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致龋微生物的Meta分析
本文关键词:主要致龋微生物的Meta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龋病易感性 链球菌属 Meta分析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龋病 微生物 变形链球菌 乳酸杆菌 普氏菌属
【摘要】:背景:国内外学者在主要致龋微生物因素上做了大量研究,但关于龋病致病因素仍未见全面而系统的评价。目的:对6种主要致龋微生物进行龋病致病因素的循证医学分析。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EMBASE、PubM ed等外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中,2011至2014年之间发表的有关龋病病因微生物因素的相关文献,对符合条件的研究结果根据细菌A值范围分为观察组(较大A值)和对照组(较小A值),对不同含量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普氏菌属、月形单胞菌、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属、韦荣球菌属影响下患龋病概率的统计学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8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OR值反映两组人群在相同致病因素下患病概率的统计差异,其值1说明观察组龋病发生率大于对照组,1说明观察组龋病发生率小于对照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变形链球菌OR=2.41、乳酸杆菌OR=1.68、普氏菌属OR=2.75、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属OR=1.98、月形单胞菌属OR=2.38,说明观察组患病概率大于对照组,反映了这些微生物与龋病的相关性较大,可能与龋病的发生发展有很大关系;韦荣球菌OR=0.45,说明观察组患病概率小于对照组,反映了韦荣球菌与龋病的相关性较小,可能在龋病某一发展阶段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疾病与生物医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高校市级口腔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龋病易感性 链球菌属 Meta分析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龋病 微生物 变形链球菌 乳酸杆菌 普氏菌属
【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渝科发记字[2012]16号)~~
【分类号】:R781.1
【正文快照】: 文章亮点:国内外学者在主要致龋微生物上做了大量研究,但迄今关于龋病致病因素仍未见全面而系统的评价。本研究主要对影响龋病发生的主要微生物因素进行Meta分析,为龋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以验证其对于龋病的发病影响,为防治龋病提供理论基础。 0引言Introducti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亓丰平;糖的致龋作用[J];山东医药;1987年02期
2 周学东;岳松龄;杨泽蓉;;糖类型对混合致龋菌产酸影响的研究[J];口腔医学纵横;1990年01期
3 范子文,张雪萍;两种简易的致龋菌培养法及其比较[J];口腔医学;1994年04期
4 岳桂龄;致龋原因复杂 防龋面面俱到[J];食品与健康;1995年04期
5 卞金有;安珂·森德科;沃尔夫冈·泰泽;鲁茨·司徒瑟;;无糖甜食的低致龋作用[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04期
6 谢洪;朱跃华;刘玉珍;武冠英;;青少年致龋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1990年02期
7 杨芸珠,刘正,乌爱菊;冠龋和根龋患者唾液内致龋菌及免疫球蛋白、补体的测定[J];口腔医学纵横;1995年01期
8 康雪梅 ,王晓萍 ,冯维佳 ,于景翠 ,路娟 ,刘彦 ,王柏秋 ,,傅松滨;基因诊断技术在致龋菌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99年03期
9 黄晓晶,刘天佳,杨锦波,陈舟,刘建国;高龋及无龋者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致龋性研究 Ⅱ合成细胞外多糖能力的实验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0年06期
10 吉别克·乌拉儿汗;赵今;;低龄婴幼儿龋相关致龋微生物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旭;张敏;;茶多酚凝胶对口腔致龋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抑制和清除作用的实验研究[A];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学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全国口腔材料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冬梅;阮梅生;景娟;陈延梅;;8种唾液蛋白对致龋细菌附着的影响[A];全国第四次牙体牙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3 梁景平;姜云涛;李超伦;姜葳;;实时PCR技术在龋易感儿童牙菌斑致龋菌定量检测中的应用[A];2007年第七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冯瑾;李继遥;周学东;;厚朴活性成分对致龋菌生长和产酸影响的研究[A];2007年第七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刘天佳;岳松龄;;国内外龋病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现状和未来[A];中华口腔医学会成立大会暨第六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剑农;酸甜饮料毁牙没商量[N];健康报;2006年
2 全国牙防组提供 王俊聪;防婴幼儿龋齿把住科学喂养关[N];健康报;2006年
3 王增;常吃蜂蜜可护齿[N];上海中医药报;2003年
4 吕斌;口香糖不是口腔保护神[N];中国医药报;2007年
5 南京总医院口腔科 寿柏泉;合理吃糖防龋齿[N];家庭医生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佼佼;不同致龋性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差异ssDNA配基的筛选和鉴定[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2 陶睿;Pleurocidin及其优化多肽抑制常见致龋菌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3 苏凌云;致龋链球菌粘附、增殖相关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功能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4 丁永林;Bac8c对口腔主要致龋菌抗菌敏感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苏东华;不同致龋性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筛选和鉴定[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2 方会清;老年人高龋患者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致龋性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3 武狄聪;牙菌斑生物膜致龋毒力因子和致龋菌在龋病进展中的动态变化[D];遵义医学院;2011年
4 李娜;两种再矿化试剂对人工致龋液pH值的影响[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5 江山;变异链球菌生物膜致龋差异初步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6 朱敏;致龋菌中耐酸相关基因ffh的检测及克隆[D];吉林大学;2004年
7 彭志庆;国产水溶性蜂胶对主要致龋链球菌及其耐氟菌株致龋性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8 韩慧;LPE对五种致龋菌生长及表兄链球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025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902581.html