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光动力学联合5-FU缓释剂治疗兔口腔Vx-2肿瘤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4 08:39
   目的 1.建立一种操作更加简单、成活率高、生物相似性高的口腔鳞状细胞癌动物模型,为口腔肿瘤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2.采用光动力学疗法( photodynamic therapy,PDT )联合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缓释剂治疗口腔鳞癌,研究其在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中是否具有协同和强化作用。 方法 采用局部植入瘤块法建立100只兔Vx-2口腔鳞癌动物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5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静脉给药组;C组,缓释剂组;D组,PDT组;E组,缓释剂联合PDT组。A组:不予任何处理;B组:全麻后耳缘静脉注射2.5mg/ml氟尿嘧啶溶液30ml(75mg),注射速度控制为0.5ml/min;C组:将5-FU缓释剂用专用植药针按时钟4个位点植入到肿瘤中,单点给药不超过20mg,总剂量为75mg;D组:先从耳缘静脉注入稀释为1mg/ml的HPD0.3mg/kg,避光养殖24h后麻醉。照射时术区外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保护,光纤末端距离肿瘤约2cm,波长630nm,光斑覆盖肿瘤,激光功率密度为200mW/cm3,照射10min,能量密度为100J/cm2;E组:先局部植入5-FU缓释剂(方法剂量同C组)然后予以激光照射,照射前24h静脉注射HPD。接下来对各实验组兔子精神、饮食、活动等行为学进行观察,连续五周测量肿瘤体积,五周后处死动物取肿瘤组织做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流式细胞仪等来评价肿瘤抑瘤率、生长状态、肿瘤细胞的凋亡率及肿瘤组织中p53基因蛋白表达情况来初步研究PDT联合5-FU缓释剂的疗效,各组数据比较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具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 1. Vx-2肿瘤移植成功率较高,成瘤率百分之百,操作简单,具有可重复性。 2.治疗后连续观察五周并测肿瘤体积,发现治疗后第1周各组间肿瘤体积无明显差异,第2周起空白对照组、静脉给药组和PDT组肿瘤生长较缓释剂组和联合治疗组较快。联合治疗组兔子精神状态、饮食、活动等均较其他各组稍显优势。 3.治疗后第五周观察并计算抑瘤率得:静脉给药组(39.9±15.9)%;缓释剂组(73.8±22.3)%;PDT组(50.6±21.8)%;联合治疗组(93.6±19.5)%,联合治疗组抑瘤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与其他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4. HE染色镜下观察肿瘤组织为鳞状细胞癌,联合治疗组较其他组肿瘤细胞增殖能力下降、核分裂像罕见、细胞大量死亡或凋亡、出现空泡样变、核固缩等现象。 5.免疫组化测得各组p53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为:空白对照组(60%)、静脉给药组(50%)、缓释剂组(30%)、PDT组(45%)、联合组(15%),联合组明显低于其他组,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6.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结果:空白对照组(5.05±1.19)%、静脉给药组(11.81±0.89)%、缓释剂组(25.80±13.78)%、PDT组(20.32±11.24)%、联合组(32.51±15.32)%,联合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与其他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缓释剂组高于静脉给药组及空白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PDT组与空白对照组和静脉给药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缓释剂组与PDT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采用Vx-2肿瘤组织块移植法建立口腔鳞状细胞癌操作简单,成活率高,是一种较好的可供口腔肿瘤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在口腔鳞癌治疗上5-FU缓释剂较常规静脉给药在维持抗瘤有效浓度,治疗疗效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与PDT联合应用时在抑制肿瘤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上较其单独应用效果显著。因此我们可以得出5-FU与PDT联合应用可能成为治疗口腔鳞癌的一种新的临床治疗方法。
【学位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R739.8
【部分图文】:

颌面外科,制药工业,内包装,注射针


15尿嘧啶约 图 2 5-FU 缓释系统剂及散装剂两种;管装剂内包装为注射针用有效期三年;n derivative,HPD)为北京制药工业研究所产):250mg/支,上海海普制药厂,购自合肥百P 和 DAB 试剂盒购自福州迈新产品; Kit:由安医附院中心实验室提供;颌面外科病房提供;

流式,缓释剂,肿瘤组织,静脉给药


B 20 50C 20 30D 20 45E 2010141117222132205252 1510.42 0.0343.4 流式细胞仪测肿瘤细胞凋亡率结果各组随机取 10 个样本的肿瘤组织上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得空白对照组肿瘤组织凋亡率为(5.109±1.641)%;静脉给药组肿瘤组织凋亡率为(11.977±0.552)%;缓释剂组肿瘤组织凋亡率为(24.481±15.483)%;PDT 组肿瘤组织凋亡率为(20.824±7.486)%;缓释剂联合 PDT 治疗组肿瘤组织凋亡率为(35.614±15.190)%。缓释剂组与 PDT 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图 8-3,8-4),缓释剂组与空白对照组及静脉给药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图 8-1,8-2,8-3),PDT 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图 8-4,8-1),缓释剂联合 PDT 治疗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图 8-5)。

静脉给药,流式,缓释剂,肿瘤组织


B 20 50C 20 30D 20 45E 2010141117222132205252 1510.42 0.0343.4 流式细胞仪测肿瘤细胞凋亡率结果各组随机取 10 个样本的肿瘤组织上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得空白对照组肿瘤组织凋亡率为(5.109±1.641)%;静脉给药组肿瘤组织凋亡率为(11.977±0.552)%;缓释剂组肿瘤组织凋亡率为(24.481±15.483)%;PDT 组肿瘤组织凋亡率为(20.824±7.486)%;缓释剂联合 PDT 治疗组肿瘤组织凋亡率为(35.614±15.190)%。缓释剂组与 PDT 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图 8-3,8-4),缓释剂组与空白对照组及静脉给药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图 8-1,8-2,8-3),PDT 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图 8-4,8-1),缓释剂联合 PDT 治疗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图 8-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银铎,李秀琴,陆景明;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在晚期卵巢上皮癌化疗效果中的预测价值[J];癌症;2001年02期

2 马丽萍,张文庚,曹国栋,王申五,张志义;转促凋亡基因胃癌细胞的光动力学治疗实验研究[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3 魏振平,黄蕾,韩静,李勇;5-氟尿嘧啶胃漂浮滞留缓释片的制备[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4期

4 黎小平;王凡;张俊华;;光动力联合5-FU治疗裸鼠直肠移植瘤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06年03期

5 张黎峰,徐世正,梁虹,江珊;可移植性兔皮肤肿瘤模型的建立[J];广东医学;2004年01期

6 贺银成,袁月英,陈纪伟,乔建国,史海安;5-Fu控释剂对Walker-256移植性鼠肝癌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J];湖北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7 杨凯,陈绍维,陈睿,温玉明;隐形顺铂聚乳酸纳米微粒对口腔鳞癌原发灶的靶向性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8 章莹,侯春林,陈爱民;壳多糖阿霉素缓释药粒的体内释放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8年01期

9 刘嵘,王建华,周康荣,颜志平,钱晟,邵国良,罗剑均,姜莺,沈继章;兔VX-2肝肿瘤模型及影像学评价方法[J];中国临床医学;2000年03期

10 翟福英;姜领;赵昕;;氩氦刀冷冻治疗肝肿瘤对兔肾功能的影响[J];医学检验与临床;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28255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8255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7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