性分析方法,从测量结果中选择出与下颌骨参数敏感性较强的颅面骨及颈椎骨参数,即预测因子识别;并采用遗传算法建立相关方程。将相关方程所得预测值和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SPSS 17.0分析结果显示出不同性别下颌骨多项测量值大部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M1、M2两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下颌骨各项测量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W1、W2两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下颌骨各项测量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敏感性分析,选择出与下颌骨各测量值相关性最强的参数为H4、SN,相关性较强的参数为SN-Ar、前后面高比SGo/NGn、Y轴角、下颌角Ar-Go-Gn。使用遗传算法建立了不同性别下颌骨与颅面骨及颈椎骨关系方程。建立的方程为男性:Ar-Pg=28.41 5+1.818×H4+0.746× SN(r2=0.0568 p=0.000);Co-Gn=35.523+2.18×H4+0.787× SN(r2=0.556 p=0.000);Co-Go=-71.694+1.456×H4+0.564× SN+0.355× SN-Ar+0.529×面高比(r2=0.518 p=0.000)。女性:Ar-Pg=15.168+1.706×H4+0.675×SN+0.31×SN-Ar-0.29×Y 轴角(r2=0.611 p=0.000);Go-Pg =203.292+0.852×H4+0.446×SN-0.842×面高比-0.647×Y 轴角-0.609×下颌角(r2=0.734 p=0.000);Go-Me =244.294+1.106×H4-1.029×面高比-0.725 ×Y 轴角-0.638×下颌角(r2=0.700 p=0.000);Go-Gn =246.371+1.241 ×H4-1.05×面高比-0.776×Y轴角-0.570×下颌角(r2=0.664 p=0.000);Ar-Go =-91.453+1.207×H4+0.953×面高比+0.539×Y 轴角+0.170×下颌角(r2=0.647 p=0.000);Co-Go =-90.261+1.216×H4+0.412×SN +0.935×面高比+0.65×Y轴角(r2=0.708 p=0.000)。GAS建立的方程得出的预测值与实测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骨性Ⅱ类患者不同性别下颌骨各项长度存在统计学差异,在进行下颌骨生长发育及预测分析时应考虑性别因素。2.骨性Ⅱ类患者同一性别安氏Ⅱ类1分类与2分类的下颌骨长度无统计学差异。3.使用敏感性分析及遗传算法建立的下颌骨长度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能直观定量的表达下颌骨与颅面骨及颈椎骨之间的关系,为正畸、正颌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并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83.5
【图文】:

连线,垂直距离,中间点,颈椎


C3和C4椎体的后缘和前缘的最上点;C3um和C4um,分别位于逡逑和C4椎体的上部边界的中间点;C3am和C4am,分别位于C3和逡逑体的前缘中间点。测量值:H4:从点C4um到C41p与C41a连线逡逑直距离;W4:从点C4am到C4up与C4〗p连线的垂直距离。AH3:逡逑C3ua到C31p与C31a连线的垂直距离;PH3:从点C3up到C31p逡逑C31a连线的垂直距离;@2:邋C2d与C2p连线与C2p与C2a连线相逡逑前上角。逡逑如图邋2.1,标记颈椎标志点邋C2d、C3d、C4d、C2a、C2p、C31a、逡逑p、C41a、C41p、C3ua、C3up、C4ua、C4up、C3um、C4um、C3am逡逑C4am,测量颈椎测量值H4、W4、AH3、PH3、@2,并计算H4/W4、逡逑3/PH3,根据Chen等提出的颈椎骨龄方程计算出颈椎骨龄(CVM)?逡逑

标记点,分类组,女性,男性


测量项目有无统计学差异。逡逑安氏分类分组逡逑实验样本中病例按照以下标准:1)11类1分类组:U1-SN^105类2分类组:U1-SN<105°筛选病例。实验分组如下,男男性II类1分类组(Ml组)46人;男性II类2分类组(4人,将女性组分为:女性II类1分类组(W1组)78人;2分类组(W2组)43人,将男性组和女性组分别进行独验,分析同一性别II类1分类与II类2分类的下颂骨各项无统计学差异。逡逑

下颌角,轴角,角度测量


下领骨测量值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淑江;;不同方法治疗儿童下颌骨髁突骨折效果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8年03期

2 李蕙;崔军辉;刘磊;;下颌骨髁突骨折手术入路研究进展[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6年03期

3 欧阳东;刘继雄;顾晓明;;手术治疗下颌骨髁突骨折20例[J];武警医学;2015年03期

4 王昭领;刘颖;杨璐;黄迪炎;朱国雄;;下颌骨髁突骨折治疗失败原因分析及补救措施[J];临床误诊误治;2015年06期

5 刘伟军;;下颌骨髁突骨折65例治疗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5年26期

6 李耀俊;阮征;张学斌;忻文雷;厉祯;黄远亮;;下颌骨髁突囊内骨折治疗方法的初步探讨[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3年04期

7 王凡;杨庆福;;成人下颌骨髁突骨折的分类及治疗探讨[J];上海口腔医学;2011年04期

8 何冬梅;杨驰;;下颌骨髁突骨折的分类及治疗[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0年04期

9 薛雷;周青;;下颌骨髁突骨软骨瘤的影像学诊断及疗效评价[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0年05期

10 周庆豪;;内镜下治疗下颌骨髁突骨折36例临床分析[J];微创医学;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斯;龙星;;人类下颌骨髁突潮标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罗淑芳;龙星;邓末宏;;长螺钉在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手术固定治疗中的应用[A];第九次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凌久德;;下颌骨髁突骨折的治疗分析[A];FDI、CSA临床口腔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4 周青;谭海松;杨鸣良;张斌;薛雷;;下颌骨髁突骨折手术治疗不当至颞下颌关节强直的病因分析[A];第九次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胡敏;;儿童下颌骨髁突骨折治疗——实践与思考[A];第八届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徐凡;周青;张丹;程慧娜;;一例成年男性下颌骨髁突特发性吸收病例报告[A];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8年

7 杨鸣良;;下颌骨髁突骨折外侧脱位移位手术复位关键要点[A];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8年

8 马秦;;儿童下颌骨髁突骨折诊治及愈合机制研究[A];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8年

9 钟少波;郑长泰;廖天安;;下颌骨髁突骨折手术治疗50例临床观察[A];海南省口腔医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朱慧勇;余丹;黄崇上;;下颌骨髁突骨折的临床回顾研究[A];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于然;Bmal1通过调控OPG的表达影响下颌骨的发育[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2 刘麒麟;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对出生后小鼠下颌骨髁突软骨发育与维持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树;基于CBCT数据的下颌角截骨前后下颌骨形态变化的三维测量分析[D];南京医科大学;2019年

2 牡琦丽;基于遗传算法的骨性Ⅱ类患者下颌骨与颅面骨及颈椎骨关系预测[D];吉林大学;2019年

3 张云绮;3D打印技术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应用的初步临床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4 何善志;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手术撑开器的研发及临床应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刘晓丹;长螺钉在下颌骨髁突囊内A型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观察[D];大连医科大学;2018年

6 赵文均;运用CBCT对下颌骨髁突囊内骨折保守治疗后骨改建的观察[D];遵义医学院;2018年

7 刘山春;儿童半侧颜面短小牵张成骨联合固定期耠板对下颌骨形态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

8 黄崇上;下颌骨髁突骨折的临床回顾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9 李红梅;下颌骨髁突囊内骨折的回顾性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6年

10 范尉;115例髁突骨折病例的回顾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959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7959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c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