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牙周炎与非牙周炎患者行牙种植同期引导骨组织再生术后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20-09-04 10:25
   目的:牙周炎已成为牙列缺损以及牙列缺失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牙周炎患者常由于牙槽骨的吸收,在进行牙种植术时经常出现牙槽骨存在骨量不足的问题。随着引导骨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可以在骨量不足的患者中提高牙槽骨的质量,扩大了种植修复的适应症,并且使牙种植术的成功率也得到了提高。但有文献证实牙周炎患者种植术后的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较牙周健康者高,且需要行GBR术的患者比无需行GBR术的患者骨吸收量高。本文的目的是在需要进行GBR术的前提下,对比分析牙周炎患者和非牙周炎患者负载后的种植体周围骨吸收差异。预期对牙周炎导致的牙列缺损或缺失,同时骨量不足的患者是否进行种植修复及其预后情况的预判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安徽省立医院就诊并接受牙种植同期GBR术的35例患者,男性15位,女性20位,年龄在21-69岁之间,共62枚种植体,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牙周炎组和非牙周炎组。其中牙周炎组15例,男性8位,女性7位,年龄在39-67岁之间,平均(53.40±9.14)岁,共32枚种植体;非牙周炎组20例,男性7位,女性13位,年龄在21-69岁之间,平均(46.50±13.69)岁,共30枚种植体。对每位患者复诊期间的牙周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包括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牙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和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分析牙周炎患者和非牙周炎患者在负载两年后牙槽骨吸收量的差别以及牙龈情况对骨吸收量的影响。结果:1牙周炎组PLI均数为(1.37±0.52)、PD为(1.43±0.30)、GI为(1.05±0.05),均较非牙周炎组高,分别为PLI均数为(1.30±0.46)、PD为(1.30±0.22)、GI为(0.84±0.45),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牙周炎组中近远中向和颊舌侧骨吸收量分别为(1.33±0.97)和(1.23±0.72),两者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牙周炎组中的近远中向和颊舌侧骨吸收量分别为(0.83±0.80)和(0.65±0.62),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牙周炎组的平均骨吸收量为(1.28±0.68)mm,比非牙周炎组的平均骨吸收量(0.72±0.62)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比较牙周因素对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的影响,发现牙龈指数(GI)存在显著性意义(P=0.03),而菌斑指数(PLI)和探诊深度(PD)对平均骨吸收量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利用颌面锥形术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影像资料能够测量牙种植体修复缺失牙负载2年后的种植体在各个方向上的周围骨吸收量。2牙周炎患者即使术前进行牙周治疗,术后行GBR术,负载2年后的骨吸收量相比非牙周炎的患者为多。3牙周因素对牙种植术后的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可以产生影响,牙周维持健康的患者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较少。
【学位单位】:皖南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783.6
【部分图文】:

种植体,矢状面,吸收量


图 1 种植体三维定位将矢状面放大 3 倍后可以测量种植体周围近远中骨吸收量,如图 2 所示。图 2 矢状面种植体近远中骨吸收水平a 种植术后 6 个月,冠修复之前的 CBCT;b 冠修复 2 年后 CBCT

种植体,矢状面,骨吸收


13图 2 矢状面种植体近远中骨吸收水平a 种植术后 6 个月,冠修复之前的 CBCT;b 冠修复 2 年后 CBCT同样的,将冠状面放大 3 倍后可以测量种植体周围颊舌侧的骨吸收量,3 所示。

骨吸收,种植体


冠状面种植体颊舌侧骨吸收水平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梅;;奥硝唑与丁硼漱口液联用治疗牙周炎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6年22期

2 汪婷婷;申林;苏阳;;六味地黄丸用于绝经期牙周炎患者牙周治疗临床评价[J];中国药业;2017年01期

3 王媛;吴非;;老年合并高血压牙周炎患者基础治疗及维护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6年06期

4 邓梅;;奥硝唑与丁硼漱口液联用治疗牙周炎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6年24期

5 范小红;楼小戟;;综合护理干预对牙周炎患者临床效果及相关指标的影响[J];健康研究;2017年02期

6 李绍春;李艳莉;;探讨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患者的疗效[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年09期

7 陈颐;;米诺环素治疗牙周炎患者的疗效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年07期

8 王党红;;对牙周炎患者进行正畸治疗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年03期

9 王璐;许凤;;慢性牙周炎患者应用种植修复的长期疗效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年12期

10 张莉莉;;综合护理干预对牙周炎患者牙周症状的改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年3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宏柏;陈作良;;吸烟与难治性牙周炎[A];FDI、CSA临床口腔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2 严娟;张雪玲;陈佩珠;;多媒体课件在牙周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A];全国口腔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陈淑;管兆兰;;老年牙周炎患者行激光治疗术的护理[A];全国口腔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林梅;王左敏;李一梓;李威;赵倩;张箐;张良琼;王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牙周炎患者血清白介素-33的检测及意义[A];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葛超荣;;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微生态特征初步研究[A];2008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丁俊清;张周文;冯翠兰;蔡楙琴;;牙周炎与唾液性激素关系的探讨[A];中华口腔医学会成立大会暨第六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7 吴妮;邓洋;闫萍;;健康管理对牙周炎患者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A];第十次全国老年口腔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5年

8 冯利;何健民;郭敏;;牙周炎遗传因素的探讨[A];遗传学进步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向学熔;晏莺;杨梅;;Nd:YAG激光非手术疗法在老年牙周炎患者中应用前景[A];第十次全国牙周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4年

10 石梦;危伊萍;路瑞芳;聂勇;胡文杰;吴晓磊;;牙周炎患者颊黏膜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A];2018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牛斯;“牙齿再生医疗” 造福牙周炎患者[N];医药经济报;2002年

2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张海澄;牙齿不好,小心心脏[N];中国医药报;2016年

3 晁玲;牙周炎老人更易形成血栓[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4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医院口腔科主任 侯德恩;盐酸米诺环素结合超声龈下刮治术对牙周炎患者临床指标和疼痛程度的影响[N];中国信息报;2010年

5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司燕;口腔有病累及全身[N];健康报;2008年

6 副主任医师 吴昊 通讯员 徐海英;牙周的维护[N];大众卫生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克瑾;慢性牙周炎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及与慢性肾脏疾病的相关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2 孙伟莲;牙周干预对伴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脂联素、炎性因子和糖脂代谢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2年

3 郭世杰;血浆内毒素在牙周炎患者罹患冠心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芮茜;牙周炎与非牙周炎患者行牙种植同期引导骨组织再生术后对比分析[D];皖南医学院;2019年

2 李茜茜;两种矫治技术治疗牙周炎患者牙周健康影响及上颌切牙区牙槽骨改变的对比分析[D];郑州大学;2019年

3 陈旷诗;牙周炎患者焦虑抑郁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8年

4 齐佳妮;牙周炎患者种植二期术后牙龈愈合状况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张梅;伴有冠心病的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炎相关致病菌的检测[D];山东大学;2009年

6 鲍U嗢

本文编号:28122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8122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4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