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LeFortⅠ型截骨术对骨性Ⅲ类错(牙合)鼻部侧貌及鼻中隔变化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4 13:26
目的:探讨上颌行LeFortⅠ型截骨术对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术后鼻中隔及鼻部软组织的特征变化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选择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口腔医院就诊的20名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男性10名,女性10名,平均年龄20.89±1.85岁),对其术后鼻中隔面积及鼻部软组织侧貌变化进行回顾性研究。病例纳入标准:(1)成人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ANB-4.5°,Wits-8mm;(2)行“上颌LeFortⅠ型截骨术+下颌双侧升支矢状骨劈开术(BSSRO)+下颌颏成形术”,未行鼻旁区填塞术;(3)正颌手术术前后均行正规正畸治疗,术前去除牙代偿,术后精细调整;(4)鼻中隔无严重偏曲及其它特殊异常;(5)面中部无外伤史;(6)无唇腭裂及其他全身系统性疾病;(7)术前术后治疗资料信息完整。所有患者均分别于进行“上颌LeFortⅠ型截骨术+下颌双侧升支矢状骨劈开术(BSSRO)+下颌颏成形术”手术前1周内(T2)以及手术后10-12个月时(T3),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锥形束计算机断层(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扫描;患者于正畸治疗开始前(T1)及正畸治疗结束时(T4)在相同条件下拍摄头颅侧位片。取患者行正颌手术前1周时(T2)以及正颌术后12个月时(T3)的CBCT影像,在三维方向寻找最清晰鼻中隔的正中矢状向断层面,测量鼻中隔软骨、犁骨、筛骨垂直板以及鼻中隔的面积,对测量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选择患者正畸治疗前(T1)以及正畸治疗结束时(T4)头颅侧位片,测量鼻根点距、鼻中点距、鼻尖点距、鼻额角、鼻尖角以及鼻唇角,对实验测量数据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将实验所测得的相关数据输入SPSS21.0软件,进行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鼻中点距离、鼻尖点距离、鼻额角的变化则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鼻根点距离、鼻唇角、鼻尖角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2)比较手术前和手术后12个月时面中部鼻中隔软骨、筛骨、犁骨及鼻中隔总面积无显著统计差异,但术后鼻中隔总面积有增加趋势。结论:成人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在行上颌LeFortⅠ型截骨术术后,通过实验测量可知手术后鼻根点变化不明显,而鼻中点、鼻尖点变化明显,进而鼻部软组织侧貌改善明显,术后鼻中隔总面积变化无显著性差异,但鼻中隔总面积有增加趋势。未行鼻旁区填塞术的成人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鼻部软组织侧貌的变化可能主要是由于上颌骨块移动引起的骨改建造成。
【学位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783.5
【部分图文】:
择 2012 年 1 月至 2016 年 12 月期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正颌外科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 2,女性 10 名,平均年龄 20.89±1.85 岁。患者纳入标准:(1)成人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ANB<-2)行“上颌 LeFortⅠ型截骨术+下颌双侧升支矢状骨劈开术形术”,未行鼻旁区填塞术;(3)正颌手术术前后均行正规代偿,术后精细调整;(4)鼻中隔无严重偏曲及其它特殊异外伤史;(6)无唇腭裂及其他全身系统性疾病;(7)术前。
术前鼻根点距鼻尖点距鼻中点距
术后鼻根点距鼻尖点距鼻中点距
【学位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783.5
【部分图文】:
择 2012 年 1 月至 2016 年 12 月期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正颌外科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 2,女性 10 名,平均年龄 20.89±1.85 岁。患者纳入标准:(1)成人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ANB<-2)行“上颌 LeFortⅠ型截骨术+下颌双侧升支矢状骨劈开术形术”,未行鼻旁区填塞术;(3)正颌手术术前后均行正规代偿,术后精细调整;(4)鼻中隔无严重偏曲及其它特殊异外伤史;(6)无唇腭裂及其他全身系统性疾病;(7)术前。
术前鼻根点距鼻尖点距鼻中点距
术后鼻根点距鼻尖点距鼻中点距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伟;谢晓艳;王兴;王晓霞;傅开元;李自力;;上颌Le Fort Ⅰ型分块截骨术及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对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髁突位置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年05期
2 王帅;王ed;姜f
本文编号:28182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81822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