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T-Scan系统结合肌电图调(牙合)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1例
发布时间:2020-10-21 21:09
目的:通过对肌筋膜疼痛功能紊乱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dysfunctionsyndrome,MPD)患者利用T-Scan系统进行调(牙合)治疗,结合肌电图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颌面部肌功能状态及咬合情况,分析利用T-Scan系统对MPD患者进行调(牙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明显效果,符合调(牙合)的适应症,取其观测模型,分析咬合情况,在调(牙合)治疗前和治疗后一个月、三个月时分别用T-Scan系统对其进行咬合分析,结合肌电图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颌面部肌功能状态,并通过颌面疼痛量化分析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VAS疼痛量化表测量其疼痛值改变情况来进行调(牙合)治疗的疗效分析。 结果: 1.临床症状检查结果 调(牙合)治疗后,患者颌面部疼痛不适患症状明显减轻,VAS疼痛指数在治疗前后存在显著差异。 2.咬合力中心点(COF) 经过调(牙合)治疗后,患者的咬合力中心点位置趋于中央,双侧同时接触并且双侧力量均衡。 3.咬合分离时间(DT) 调(牙合)治疗后,患者的咬合分离时间位于正常范围内(小于0.5秒)。 4.颌面部肌功能状态 经过调(牙合)治疗后,患者的双侧颞肌、咬肌肌功能改善明显,协调性好。 结论: 1.肌筋膜疼痛功能紊乱综合征患者通过T-Scan系统进行调(牙合)治疗后,使患者的咬合力中心点趋于中心位置,咬合分离时间明显比调(牙合)前缩短(小于0.5秒),恢复了稳定、协调的咬合关系;使功能紊乱和痉挛的咀嚼肌恢复正常,从而保证了(牙合)、肌肉、关节的协调,缓解了临床症状,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2.T-scan系统能够客观、真实、准确地反应出咬合接触点的详细情况,可以精确的找出患者的咬合异常所在,并可以准确的指导调(牙合)。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R78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50603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R78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宁;刘文英;;前牙?垫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伴深覆?的临床观察[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6年04期
2 胡志刚;程辉;程祥荣;;T-Scan II系统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6年02期
3 殷新民,张道珍;老年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研究[J];口腔医学;2000年04期
4 杨艳,邓益辉,杨大珍,孙玮;正畸治疗在颞下颌关节病治疗中的作用[J];口腔医学研究;2002年03期
5 王晟;安钢;胡孝渊;;稳定型咬合板用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疗效评价[J];口腔医学研究;2006年01期
6 周小陆,储嘉琪,骆小平,杨小静;流体静力?垫在TMD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3年08期
7 周小陆,杨洁,骆小平;应用?分离时间延长理论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3年09期
8 黄宏平,易新竹,李晓箐;义齿式?垫治疗后牙游离缺失的颞下颌关节病[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0年03期
9 张渊,王美青;应用T-Scan II系统对TMD患者调?治疗的分析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3年03期
10 秦海燕;王美青;袁莉;;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疼痛症状的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01期
本文编号:28506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85060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