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末端可吸收牵张种植体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1 03:59
   种植义齿因其可以长期稳定的行使功能和优于传统修复方式的美学效果,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应用。然而,由于拔牙、牙周病、创伤、肿瘤等导致的牙槽嵴高度不足却可能引起种植体无法植入、修复美学缺陷,甚至治疗失败。这是目前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类似的病例中,通过牙槽嵴增高术可以重建理想的牙槽嵴高度,建立适合于种植体修复的环境。目前用于解决牙槽嵴高度不足的方法主要有onlay或sandwich骨移植技术、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GBR)及牙槽嵴牵张成骨(ADO)等。其中,ADO应用于实验和临床的首例报道出现于1996年。与其它方法相比较,ADO具有独特的优势,例如,软、硬组织可以同步升高,无需取骨,避免了取骨区损伤,与游离骨移植相比更小的骨吸收率等。 然而,传统的ADO技术需要进行三次外科手术,分别是:牵张器植入,牵张器取出,牵张完成8-16周后进行的种植体植入。此后,仍需要再等待4-6个月,待种植体愈合后才能进行义齿修复。以上复杂的过程对于患者和医生均是难以接受的,所以目前急需一种更加简单有效的方法。因此,一种叫做牵张种植体(DI)的新设备应运而生,它同时将牵张成骨和种植体的功能集于一身,大大简化了治疗过程,缩短了治疗时间。 虽然DI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但现有DI的复杂结构却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首先,功能段(FP)是它行使功能的主要部分,但它的长度过短,难以承受强大的咬合力;其次,中心螺丝(DS、CS)在长期的受力过程中容易损伤甚至折断;再次,在可能出现的失败病例中,固定段(SP)难以取出。因此,为了让DI更适合临床应用的要求,我们将对它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在本课题中,我们优化设计并制作了一种末端可吸收DI,并通过离体生物力学测试,及离体、在体动物牵张实验评价该DI的性能,利用X线片、CT、Micro-CT、组织切片等技术对其牵张成骨性能进行观察,以期实现“早期可靠牵张,远期最佳载力”。 第一部分:末端可吸收DI的设计制作 实验一:末端可吸收DI的设计及制作 方法:分析现有DI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外形结构及制作材料方面的优化改进,确定各部分的具体参数,并根据优化结果加工制作一种末端可吸收的DI。 结果:找到了现有DI在外形结构、生物力学性能及从牵张器到种植体转化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本课题组以前对DI生物力学结构进行优化的结果,并根据DI的应用目标提出了优化改进的方法,分别为:TP与SP的长度比R=8:2,DS直径D≥2mm,及使用可吸收材料制作SP段。依据以上优化改进方案,我们成功加工制作出了末端可吸收的DI。 第一部分结论: 1.对DI的外形、生物力学结构及牵张器到种植体的转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找到现有DI的不足,并进行了优化改进。 2.根据优化结果R=8:2,D≥2mm,SP段可吸收,加工制作了一种末端可吸收DI。 第二部分:离体实验 实验二:末端可吸收DI的生物力学测试 方法:将上述优化改进后的末端可吸收DI与普通种植体进行体外生物力学检测实验:周期荷载疲劳及轴向拔出实验。 结果:轴向拔出实验,DI的最大拔出力为1114.13±75.52N,普通种植体的为1102.38±114.16N,二者在统计学上无差别(P0.05);周期荷载疲劳实验,经过240万次的连续加载(模拟10年咀嚼状态),所有DI与普通种植体均未发生疲劳损伤。 实验三:末端可吸收DI的离体犬下颌骨牵张实验 方法:;利用已建成的牙槽嵴高度不足犬模型,截取其下颌骨,模拟截骨、DI植入的手术过程,并在DI植入后进行牵张测试。 结果:手术操作过程顺利,针对以往牵张成骨手术中的弊端,采用创新的手术方式,成功模拟了手术过程。术后成功将移动骨段牵起。 第二部分结论: 该末端可吸收DI的生物力学性能良好,牵张性能良好。 第三部分:动物实验 实验四:牙槽嵴高度不足动物模型的建立 方法:拔除6只家犬双侧下颌全部前磨牙,修整牙槽嵴,3个月后,待其拔牙创骨质完全恢复,牙槽嵴高度不足的犬模型即建成。 结果:自创的麻醉方式提高了手术效率及安全性。拔牙后3个月肉眼观察及X线片均显示牙槽嵴高度不足的犬模型建立成功。 实验五:末端可吸收DI的植入及牵张成骨 方法:将已成功建立的6只牙槽嵴高度不足犬模型作为实验动物,采用创新的前庭沟底黏骨膜切口及超声骨刀截骨,完成DI植入手术。植入完成后5天开始以1mm/2d的速度进行牵张成骨,共12天,牵高6mm。 结果:使用创新术式成功完成DI植入术,并避免了以往同类手术的一些弊端;术后成功将牙槽嵴牵高6mm。 实验六:末端可吸收DI牵张成骨效果的评价 方法:分别对牵张完成后1月、2月及3月的实验犬进行大体、X线片、CT扫描、Micro-CT扫描及组织切片检查,对牙槽嵴高度不足犬模型牵张成骨的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大体观察:所有DI均稳定,未出现松动、脱落,位置保持不变,移动骨段高度保持良好。X线片、CT扫描、Micro-CT扫描、硬组织切片结果均显示牵张区域在牵张完成后3个月内逐渐生成新骨,到3个月时新骨与周围自体骨已无明显区别。 第三部分结论: 1.创新的DI植入术,及优化后的DI能有效减小术区软硬组织的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小患者痛苦。并对术后移动骨段的安全及DI的稳定提供保障。 2.动物实验结果证实该末端可吸收DI具有较为可靠的牵张成骨性能。
【学位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R783.6
【部分图文】:

颌骨,松质骨,骨小梁


第四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更全面,且更加被认可的分类方法是既考虑到颌骨的骨量,又考虑到其骨质类方法,lekholm 和 Zarb[12]依据皮质骨与松质骨的含量比例以及松质骨的疏松,将颌骨质量分为四级(图 1):Ⅰ级,颌骨几乎完全由均质的密质骨组成,仅有很少量的松质骨;Ⅱ级,颌骨由厚层的密质骨包绕骨小梁密集排列的松质骨组成;Ⅲ级,颌骨由薄层的密质骨包绕骨小梁密集排列的松质骨组成;Ⅳ级,颌骨由薄层的密质骨包绕骨小梁疏松排列的松质骨组成。

牵张,可操作,时损,优化分析


连接状态 牵开状态图 1:Gaggl 设计的 DII 存在的问题:1、FP 作为整个 DI 行使主要功能的部分,合力时稳定性差。2、SP 在遇到并发症或愈合失败时难以取易在承受较大外力时损坏。4、整个 DI 成哑铃型,结构过造成应力集中,进而损伤部件,也影响到其实用性及可操作I 的问题的改进方法及 SP 段长度及其比例进行优化分析,找到最适于临床应用互间的比例为 FP:SP=8:2[140]。(图 2) 的直径及牵张长度进行优化,找到外形及强度最佳时的参数该直径下牵张高度可大于 6mm[141]。(图 2)

螺纹结构,柱状,长度,连接颈


图 2:DI 的优化结果2.3 DI 的设计通过对现有骨内牵张设备及现有 DI 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和分析,确定 DI 的基本结构包括上部 FP,下部 SP、中间的 DS(图 1)。FP、SP 均为空心柱状结构,FP 上端在未来的义齿修复中要连接颈部基台,FP、SP 的柱状空心与其长轴平行,其内表面与 DS 以螺纹结构连接。其中 SP 的柱状空心底端是封闭的,以起到对 DS 的支撑作用。FP、SP 外径为常规种植体应用较多的4.3mm,内径为 2.0mm,总长度受到牙槽嵴高度的限制设计为 10.0mm;DS 长 12.0mm,其可以达到的牵张长度为 6.0mm,DS 直径依据前期优化结果设计为 2mm。根据前期的优化结果,FP 与 SP 的长度比在 8:2 时,其生物力学性能最佳,所以 FP 的长度设计为8mm,SP的长度设计为2mm。FP、SP均为内外螺纹结构,外螺纹螺距为0.7mm,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光英;赵华强;;骨膜与牵张成骨关系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03期

2 屈汉廷,潘可风;颌骨骨量不足的牙种植术[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医学辑);2000年11期

3 王桥,何黎升,赵晋龙,刘宝林;种植型骨牵张器的初步实验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4 何黎升,王桥,刘宝林,赵晋龙;种植型骨牵张器的设计[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5 胡杨;马莹;何惠宇;;兔下颌骨前牙区剩余牙槽嵴模型的建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0期

6 王兴,林野,周彦恒,范海东,李自力,伊彪;口内入路的颌骨牵引成骨技术[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0年03期

7 林野,王兴,李健慧,邱立新,陈波;牙槽骨垂直牵引成骨种植术的临床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2年04期

8 孙铭,王景云,孙宏晨;牙槽嵴增高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3年04期

9 邱立新,王兴,林野,刘宇;引导骨再生的生物膜技术在种植义齿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8年01期

10 蓝旭,杨志明;生物衍生骨材料[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5年03期



本文编号:28496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8496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9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