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磁性附着体模拟静磁场对成骨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基础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2 12:44
   脉冲电磁场(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PEMF)作为促进骨修复的一种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达20多年,其促进骨折愈合的疗效已得到国内外的证实。然而其作用机制是磁场效应占主导还是电场效应为主,直至目前尚未阐明。静磁场(static magnetic fields,SMF)做为一种良好的力源为修复体提供辅助固位和作为正畸矫治力矫治错合畸形,且体积小,无外设电源,便于长期局部应用,因而正被广泛应用于口腔修复和正畸领域。最近的研究表明静磁场能促进新骨形成、预防种植体植入导致的骨密度降低以及促进牙槽骨改建。然而有关静磁场对骨组织的生物学效应尚未取得一致结论,静磁场对成骨细胞(osteoblasts)增殖、分化以及代谢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尚鲜见研究报道。因此,有必要对磁性附着体静磁场对骨组织的影响作深入研究。 一.研究目的 本课题旨在通过模拟Magnetic 800磁性附着体静磁场,对体外培养的SD大鼠成骨细胞进行三种强度(12.5mT、125mT和250mT)、持续不同时间的静
【学位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R783.5
【部分图文】:

成骨细胞,生长情况,梭形,胞浆


约3天左右即长满培养瓶底,达到汇合。采用骨组织块法获取的成骨细胞初期多为立方状或角形,胞浆有突起,体积小,核圆。细胞长满汇合时近似梭形,一周后细胞生长密集,呈复层生长,细胞形态主要为梭形(见图1一1,1一2)。图1一1原代培养OB生长情况(x100)图1一2传代培养OB生长情况(x100)2.成骨细胞的鉴定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细胞胞浆有蓝紫色颗粒。1{E染色胞浆嗜伊红。成骨细胞体外培养形成矿化的细胞外基质,培养至6一8周时形成矿化结节,经茜素红染色呈阳性反应。符合成骨细胞生物学特征,排除纤维细胞和其它同源细胞的可能(见图1一3,1一4,1一5)。图1一3OB碱性磷酸酶染色(X100)〔习1一什、声五〕口U工11己夕片亡二‘\/、IVU

生长情况,传代培养,原代培养,成骨细胞


约3天左右即长满培养瓶底,达到汇合。采用骨组织块法获取的成骨细胞初期多为立方状或角形,胞浆有突起,体积小,核圆。细胞长满汇合时近似梭形,一周后细胞生长密集,呈复层生长,细胞形态主要为梭形(见图1一1,1一2)。图1一1原代培养OB生长情况(x100)图1一2传代培养OB生长情况(x100)2.成骨细胞的鉴定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细胞胞浆有蓝紫色颗粒。1{E染色胞浆嗜伊红。成骨细胞体外培养形成矿化的细胞外基质,培养至6一8周时形成矿化结节,经茜素红染色呈阳性反应。符合成骨细胞生物学特征,排除纤维细胞和其它同源细胞的可能(见图1一3,1一4,1一5)。图1一3OB碱性磷酸酶染色(X100)〔习1一什、声五〕口U工11己夕片亡二‘\/、IVU

细胞,对照组,静磁场,细胞间隙


细胞汇合,细胞间隙减小,细胞排列整齐。培养至5天和7天时,细胞排列呈簇状,部分区域呈复层生长,细胞排列呈叠瓦状,细胞间隙消失,细胞形态呈梭形(见图1一6)。OB加载静磁场前细胞形态、排列与分布与对照组相同,12.5mT、125mT和250mT静磁场持续加载1、3、5和7天后,未观察到磁场处理组细胞在形态、数量、排列及分布上存在异常,与相应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见图1一6)。对照组培养1天对照组培养3天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吴芳蕾;李蜀光;陈晓峰;王丽艳;;静磁场作用下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对成骨细胞增殖性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年15期



本文编号:28106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8106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5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