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钴铬合金表面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4 11:12
   钴铬合金铸造支架的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RPD)是临床广泛应用的牙列缺损的修复方式之一。但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均发现,RPD戴入后,其卡环、基托、连接体有碍口腔自洁功能,影响口腔微环境,从而可导致基牙的龋病、牙龈炎、牙周炎的发生。近年来,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TiO_2)以优异抗菌效果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得到国内外学者的认可,已在口腔RPD基托树脂、种植体、正畸拖槽中应用。本研究采用溶胶-凝胶(solution-gelation,sol-gel)工艺、浸渍提拉法(dipcoating method)在RPD钴铬合金支架表面制备正三价铁离子掺杂(Fe~(3+)-doped)的二氧化钛薄膜;同时对其力学性能和抗菌性能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通过RPD钴铬合金支架的抗菌性能来提高其自洁功能,从而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持。 第一部分掺杂铁离子的二氧化钛膜制备及性能表征 目的:在钴铬合金表面制备Fe~(3+0掺杂的二氧化钛薄膜。 方法: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采用sol-gel工艺、浸渍提拉法在钴铬合金表面制备Fe~(3+)掺杂的二氧化钛膜,利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microscopy,SEM)、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X射线能谱仪(Energy DispersiveSpectroscopy,EDS)分别表征薄膜的表面和横断面形貌、晶相结构及元素成分,并通过划痕法和磨损实验测试膜基结合强度及薄膜的耐磨性。 结果:钴铬合金试样表面形成一层厚约267nm~310nm、平整致密的金黄色透明薄膜,薄膜成分为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其主要元素成分有O、Ti、Fe。膜基结合力平均值为68.37N,同等磨损实验条件下,镀膜试样的失重量约为未镀膜者的2/5。 结论:sol-gel工艺在钴铬合金表面制备Fe~(3+)掺杂的二氧化钛薄膜光滑平整,具有良好的膜基结合力与临床应用价值。 第二部分掺杂铁离子的二氧化钛膜对变形链球菌的抗菌性能 目的:探讨掺杂Fe~(3+)的二氧化钛薄膜在体外对变形链球菌的抗菌效果。 方法:采用sol-gel浸渍提拉法在钴铬合金表面制备未掺铁和不同Fe~(3+)掺杂量的二氧化钛薄膜。采用贴膜法测试纯二氧化钛薄膜和掺Fe~(3+)二氧化钛薄膜分别在紫外光、荧光灯、黑暗条件下对变形链球菌的抗菌活性,并测定最佳抗菌活性时Fe~(3+)掺杂量,以未制备二氧化钛膜的钴铬合金为对照组。 结果:在紫外光、荧光灯、黑暗三种条件下,掺Fe~(3+)量为0.5%摩尔比的二氧化钛薄膜的抗菌率分别是92.06%、86.04%、74.04%,纯二氧化钛薄膜的抗菌率则分别是69.39%、54.73%、39.62%。三种不同光照条件下掺杂的和未掺杂薄膜的抗菌活性,以及同一薄膜在三种光照条件抗菌活性均存在着统计学差异(P<0.05)。Fe~(3+)/Ti的最佳摩尔比在紫外光和黑暗条件下为2%,荧光灯下为1.5%。 结论:掺Fe~(3+)的二氧化钛薄膜抗菌活性高于未掺杂Fe~(3+)的二氧化钛薄膜,可通过调整Fe~(3+)的掺杂量可优化其抗菌活性。
【学位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R783.1
【部分图文】:

钴铬合金表面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OXOID厌氧罐

形态图,油镜,形态图,形态


照条件的抗菌活性不全相等(P<0.05)(表2一3),再进行两两比较(表2一4),各组间均存在差异 (P<0.05)。3.表2一5和图2一4为不同Fe3‘掺杂量薄膜的抗菌率,由此分析可知Fe3‘/Ti的最佳摩尔比在紫外光和黑暗条件下为2%,荧光灯下为 1.5%。热热期映铃麟碳翰硬余余 翼翼 翼熟 熟 覆 覆覆 覆 矍矍蒙彝彝羲 羲摹薰爵爵臻臻 臻耀鬓黝黝图2一2菌落的形态图2一3油镜下形态革兰染色阳性(xlooo)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承遇,陶瑛;玻璃成分设计与调整(十一)[J];玻璃与搪瓷;2003年05期

2 刘敬肖,杨大智,蔡英骥;溶胶-凝胶法制备TiO_2与SiO_2-TiO_2薄膜对医用NiTi合金的表面改性[J];材料研究学报;2002年05期

3 张永彬,赵景畅,莫威,吴兴惠;TiO_2薄膜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01年03期

4 陈建治,肖文林,陈治清;义齿清洁常用方法[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1年05期

5 余占海,刘斌,李燕平;可摘局部义齿基牙健康状况的实验研究[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4年02期

6 李斌,姚月玲,安银东,陈钢;纳米非晶金刚石膜改善义齿基托表面变形链球菌黏附量的研究[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5年02期

7 黄丽娟;李建;樊新民;;钴-铬合金表面氮化钛薄膜的制备及其机械性能的研究[J];口腔医学;2007年03期

8 王潇婕;许智轩;赵彦涛;孙延;张玉梅;;添加纳米二氧化钛树脂基托材料抗菌性能的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05期

9 王湘艳;何明;周雪锋;杨祝红;李伟;冯新;陆小华;;具有纳米结构的TiO_2纤维光催化氧化活性[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周雪锋;钱清华;胡煜艳;陆小华;;溶胶凝胶法制备平整TiO_2薄膜及其表征[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留学;具有光催化活性的纳米TiO_2复合抗菌纤维的低温制备及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白石;纳米抗菌复合膜的制备及对口腔细菌抗菌性能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256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8256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0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