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在HIV感染者口腔的检出及毒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5 02:43
【摘要】: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所引起的一组以严重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为特征,并由此导致各种条件性感染或肿瘤的疾病。HIV主要侵犯、破坏CD4+淋巴细胞,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最终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而导致死亡。自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HIV感染者以来,HIV/AIDS在我国的传播呈快速增长的趋势,截至2007年底我国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约有70万人,全人群感染率为0.05%。 皮肤、粘膜是HIV侵袭的主要部位之一,有文献报道AIDS相关的皮肤黏膜病变的发生率为66.7%~90.0%。其中30%~80%的HIV感染者存在口腔损害,主要的口腔相关病变有:口腔念珠菌病(oral candidiasis,OC)、毛状白斑(Hairy Leukoplasia,HL)、Kaposi肉瘤(Kaposi's Sarcoma,KS)、非霍杰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口腔疱疹、艾滋病相关牙周病、溃疡性疾病等。其中口腔念珠菌病在HIV感染者的口腔损害中最为常见,发病率为20.16%~56.00%。它是HIV感染者免疫抑制的早期征象,被视为发现和诊断AIDS的一项重要指征。 口腔念珠菌病的主要病原微生物是念珠菌。念珠菌是口腔内的共栖菌群,在宿主防御功能降低的时候则会转化为致病菌,故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决定念珠菌致病的主要因素是宿主免疫应答的完整性,念珠菌本身的毒力变化也与致病过程密切相关。这些毒力因素包括黏附、与侵入相关的酶、表型转换现象等。然而对于宿主感染HIV后口腔念珠菌是否发生毒力的改变,改变后毒力降低还是升高?目前的研究结果尚不一致。有些研究的结果为HIV感染者口腔念珠菌的毒力明显高于HIV阴性者,而有些研究则认为其毒力显著低于HIV阴性者。 现已知并命名的念珠菌有81种,白色念珠菌是导致口腔念珠菌病最常见的病原,然而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非白色念珠菌如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都柏林念珠菌等在HIV感染者口腔中的检出率逐渐增加。因此了解HIV感染者口腔念珠菌病的菌种分布也对研究口腔念珠菌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内对于HIV感染者口腔念珠菌的检出率及菌群分布的相关研究及数据还相当少,因此,本研究选择各82例HIV感染者及健康人,进行了口腔念珠菌的检出率及菌种分布的研究,同时选择其中的部分菌株做进一步相关毒力的研究,以期为HIV感染者口腔念珠菌病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线索和积累资料。 第一章HIV感染者口腔念珠菌检出率及菌种分布 1.目的: 采集HIV感染者的口腔含漱液,进行接种培养,研究HIV感染者口腔念珠菌的检出率及检出的菌株种类。 2.方法: 采集82例HIV感染者含漱液样本,并接种培养于沙保琼脂培养基,通过形态学、染色性、念珠菌CHROMagar显色培养基鉴定、45℃生长试验、玉米吐温80琼脂培养基培养、念珠菌API 20 C AUX鉴定等方法将念珠菌鉴定到种。 3.结果: 本组82例HIV感染者的口腔含漱液中,有60例可培养出念珠菌,检出率为73.17%。在60例念珠菌检出者中,有70%(42/60)可分离出白色念珠菌,73.33%(44/60)可分离出光滑念珠菌,1.67%(1/60)可分离出热带念珠菌,3.33%(2/60)可分离出近平滑念珠菌,1.67%(1/60)可分离出菌膜念珠菌。在60例念珠菌检出者中,有51.67%(31/60)例菌种共存的情况,其中同时分离出白色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的有29例。 本章实验共分离出211株念珠菌,其中光滑念珠菌103株,白色念珠菌95株,热带念珠菌4株,近平滑念珠菌4株,菌膜念珠菌2株,其他3株。 第二章健康对照人群口腔念珠菌检出率及菌种分布 1.目的: 采集按年龄,性别配对原则纳入研究的健康人的口腔含漱液,进行接种培养,比较健康人群和HIV感染者口腔念珠菌的检出率及检出的菌株种类差异。 2.方法: 采集82例性别、年龄均与HIV感染者配对的健康人的口腔含漱液,接种培养于沙保琼脂培养基,通过形态学、染色性及念珠菌CHROMagar鉴定、45℃生长试验、玉米吐温80琼脂培养基培养、念珠菌API 20 C AUX鉴定等将念珠菌鉴定到种。 3.结果: 本组82例健康人的口腔含漱液中,有17例可培养出念珠菌,检出率为20.73%。在17例念珠菌检出者中,有64.71%(11/17)可检出白色念珠菌,29.41%(5/17)可检出近平滑念珠菌。 17例生长念珠菌的样本共分离出31株念珠菌,其中白色念珠菌15株,近平滑念珠菌12株,其他4株。 统计学结果表明,HIV感染者的念珠菌检出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在两组念珠菌检出阳性人群中HIV感染者的白色念珠菌的检出率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V感染者的光滑念珠菌的检出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健康对照组的近平滑念珠菌的检出率高于HIV感染者(P0.01)。 第三章HIV感染者及健康人群口腔念珠菌临床分离株毒力的体外实验 1.目的: 选取24株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做念珠菌相关毒力的研究,包括检测其对颊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性、磷脂酶活性及溶血性。 2.方法: 选取24株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其中HIV感染者的选择对象为CD4+细胞计数100/mm~3,并分为以下3组。A组为8株分离自HIV感染者的白色念珠菌;B组为8株分离自HIV感染者的光滑念珠菌;C组为8株分离自健康对照组的白色念珠菌。将—70℃保存的念珠菌临床株接种到沙保琼脂培养基上复苏,37℃,18~24 h。 (1)念珠菌对颊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性实验 将0.5ml颊黏膜上皮细胞和0.5ml念珠菌悬液混匀,水浴振荡,微孔滤膜过滤。PBS冲洗,置载玻片10s,革兰染色。计算每一菌株在颊黏膜上皮细胞的平均黏附数(每100个颊细胞上黏附的念珠菌个数),定义为H值。 (2)蛋黄平皿法测定念珠菌的磷脂酶活性 将10μL菌悬液滴于蛋黄培养基表面,37℃培养48 h后观察结果。结果测定:磷脂酶阳性的菌株在蛋黄培养基上的菌落周围会形成一个与菌落共圆心的沉淀圈(环),测量菌落直径和沉淀圈直径。用Pz值表示酶的活力,Pz值=菌落直径/沉淀圈直径。 (3)溶血性的测定 将10μl菌悬液滴于浓缩羊血培养基上,37℃、5%CO_2培养48h。用透射光观察菌落周围,如果可观察到半透明的与菌落共圆心相同的晕圈(环)存在,则表示溶血性阳性。测量菌落直径和溶血环晕圈直径并计算溶血指数:溶血指数=菌落直径/溶血环晕圈直径。 3.结果: 3组念珠菌的H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82,P0.01)。进一步作各组念珠菌H值两两比较,结果为:HIV感染者的白色念珠菌和健康对照组的白色念珠菌的H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感染者的白色念珠菌与光滑念珠菌的H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的白色念珠菌与HIV感染者的光滑念珠菌的H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HIV感染者与健康对照组的口腔白色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对颊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性没有差异,但两者均高于分离于HIV感染者口腔的光滑念珠菌的黏附性。 3组念珠菌的Pz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562,P0.01)。进一步作各组念珠菌Pz值两两比较,结果为:HIV感染者的白色念珠菌和健康对照组的白色念珠菌的Pz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感染者的白色念珠菌与光滑念珠菌的Pz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对照组的白色念珠菌与HIV感染者的光滑念珠菌的Pz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HIV感染者与健康对照组的口腔白色念珠菌临床分离株的磷脂酶活性没有差异,但两者均高于HIV感染者口腔光滑念珠菌的磷脂酶活性。 所有检测菌株的溶血性均为阳性。HIV感染者口腔白色念珠菌、健康对照组口腔白色念珠菌、HIV感染者口腔光滑念珠菌临床分离株这3组的溶血指数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0.284,P0.05)。 全文结论: 1.HIV感染者口腔念珠菌的检出率为73.17%,主要菌种是白色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两者可单独检出或共存。 2.健康对照组口腔念珠菌的检出率为20.73%,主要菌种是白色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HIV感染者的总的念珠菌检出率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念珠菌检出阳性人群中HIV感染者光滑念珠菌的检出率亦高于健康对照组,而HIV感染者的白色念珠菌的检出率与健康对照组没有区别。鉴于HIV感染者较健康人群更易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提示口腔念珠菌的增加是HIV感染者较健康人群更易感口腔念珠菌病的厉风险因子。 3.HIV感染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口腔白色念珠菌的毒力没有差异,而HIV感染者的光滑念珠菌的毒力低于HIV感染者和健康对照组的白色念珠菌,结合光滑念珠菌在两组人群中的检出率差异结果,说明健康人群口腔中通常情况下不能生存的毒力低的光滑念珠菌可在HIV感染者口腔中定居。由于本组HIV感染者的CD4+细胞计数均小于100/mm~3(正常值为大于400/mm~3),提示口腔局部及全身免疫功能受到严重破坏、机体的有效防御性降低,可能是上述毒力低的光念珠菌定居的前提。进而可能暗示,由于机体抵抗力的下降,对在HIV感染者口腔中定居的念珠菌群毒力要求其实较健康人群口腔中定居的毒力要求更低。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512.91;R781.6
【图文】:
光滑念珠菌(C.glabrata),酵以细胞较
本文编号:2803156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512.91;R781.6
【图文】:
光滑念珠菌(C.glabrata),酵以细胞较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冰;廉翠红;刘维达;;白念珠菌的毒力因子研究新进展[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年02期
2 陶人川,邓华颉,牙祖科,郭素贞,梁树雄,刘伟;广西地区64例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及艾滋病感染患者口腔病损的临床观察[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3 林梅,周红梅,刘英,杨娅;艾滋病的口腔表征及治疗措施[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4 向黎;陈建钢;钟志华;张伟;桂希恩;;HIV感染患者口腔念珠菌的培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5 陈昌荣;陈建钢;;72例HIV/AIDS口腔病损的临床观察[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11期
6 卢斯汉;韩建德;陈谐捷;赖英荣;陈万山;宋伟南;胡荣欣;陈志浩;;艾滋病合并皮肤马尔尼菲青霉感染4例[J];热带医学杂志;2007年02期
7 曾昕,陈谦明,聂敏海,李秉琦;口腔扁平苔藓者白色念珠菌检出率及分离株的磷脂酶活性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4年02期
8 刘晓松,刘宏伟,郭子杰,栾文民;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口腔白色念珠菌毒性的体外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5年03期
9 邓华颉;陶人川;黄光武;郭素贞;;HIV感染者口腔念珠菌负荷及生物型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07期
10 亓庆国,周学东,肖晓蓉,胡涛,傅春华;正常儿童口腔中白色念珠菌的分布及基因分组[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3年09期
本文编号:2803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80315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