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Mimic-miR-503和Inhibitor-miR-144联合转染对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9-22 11:20
   目的1.对比原代细胞BMSCs、ADSCs细胞增殖能力,成骨、成脂分化能力,选择合适的干细胞作为本实验的研究细胞。2.观察在成骨诱导环境下,脂肪干细胞内miR503、miR144的表达情况。3.检测Mimic-miR503、Inhibitor-miR144促进ADSCs成骨分化,Mimic-miR503、与Inhibitor-miR144联合转染对ADSCs成骨分化具有协同作用。方法提取SD大鼠原代BMSCs和ADSCs,通过显微镜下比较细胞的形态;细胞流式检测细胞表型;P3代细胞计数,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并绘制生长曲线;成骨诱导进行ALP染色、茜素红染色、成脂诱导行油红O染色;qRT-PCR检测成骨、成脂相关基因比较两组细胞的成骨成脂分化能力。P3代ADSCs成骨诱导组和空白对照组,利用qRT-PCR检测miR503和miR144相对表达量。miRNA数据库Target Scan(http://www.target scan.org)预测miRNA503-5p和miRNA144-5p相关作用靶点,miRNA503-5p靶向成骨基因主要包括:WNT3ɑ、ATK3、SMAAD7、WNT4,miRNA144-5p靶向成骨基因主要包括:TFG、SMAD6、SMAD5、SMAD1、WNT2、WNT5α、WNT7α、BMP10、MMP13等。体外转染Mimic-miR503(M组)、Inhibitor-miR144(I组)、Mimic-miR503和Inhibitor-miR144混合物(M+I组)、实验对照组(NC组),实现miR503的过表达和miR144低表达;细胞流式检测ADSCs的细胞表型;MTT检测四组ADSCs的增殖能力并绘制相关生长曲线;ALP染色、qRT-PCR、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的成骨标志物。结果BMSCs、ADSCs均可稳定传代至P10代,细胞形态均一,稳定;均具有成骨、成脂分化能力;细胞增殖实验显示P3代ADSCs的增殖能力强于BMSCs(P0.05)。QRT-PCR显示:ADSCs成骨诱导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miR503表达量升高50倍,miR144表达量降低2倍。M组、I组、M+I组分别相对于NC组,ALP染色强度较强(116.623±3.02%,117.9753±2.97%,141.2263±3.59%)。与M组、I组相比,M+I组ALP染色强度较强(25.7230±2.73%,24.5267±2.53%)。qRT-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M组、I组、和M+I组细胞中的所有成骨相关基因(RUNX2、BSP、OCN)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NC组的表达水平,M+I组细胞中的成骨相关基因(RUNX2、BSP)的表达水平则明显高于M组和I组的表达水平,且M组与I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结论相对于BMSCs,ADSCs具有来源广泛,增殖能力强,具有骨向分化能力,ADSCs可为本实验成骨分化的研究细胞。miR503、miR144可能参与调控ADSCs成骨分化。M+I组成骨能力强于M组、I组,转染组成骨能力都强于阴性对照NC组。Mimic-miR503活化经典Wnt/β-catenin通路、Inhibitor-miR144活化SMAD信号通路促进ADSCs骨向分化,Mimic-miR503和Inhibitor-miR144协同促进骨向分化。
【学位单位】:锦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78
【部分图文】:

生长曲线,形态特征,细胞的,大鼠


图1:P3和P10 BMSCs和ADSCs两组细胞的形态特征。A.分离培养得到的大鼠BMSCs(P3);B.分离培养得到的大鼠ADSCs(C.传代培养大鼠BMSCs(P10);D.传代培养大鼠ADSCs(P10)二、BMSCs和ADSCs生长曲线该生长曲线可简单的分为:细胞经过数分钟的悬浮期随后贴壁,经同的潜伏期;随后进入细胞对数增长期;细胞密度达到饱和时,即达到然后退化消亡期。图2结果可看出BMSCs前2d生长速度稍快于ADSCs,但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BMSCs,两组细胞在第6d时到稳定期,BMSCs总数仅的6倍,而ADSCs总数为起始时的10倍。

曲线,曲线,分化能力,表达率


17图2:P3代 BMSCs和ADSCs增殖曲线呈典型的“S”形(P<0.01,**表示)三、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结果流式结果图 3 显示:P3BMSCsCD34(造血干细胞的表面标志)和 CD45(白细胞表面抗原)表达率较低分别为 1.73%和 0.58%,CD29 和 CD90(间充质干细胞表达标志蛋白)表达率在 95%以上,强阳性。P3ADSCs 也表现出相似的 CD34、CD45 低表达和 CD29、CD90 的 强阳性表达。图 3:p3 BMSCs 和 ADSCs 表面抗原标记物的表达四、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两组细胞诱导组和空白对照组进行ALP染色(见图4),以胞浆内含有蓝色颗粒为阳性反应。发现,两组细胞成骨诱导组蓝色沉淀明显多于空白对照组,说明两组细胞均有骨向分化能力,BMSCs骨向分化能力强于ADSCs。

曲线,表面抗原,标记物,表达率


图2:P3代 BMSCs和ADSCs增殖曲线呈典型的“S”形(P<0.01,**表示)三、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结果流式结果图 3 显示:P3BMSCsCD34(造血干细胞的表面标志)和 CD45(白细胞表面抗原)表达率较低分别为 1.73%和 0.58%,CD29 和 CD90(间充质干细胞表达标志蛋白)表达率在 95%以上,强阳性。P3ADSCs 也表现出相似的 CD34、CD45 低表达和 CD29、CD90 的 强阳性表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肖仕辉;韦庆军;赵劲民;薄占东;韦积华;李伟岸;;全骨髓贴壁法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定向成骨诱导分化及鉴定[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年06期

2 郑亮;李萍华;刘钰瑜;崔燎;;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脂肪细胞的分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32期

3 王亦菁,金岩,史俊南,刘源,轩东英;牙髓干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表达研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丽莉;BMP-Smad信号通路的调节及其在成骨分化中的作用[D];山东大学;2013年

2 张文文;BMP9需通过调控Notch信号通路诱导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243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8243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f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