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种植体周围炎的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犬种植体周围炎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目的 目前,对于种植体周围炎的研究多局限于延期种植,对于即刻种植术后引起种植体周围炎的研究较少,本实验在Beagle犬口腔内建立即刻种植体周围炎模型,并对实验组进行洁治、刮治等牙周治疗。探讨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病机制,及牙周治疗对种植体周围炎的疗效。可为临床即刻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提供一定帮助。 研究方法 1.即刻种植 6只重量为10kg左右的健康成年Beagle犬,每只拔除双侧第二,三,四前磨牙后,即刻植入直径3.8mm×长度10mm的种植体。 2.实验分组 伤口愈合3个月后,进行二期手术,连接基桩。每只犬口腔内六枚种植体分为三组,A组(不做丝线结扎处理,对照组),B组(种植体周围炎组+不做牙周治疗)在种植体基台处丝线结扎,诱导种植体周围炎模型。C组(种植体周围炎组+牙周治疗)在种植体基台处丝线结扎,诱导种植体周围炎模型,丝线结扎4周后,去除丝线,进行为期四周的洁刮治等牙周治疗,每周定期进行一次。 3.测量各项临床指标 A、B、C三组种植体从建立种植体周围炎模型开始,每周定期记录各项临床指标,包括改良菌斑指数(mPLI)、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种植体周围袋探诊深度(PPD),以及龈沟液的质量(PISF)。第八周动物处死,X-Ray观察种植体周围组织情况,并取含种植体的下颌骨块,制作成厚约20um的切片,苦味酸-品红染色,镜下观察。A、B、C三组数据,分别进行两两比较,通过统计学分析,,判断各项临床指标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性(P0.01)。 结果 1.临床指标的差异性 在第1-4周,A组经菌斑控制,即刻种植体周围组织正常,各项临床指数较低。B、C两组局部炎症明显,临床指数均上升,其中PISF上升较快,早期(2周)就与A组对照组出现显著差异,其余各项在第三周与A组产生显著性差异(P0.01)。用牙周探针探查种植体周围袋深度,A组1.5-2mm,而B、C两组为3-4mm。 在第5-8周,A组种植体周围组织仍正常。B组未经过牙周治疗,种植体周围炎呈进展性发展,临床指标继续上升,在第8周,6枚种植体周围袋深度可达6mm,其余均在4-5mm,种植顶端可见软组织长入,去除软组织后可见2-3个螺纹暴露。C组经过牙周治疗后,临床指标有所下降,炎性症状改善较快,第5周开始,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和A组对比,无显著差异性,但用牙周探诊可达3mm,无种植体松动。说明牙周治疗能有效控制软组织炎症,但无法恢复种植体周围已存在的骨质吸收。 2.X-ray片对比各组种植体 第8周X-ray摄片:A组肩台与骨组织接触紧密,影像学表现为良好的骨接触。B组肩台处表现为类似“V”形的骨缺损,牙槽嵴高度降低明显。C组经过牙周治疗,牙槽骨吸收较B组少,但无法达到类似A组的良好的种植体-骨组织结合。 3.光镜下观察各组硬组织切片 A组种植体切片可见种植体颈部螺纹内充满骨组织,种植体与骨之间未见软组织长入。B组显示种植体与骨之间为蓝色软组织,无正常骨组织,可能为炎性增生的软组织,骨与种植体之间未达到良好的结合。C组标本与B组类似,种植体颈部为蓝色的软组织,说明在1-4周,种植体周围炎建模期间已造成骨吸收,牙周治疗未使缺损的骨组织得到再生。 结论 Beagle犬的局部丝线结扎建模法可成功模拟人类种植体周围炎的自然发生,牙周非手术治疗可明显改善实验性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症状,但无法恢复牙槽嵴高度。该实验可为临床即刻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的治疗研究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种植体周围炎 即刻种植 动物模型 牙周治疗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83.4
【目录】:
- 英文缩写与注释7-8
- 摘要8-10
- Abstract10-14
- 1 前言14-17
- 2 材料与方法17-26
- 2.1 实验动物17
- 2.2 主要实验材料17-18
- 2.3 主要实验试剂18
- 2.4 手术器械18
- 2.5 实验方法与步骤18-23
- 2.5.1 即刻种植术18-19
- 2.5.2 实验分组19-20
- 2.5.3 建立种植体周围炎模型20-21
- 2.5.4 C 组的牙周治疗21
- 2.5.5 各项临床指标检查21-23
- 2.6 标本采集及处理23-26
- 2.7 数据统计26
- 3 结果26-35
- 3.1 肉眼观察26-28
- 3.1.1 建立种植体周围炎模型的第 1-4 周26-27
- 3.1.2 建立种植体周围炎模型的第 5-8 周27-28
- 3.2 数据统计结果28-32
- 3.3 X 线检测结果32
- 3.4 手术直观评价种植体周围骨缺损32-33
- 3.5 光镜下观察结果33-35
- 4 讨论35-46
- 4.1 建立即刻种植体周围炎动物模型35-37
- 4.1.1 实验的创新点35-36
- 4.1.2 合理选择实验动物36
- 4.1.3 建模方法36-37
- 4.2 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病机制37-38
- 4.3 种植体周围炎的诊断38-41
- 4.3.1 一般临床指标39
- 4.3.2 PISF(种植体周龈沟液)的变化39-40
- 4.3.3 X 线检查40-41
- 4.4 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41-46
- 4.4.1 预防41
- 4.4.2 牙周治疗41-44
- 4.4.3 牙周治疗与骨重建的关系44-45
- 4.4.4 种植体颈部形态对种植体周围炎的影响45-46
- 5 结论46
- 参考文献46-51
- 综述51-64
- 参考文献63-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懿;刘洪臣;;种植体周围炎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0年01期
2 许胜;柳忠豪;肖慧娟;孙爱杰;周文娟;;吸烟患者牙种植疗效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09年02期
3 陈岭;;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1年01期
4 史志强;李蔚;;种植体周围炎研究进展[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1年02期
5 马飞;;Er:YAG激光在口腔种植术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年02期
6 潘志红;曾红雨;;种植体周围微生物学及临床情况的动态观察[J];西南军医;2006年02期
7 詹斌,叶扬,余聃,张梅,常雪梅;膜诱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牙种植体周围炎[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4年01期
8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07年第12卷文题索引[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07年04期
9 王晓静;王国伟;赵铱民;;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不同种植体表面涂层粘附情况的体外实验研究[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09年02期
10 彭明慧;姚红英;李小兵;;正畸种植支抗稳定性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佳音;;局部应用派丽奥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病例报告[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2 黄萍;绍培;赵美林;侯海娟;曹桂芬;;桂皮醛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及成骨功能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口腔种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张震康;;关于临床口腔医师进行创新性研究的思考[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4 付丽;周延民;;平台转换结构中肩台变化对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5 杨泓;;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牙周治疗对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A];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任铁冠;;牙周牙髓联合治疗与单纯牙周治疗在重度牙周炎病例中的对比性研究[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7 周宏志;;慢性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应用种植修复的临床评价[A];第六届全国口腔种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马攀;;重度牙周炎患者行即刻牙种植病历报告一例[A];美丽人生 和谐世界——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20周年庆典暨第三届两岸四地美容医学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9 陈韵;;200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诊疗观察[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刘建;释栋;冯向辉;王鹭瑛;白凤琴;杨杰;刘学玲;胡艳美;苏静;;心理暗示缓解超声洁治术中疼痛的初步研究[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口腔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子川 口腔修复专业博士;如何处理“糖友”的牙周病[N];医药经济报;2009年
2 文新;牙周炎治疗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N];医药经济报;2006年
3 李凤元;富血小板血浆帮牙周骨再生[N];健康报;2007年
4 徐玢;牙周疾病与哪些身体疾病有关?[N];科技日报;2007年
5 罗刚 张强;治牙周炎有助控制糖尿病[N];健康报;2005年
6 病 机;糖尿病患者得了牙周炎怎么治[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7 罗玉菊;牙病是否适合镶烤瓷牙[N];大众卫生报;2007年
8 谷宇新;洗牙也要选对地方[N];家庭医生报;2007年
9 张献怀;早期修复固定治疗牙周病事半功倍[N];科技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孟刚;牙周病不可小觑[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鑫才;等离子体射流联合刮治术治疗犬种植体周围炎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林映荷;白细胞介素-1基因多态性和种植体周组织结构变化的相关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单丽华;影响微型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和骨整合形成的因素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4 王晓静;微弧氧化改性纯钛种植体经皮部位生物学性能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5 周炜;组织工程种植体构建及植入放疗区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6 姜琳;微种植体支抗宏观结构的生物力学优化设计和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7 戴婧;早期负重状态下三种种植体形态对骨结合的影响[D];武汉大学;2013年
8 张春宝;口腔种植体周围炎免疫机制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0年
9 汪昆;牙种植体共振频率影响因素的三维有限元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10 程涛;单种植体固位覆盖义齿的基础及临床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文君;犬种植体周围炎的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2 王益华;牙周炎及吸烟与种植体周围炎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1年
3 张明锐;专业口腔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种植体周围炎的预防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鲍济波;种植体周围炎龈下菌群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5 范欣;RgpA基因疫苗防治种植体周围炎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朱丽娜;不同种植体影响种植体周围炎发生发展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黄荣;CBCT在口腔临床诊断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8 陆成华;变形链球菌对种植体周围炎可疑致病菌抑制实验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
9 唐洪霞;不同表面形态种植体周围炎动物实验的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卞媛媛;牙龈卟啉单胞菌Kgp DNA疫苗治疗种植周围炎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犬种植体周围炎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86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348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